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静
摘 要:审美知觉是音乐内心听觉潜意识的外化,它依赖于音乐内心听觉的建立。在钢琴演奏中,依托审美知觉的“内外”交融性质以至达到对音乐形象的完美诠释,从而形成在艺术审美理念基础之上的感性的演奏音响。同时,音乐审美知觉视域下,对当今的钢琴曲创作及演奏具有符合于指导行为意图和开放音乐形象目的的意义。
关键词:审美;钢琴演奏;审美知觉
音乐是声音(听觉)的艺术,凭借音响(人的听觉器官接受并欣赏)来表现情感。在钢琴演奏中,音乐的内心听觉,是内心进行的音乐听觉意象活动,是与人的大脑中基于以往聆听音乐积累和对实际音响所产生的想象相结合的心理活动,对音乐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和先导性的作用。①
一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的感性是理性所决定的。杜夫海纳则直观审美现象,在直观中把握对象的感性,沿用了康德的主体先验论,认为美的价值在于满足主体需求,“是那种在表象的独立自在之中直接显现的价值”。②他认为,审美对象有其独立内涵。由主体审美体验论得知,审美知觉是“被表现的世界”,是一个被表现且具有表现力的自为世界,即一种结合经验、情感等因素从而形成的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内心意识流动,存在于审美对象自身具有时空结构的内在领域,并伴随着审美经验的开展而逐步拓展,丰富其自身。在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想象是把呈现过渡到再现的过程,其中审美知觉制约着想象,再现则是理解力支配下的涤除想象,即“理解校正想象”,其目的在于保证再现对象的客观性。这就启示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首先要“知觉敏感”。演奏者凭借感知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素材,作为审美知觉的演奏者,其获取途径主要来源于听觉与视觉。从某种意义上说,演奏者对音乐的迷恋培养了其灵敏的耳朵,有一种“声音崇拜”,“声音是最奇妙的东西,无影无踪,无解无存,无体积无重量无定形,却又入耳牵心,移神动兴说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无为而无不有。”③音乐渗透到了演奏者的生命(内心)深处,频繁、敏锐的调动声音的表现力,处处自然表露。因此,演奏者的“善感”赋予了演奏“善感”的灵魂,是演奏者内心世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演奏中往往充满了强烈道德感,音乐形象常常迷思在狭缝中困惑矛盾、反思玄想。
在心理学上,音乐审美知觉,可依赖于音乐内心听觉的建立。音乐的内心听觉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想象能力。音乐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受到内心思维的支配。它是从事音乐活动的重要内在依据,以感官听觉储存的音响材料为依据,在演奏技能均等的前提下,内心思维越成熟,音乐语言的表达也就越流畅。在听觉感知过的许多音响的基础上,通过记忆将各种音响储存起来,经过量的积累从而达到自如地回忆、预知和想象。在实践中,当经过内心反复调整、琢磨直至趋向完善的感物于外之后,必定如指明灯一样引导演奏者借助各种实际音乐技能朝着它无限靠近,最终达到“内外”交融。表现在钢琴演奏中,则是演奏者不借助外界乐器发出的声音,将大脑中以往聆听音乐的积累与新发生的音乐音响相结合,对音乐进行想象、联想,并在头脑中以最完善的技巧、最优美的音色、最真挚的情感来表达至善至美的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斯美塔那的歌剧《李布什》等音乐作品,都是在作曲家丧失听力之后,通过内心想象出的作品的音响效果。著名钢琴家瓦尔特·吉泽金主张在学习钢琴时,要求认真读谱,从心里去倾听所要弹奏的乐曲,从想象中给作品以配器,以不同乐器的音色来丰富听觉的想象力,用心灵和头脑去想象、思考。
