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渊
摘要: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荣辱体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在荣辱观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应当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挥优良环境的育人功能等实施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9-0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能力培养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成才之间有密切关系。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重要的道德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树立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可以说为当代大学生在荣誉感和羞耻心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尺度,是一把承接历史,反映时代的道德标尺。只有懂得了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并用正确的荣辱标准来鼓励或约束自己,才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反过来则决定了荣辱观。因此,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就决定了大学生的荣辱观。面对今天这样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在许多重要的选择面前,在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理解上,许多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成为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首要前提,它将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于全面提升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道德素质首当其冲。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神圣历史使命,应当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古语云:“德者才之资也”,就是说德是才的基础、前提。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提升其道德水平,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分析
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仍然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总体上具有正确的荣辱观,但是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受国内、国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具有两个鲜明特点,即多变性和层次性。这其中,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并存。其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理想信念模糊。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外各种社会思潮如潮水般涌入,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很大。高校中有许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缺乏认对未来的追求和规划,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
2.个人主义盛行,基本伦理道德缺失。当前,一些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利益漠不关心,只考虑自身利益,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这都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在当今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道德品质低劣,甚至很多人无视道德规范任意妄为,行为失范、道德缺失。
3.学习不求上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当前一些大学生不懂得今天的学习对于自己毕业以后步入社会的重要意义。学习上不求上进,整天沉迷于网络,上课玩手机,学习兴趣不高。
4.诚信度降低。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是当前大学生荣辱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如:考试作弊、不按期归还助学贷款、考试成绩造假、求职简历造假、在各类评优中提供假证明材料,做人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在老师面前一套,在家长面前一套,在同学面前又是一套,这些现象都是缺乏诚信的表现。诚信度的降低,势必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三、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施途径
大学生虽已成人,但其尚未真正踏进社会,还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创新实施途径,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和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发挥优良社会环境的育人功能。
1.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建设。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阵地。加强高校主阵地建设,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是提高大学生荣辱观认识的重要保障。要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科学教育理念,坚持“三贴近”原则,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促使大学生全面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其次,要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大学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承担者,其地位是崇高的,责任是重大的。要想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教育者必须自己首先做到。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工作中率先垂范,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行为的引导者。因此,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做一个德高的教育者,真正在行动上,心理上影响学生,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
2.以社会实践为桥梁。“八荣八耻”不能够只停留在认知领域,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没有道德践行作为前提,是很难形成正确荣辱观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努力践行,才能够真正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避免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以社会实践方式进行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主要的形式有: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开展假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公益劳动、勤工俭学,创建文明宿舍、先进班集体等方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形成言行一致的品德习惯,巩固理论教育效果。
3.优化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要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必须大力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首先,要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观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通过营造自然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引导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4.以自我教育为着力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只有通过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化活动,才能起作用。大学生要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的办法,更主动、更自觉、更有效地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对荣辱观的基本认识根源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奋斗目标,有什么样的人生奋斗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荣辱标准。当代大学生应当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和人生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其次,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的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对善恶美丑的道德判断和趋荣去耻的道德选择,道德修养本身就是朝光荣迈进。所以,大学生不断进行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是形成正确荣辱观的必经之路。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崛起的主力军,明是非,知荣辱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当今众多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大学生,让祖国以我为荣。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22.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37.
[3]宋希仁.道德观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6-177.
[4]温克勤.对于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内涵的一些理解[J].思想政治教育,200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