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群
【摘 要】近年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备受人们关注的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高中阶段形成的心理的影响。这不仅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更是向社会敲响了警钟。良好的挫折承受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个人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重要心理品质。挫折承受力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探寻学校培养高中生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对策,对增强高中生的心理适应和调适能力,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大有益处的。
【关键词】挫折;挫折承受力;挫折教育
一、高中生的挫折承受力现状及其原因
1.高中生的挫折承受力现状——挫折承受力差
挫折: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情绪至少包括了痛苦、失望或焦虑,而非单一情绪”。挫折承受力是“个体遭受挫折情景时免于心理失常的能力,它反应了个体对挫折的可忍耐和可接受程度,所以也可以称耐受力或容忍力”。
近年来关于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报道比比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又该思考些什么呢?本应该朝气蓬勃的高中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心理问题?这一系列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实质——挫折承受力差。
2.高中生挫折承受力差的原因
高中生挫折承受力状况令人担忧,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因素。高中时期被心理学家霍尔形象地比喻为“暴风骤雨期”,这一时期不仅表现出身心内在特点的急剧变化,而且对外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反应。这一时期也是青少年从生理成熟向心理成熟的过度时期,是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人生理想,信念确立和整合的阶段。对人、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日益增强,对社会、对老师、对他人、对自己,对国家的接纳更加敏感,尊严感和害怕挫折的焦虑上升。同时,这一时期,个体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处于矛盾状态。高中生的这些身心特点往往会使其挫折承受力变的很差,承受不起一点点挫折和打击。
(2)家庭因素。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家长们将“望子成龙”的心情转化为一种简单的分数至上的做法,父母将家庭的财力、精力和希望都主要集中于孩子身上,一味强迫孩子学习,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就是“好孩子”,别的什么都不重要,而不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和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使孩子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的锻炼,让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在家庭的保护圈下成长,经不起“风吹雨打”。
(3)学校因素。在社会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学校迫不得已将升学作为的唯一主要任务,为了激励学生提高分数,有的学校将考试结果张榜公布、有的学校根据每次期末的考试成绩分成重点班和普通班进行教学,这使绝大部分学生感觉抬不起头来,自尊心受到伤害,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这些做法都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忽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挫折承受力差。
(4)社会因素。高中生虽然很少直接接触社会,但社会通过对高中生周围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通过对其周围事物发展变化的影响间接并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导致人们用功利化的思想看待教育,过高的期望,超过了高中生实际的身心发展水平,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成绩和分数上去了,而心理健康状况却下来了,造成高中生吃不了苦,受不了气,不能面对挫折,经受不起挫折打击。
二、学校实行挫折承受力教育的重大意义
挫折教育:也称磨难教育或抗挫折承受力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难困苦的条件,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做斗争中经受磨炼,受到教育,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的一种教育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当代青少年作为21世纪我国参与世界竞争的主角,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挫折承受力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而迫切。
1.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责无旁贷的应该担负起对高中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使命,挫折教育对高中生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1)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提高挫折承受力,不仅能使人意志更加坚强,人格更趋成熟,而且有能力应付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社会。
(2)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歌德曾说过:倘不是就眼泪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人生之味的。缺乏挫折承受力教育的人是难以获得真正快乐的人。正如许多西方教育家所强调的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受挫后的恢复力。乐观的学生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要培养高中生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找幸福的本能,这样,才能在任何挫折面前泰然处之,永远乐观向上。减轻或避免挫折带来的危害。
2.对高中生实行挫折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1)课堂渗透的原则。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课堂教学也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基本环节和主渠道,很多课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的同时也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学科优势,寻找最佳切入点,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有关挫折和挫折应对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挫折认知教育,意志品质培养,挫折应对技能训练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挫折承受力。
(2)提高认识与实际磨练相结合的原则。挫折承受力教育是一个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过程,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年龄特征,阶段性挫折问题以及心理水平,开设不同内容,不同水平的挫折教育专题课程,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提高认识与实际磨练结合起来,既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现实的磨练机会,又要有意识地创造挫折情景,引导高中生自找磨难,增加实际磨练的机会,只有将掌握知识与实际磨练有机结合才能很好地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
(3)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心理教育中“适应个别差异原则”,在对高中生实施挫折教育时,不能千篇一律,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抓住其特点,因材施教。这要教育者有敏锐的洞察力,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指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战胜挫折。
四、挫折承受力教育对策
学校肩负着家长的期望和社会赋予的重要使命,学校一定要更新理念,努力完善自身,扎扎实实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1.减轻学习负担,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要取消补课,不占用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让学生保持适当负担的同时,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尽量取消和减少竞争性的考试和竞赛,增加其独立性、自由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师生关系是作为高中生主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要理解、鼓励并尊重学生,尤其是对能力偏低的学生,不要进行不良比较性评价,相反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认同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战胜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3.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这一代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在同伴交往中也想以自我为中心,并试图控制别人,这是导致他们同伴关系处理不好。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目标,告诉学生,不要控制别人,或强制性地主导整个过程,同时要以友好的方式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和争端。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学会心理调适,培养挫折承受力。
4.日常教学渗透挫折教育
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课堂教学,我们要借助课堂教学这一有利因素,挖掘各科挫折承受力教育的有利因素,如语文课、思想政治课、历史课中的大量有关挫折承受力教育的实例和背景,有目的、有征对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承受力教育,培养他们的挫折承受力。
5.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首先,中学也应该开设普通心理学课程,让学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了解各种心理活动产生的机制和一些简单的调节方法,克制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建立良好的心态。
其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
再次,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可以通过电话、书信、邮件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扰,及时进行心理调解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力和挫折承受力,使其能够自强自立。
总之,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高中生不可避免地遭遇大小不同的学习或生活上的挫折。实践证明,缺乏“挫折承受力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尽管对高中生进行挫折承受力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有很多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但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挫折承教育会提高高中生的挫折承受力,从而减轻或避免挫折带来的危害,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浙江科技出版社,2001,9
[2]何少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M]
[3]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5]李俊卿.浅谈挫折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4)
[6]刘美元,陈素琼.在中小学中加强挫折教育势在必行[J].时代教育,2006(21)
[7]刘启科.时代呼唤挫折教育[J].科学教育,2006(6)
[8]张飞燕.提高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J].湖湘论坛,2001(6)
[9]吕英,冯永刚.新时期中学生挫折教育刍议[J].教育探索,2003(9)
[10]刘世德.中学生挫折感的产生及其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第16卷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