研究性课堂教学之我见

2012-04-29 02:51李从水左卫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探究教学模式

李从水 左卫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应当渗透于所有的学科学习和活动之中;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校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的研究性。开展研究性课堂教学,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一、确立研究性课堂教学的目标

研究性课堂教学目标是把课堂变大、变活、变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特征,其表现为:

1.能引导学生对学习对象充满好奇心,有浓厚的研究兴趣与探究意识以及强烈的表现欲望。

2.能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批判精神,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质疑问题

3.能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丰富的时空想象力,独立的自主判断和鲜活的思维发散力

4.能引导学生对学习困难具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和耐挫品质,勇于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注重主体性教育,转换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和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本、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创新为本的“三为本”的教学是课改的主要目的。创新教学的前提是学生为本。为此,应当把研究课堂教学模式转换工作的重心放在“三还”促“三本”主体性原则的确立上。把学习的时间、空间、思维还给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把课堂变大、变活、变新,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兴趣性在课堂上得到迁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需要实行“三个突破”:

一是突破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和学习空间的界限,使学生拥有自己全部的时间、空间,进行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这就需要对课堂概念的内涵作新的界定。要求教师把小教室的课堂教学与自然社会大课堂、网络虚拟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开放学习。

二是突破以“书本知识”为唯一知识源的思维定势。要把思维还给学生,必须转变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模式观和知识观,把课本学习与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活动、媒体网络学习有机结合,全方位深层次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学习能力。

三是突破教师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形成的教学习惯思维定势。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充分体现“三为本”教学理念,从而全方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研究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志

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个体——群体”互动合作探究为基本形式的教学结构形式。构建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基本标志:

1.把课堂变大、变活、变新

2.建构研究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科学的运作流程,其基本流程大致为:准备—问题导引——自学思考——多元论证——自主判断——拓展应用。基本流程是贯穿在各种种类教学模式过程中的基本框架,而具体实施环节的设置及其组合,视学科性质、教学内容与对象的特点及其运作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流程结构上是多元的、灵活的、动态的,而不是一成水变的。

3.形成各类学科教学模式的变式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创新教学、发展性探究教学、自主性选择教学。因此,决定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多元的、动态变化的。模式的变化称之为变式。具体而言,变式是模式基本结构的灵活变通多元组合的教学样式。

4.建立“双主互动”式师生关系

对于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教师要有自己的理解。具体是: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研究的主体;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主动与互动关系整合,产生同步共振互育作用,提高研究性学习力。教师具体发挥着“五导”作用,即:启动引导、点拨指导、质疑辅导、情趣诱导和因势利导。学生学习主体性越强,教师主体导引作用越大、要求越高。双方互动关系和谐整合,研究性学习表现能力就能产生放大倍增效应。

5.培养学生的自主判断力

在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力和自主判断力,主要是逐步建立与推进“五重+延迟”自主评价原则,即: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激励、重在发展、重在创新和老师的延迟判断的原则。让学生在开放式交互讨论中学会自主判断。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诊断、自我评价和自主判断。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力和自控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责任编辑 郑 文)

猜你喜欢
研究性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