在钢琴演奏中,音乐审美知觉是音乐内心听觉潜意识的外化;是音乐结构氛围的要素依据,象征着音乐形象的性格,暗示并推动情节发展。即便是相同的对象,在不同心绪、时空环境中都会呈现出不同韵味。如《哈利·波特与密室》钢琴改编曲中影片结尾的“Reunion of Friends”,通过凤凰福克斯主题曲的一个变调再现了三人组的深厚情谊。由凤凰福克斯主题曲形成的变奏“Fawkes the Phoenix”、“Fawkes is Reborn”在影片中可谓无处不在。福克斯在整个哈利·波特系列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是陪伴在校长邓布利多身边的宠物,也是哈利和伏地魔两根魔杖的杖芯提供者,它代表着温暖、新生和勇敢。在密室里,福克斯华丽亮相,几乎充当了一个救世主的角色,于是威廉姆斯赋予了它一段充满光明和力量的音乐主题,舒缓的弦乐充满古典气息,长线条的旋律形象地描绘出了福克斯飞行时的优雅状态。
二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音乐的听觉能够直接唤起欣赏主体的美感。而音乐的内心听觉则表现为对音乐形象的听觉想象。那么,如何解释音乐作品的内涵?如何将自身的内心情感与音乐形象进行完美结合?是在反复聆听中建立完善声音(听觉)概念,还是通过表演反复琢磨直至巩固“心的耳朵”?内心听觉所形成的音乐意象在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美学中,主要体现在艺术的审美经验分析中,继承发展了康德先验论美学与现象学美学,打破审美主客体间界限的传统思维模式,超越审美对象——人的特殊性,走向人的普遍性的存在论。他认为,审美对象在感性、再现、表现三个层面以外,还有另外的意义——审美对象“形而上的前景”(metaphysical perspective)。“这种作品总有一个第四维度,一个我们至少预感到的、构成作品深度的意义的气息”。艺术作品的结构分析并不能呈现这一形而上维度,只有在欣赏者的审美经验中,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会“当下发生”地呈现它的“气息、宗教维度”。④构成审美对象的感性,不是作为难以理解的多样性,而是作为有意义、有组织的整体来显现的。“表现是作品结构的第三要素,表现离不开主题,主题又离不开感性。……感知使我们进行思考或者采取行动,是在外观之中或之外去认识亦即发现外观只向善于辨认它的人交付的一种意义,是从这一认识中得出符合于指导我们这种行为的意图的结果。”⑤这一理论启示我们:知觉具有鲜明意向性、纯粹性,表现在钢琴演奏中,音乐形象的理解是一种理解感性的形象,其次,当记忆变成形象时,预感便是回忆。最后,形象进入知觉构成对象。而内心听觉是意识将自身向音乐对象开放,并据其自身所知从内心深处预示对象的某种方式。如约翰·威廉姆斯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钢琴改编曲中创作的海德薇主题曲“Hedwigs Theme”,象征着魔法世界的来临,听上去魔幻、大气,然而却足够隐蔽低调。它贯穿了电影的整个系列,已成为哈利·波特系列的代名词,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变奏出神入化般地与影像紧密融合,在每个人心中把魔法世界变成“似乎在身边,刻在心里”的世界,给这个魔法世界带来了无比绚丽多姿的色彩。音乐历经从蜻蜓点水的神秘到逐渐打开魔法大门时的好奇和向往,再到冲突主题的激昂紧迫,最后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从音响出发去感知体验音乐,将身心融于其中,并富有想象的创造性感受与理解音乐,继而完善内心听觉。品味配乐,以审美知觉视阈论,听海德薇主题“Hedwigs Theme”,就能感应这段旋律昭示魔法世界的来临,魔幻、大气、低调隐蔽的一段音乐在第四部开头却改成了高调的弦乐,魔幻感觉也不复存在,像战争片主题曲,不免让人失落。“魔法界从此消失了么?”“这还是哈利·波特电影么?”无疑,这首钢琴改编曲是成功的。首先,它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酷、追求时尚、动感、魅力是现代每一个都市人的生活内容,是最具现代感的跨类音乐,曲目气势宏大、雄壮,很有悲壮的历史感。即便演奏的是古典音乐的元素,但不再将音乐传统严格地定律在某一范围内表现,演奏方式和内在感觉都是一种现代音乐的气质风范。随着音乐响起,在钢琴演奏中,会感受到演奏家澎湃的热力、指尖跑动的速率和身心所迸发出的激情。可以说是将这种前卫、个性化的潮流发挥到了极致,是真正完美的统一。
其次,从钢琴曲创作角度看,它的神秘与震撼,使笔者能够理解“哈迷”的兴奋和激动。其配乐方式并非以点对点的方式为画面搭配音乐,而是以冥想性风格铺陈影片情绪。掌握这魔幻电影的神秘氛围,主题曲调在积极中隐含着不安和不祥,凄美却又略带悲壮的气氛,特显出爱与亡的情绪。钢琴演奏让无穷的余韵,深切地拨动影迷和乐迷心底里的那份角色投入感觉。在音乐审美知觉中,《哈利·波特》钢琴改编曲的音乐魅力,犹如在电影中无言片段的撼动人心,配乐隐然成为人物对白,轻易地道出了每个角色心中无法言喻的多重考量和与之难以忘怀的深沉感悟。音与画奇妙的组合效果让人不禁触景生情,怅然若失中既为主人公们的宿命唏嘘感叹,又由衷地赞叹他们决心驱逐邪恶的勇敢和坚毅。
最后,在音乐审美知觉视阈下,对中国当代影视音乐以及民族化音乐创作有所启示。以前文中《哈利·波特》钢琴改编曲为例,运用电影音乐语言、平面化的影像、复制的音乐、拼贴的故事,决斗场景中激光剑的碰撞声、暗示隐藏危险的低音、隐约熟悉的求救声,这些是声音以不同方式贡献于影片完整的戏剧冲击力,是表现剧中人物个性的有效方法,也带有强烈的后现代特征。音乐擅于表现情感,亦能像影像一样,为电影增添更强烈的陈述意义。而流行音乐比古典音乐具有更为清晰的时代意义。作曲家在摈弃传统的同时,提升了作品中的现代意识。当流行音乐与电影影像并存时,在完善和吸收的间隙,它们建立了新的感官王国,从不同角度展现音乐之美妙,赋予视听契约新的意义,体味兼收并蓄之精髓。“声音即生活”,音乐并非只作为电影语言的修饰语而存在,而是能更直接地指向明确的意义。从文化学视阈看,当代影视音乐以及民族化音乐创作,需要在两个层面上处理文化内涵:一是“跨区域性”,即打破不同地域间的文化边界;二是“世界性”与“全球性”社群的相互渗透。从音乐素材的运用上自在游走于其中,从容地把握音乐本身的魅力,用画面去阐释音乐审美情趣,用心感受所讲述的“主题”,达到作曲家、演奏者与听众情感上的沟通。
责任编辑:朱婷
注释:
①普凯元:《音乐心理学基础》,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07页。
②[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版。
③转引自徐强:《心之声——听知觉与王蒙作品里的音响世界》,《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
④转引自李晓林:《杜夫海纳的审美形而上学》,《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12年,第1期。
⑤[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273、372页。
参考文献:
[1][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3]李晓林.杜夫海纳的审美形而上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12(1).
[4]俞婕.从“大音希声”小议内心听觉与钢琴演奏技术的关系[J].广东乐器世界,2007(4).
[5]普凯元.音乐心理学基础[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6]徐强.心之声——听知觉与王蒙作品里的音响世界[J].当代作家评论,2007(2).
[7]约翰·威廉姆斯,帕特里克·道勒,尼古拉斯·胡珀作曲.好莱坞经典音乐钢琴改编曲哈利·波特[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8]王佳.哈利·波特:“终结”魔法收货10亿票房[N].中国经营报,20110815.
[9]尹春芳.魔法奇迹是如何诞生的[N].深圳特区报,20110805.
[10]岑鹉.视觉文化语境中钢琴表演的现实转向与理想图景[J].艺术评论,2011(7).
[11]莎草.钢琴玩家马克西姆[J].琴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