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对青海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做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并对青海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聚类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青海民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以期对青海民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青海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080-03
1 青海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
青海民族区域在地域范围及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及经济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便于对比各区域的静态(横向)差异和动态(纵向)差异,我们分别汇总出2005年和2010年青海省各州地区域间经济差异现状表进行对比分析(表1和表2)。
1.1 横向分析,了解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
我们分析一下2010年青海省各州地区域间经济差异现状:
(1)从地域面积来看,青海幅员辽阔,国土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千米,是一个面积大省,6州牧区地域最为辽阔,占全省的90%以上,其中玉树州和海西州占全省总面积的40%多,西宁和海东地区最小,只占全省的不到10%。
(2)从人口规模和密度上看,表现为分布不平衡,且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很小。青海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人口约为35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65%。西部6个自治州,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35%,其中玉树州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27.43%,人口只占5.09%,果洛州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0.89%,人口只占全省的2.69%。
(3)从创造的生产总值上看,全省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1350.43亿元,其中西宁地区经济生产总值为628.28亿元,经济总量最大,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6.52%,其次为海西州,占全省的生产总值的27.06%,而果洛州生产总值最小,为20.43亿元,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
(4)从经济结构上看,表现为各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明显,各具特色。西宁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很低,只占三次产业的3.9%,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海东地区第三产业占据首位。海北州、果洛州、海南州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大;黄南州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外,第一、三产业基本持平;玉树州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占全州GDP的一半以上;海西州第二产业比重很高,占79.1%,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一产业比重却很低,只占2.8%。
(5)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人口集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人们消费水平较高。西宁是青海最大的市场,海东地区和海西州次之。
(6)从居民购买能力来看,城镇居民购买能力以海西州和玉树州最强,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6758.64元和16305.89元,为全省最高;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则为西宁和海西州最强,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521.1元和5434元,这两个地区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生活质量和条件来看,西宁地区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条件都好于省内其他地区。
可见,从横向的角度分析,我们发现青海省各州地间存在很大差距,从中看出每个区域发展的基本现状和水平,这是长期发展累积的结果。但这却容易忽略一段时间内各区域发展指标变化的差异性,即动态变化的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纵向分析。
1.2 纵向分析,了解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以表1和表2作为依据,从2005年到2010年的5年为一个小周期,分析其变化情况,从中可以了解结构的变化、发展水平、速度等相关信息。我们分析一下从2005年和2010年青海省各州地区域间经济变化差异:
(1)从生产总值分析,五年来,青海经济发展速度很快,2010年全省的生产总值为1350.43亿元,是2005年的2.48倍。从各州地区域看,增长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西宁,为2005年的3.04倍,其次为海北州和海西州,分别增长了2.73和2.73倍,相差不大。增速较慢的是黄南州,为2005年的1.92倍。由此可以看出各区域的不平衡性,表现为不同的增长速度及潜力,这与各地的自然条件、产业结构、投资重点等密切相关。
(2)从经济结构分析,2010年比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都有明显变化。西宁、海北州、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西州等区域第一、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其中果洛州的产业结构比例变化幅度最大。海东地区产业结构基本持平。唯有黄南州的第一、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而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
(3)从年人均纯收入来看,2010年比2005年各区域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都有明显增长。就城镇居民来说,海北州和黄南州增长较快,分别是2005年的2.03倍和1.98倍;从农牧民收入来看,增长最快的是海西州,是2005年的2.36倍,其次是海北州和海东地区。果洛州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牧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其增长速度相对来说要缓慢一些。
(4)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海南州、海西州、海东地区2010年比2005年增长较快,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规模状况变化。
2 青海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
由于青海省地域辽阔,完全依据州的划分去分析各区域差异,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有些州区域面积很大,也存在发展不平衡情况,若要对指标考察更详细一些,需要进一步细分区域,可以以县为单位进行差异分析,可以得出更详细的结论,依次类推。假定我们对青海省43个县市2010年的具体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层次聚类法),得出青海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格局。
用聚类的方法对青海省内各市县经济发展的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东部地区,包括西宁市及其周边地区、海东地区六县、海南州的贵德县、海北州的门源县、黄南州的同仁县和尖扎县;
第二类:柴达木地区,包括东部以德令哈市为中心加上都兰县、乌兰县的农牧业经济区和西部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加上大柴旦、冷湖、茫崖三个行委的工矿业经济区;
第三类:环青海湖地区,包括海北州祁连县、刚察县、海晏县、海南州共和县、兴海县、同德县、贵南县和海西州天峻县;
第四类:青南地区,包括玉树、果洛两州12县,黄南州泽库县、青海县。
我国学者陆大道把区域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过渡阶段、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特征,我们也可以全省区域做个大致划分:青海省东部地区属于从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向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过渡的一个阶段,柴达木地区则处于工业化和经济起飞的中级阶段,环青海湖地区属于过渡阶段,而青南地区属于相对落后的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
3 促进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3.1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首先是注重协调发展。针对各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将会加剧的状况,必须实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努力将发展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但区域经济不能坚持平衡发展,在发展的政策、发展的空间上,不能均匀用力,而应当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应当在政策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发展,形成若干个经济增长极,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其次是努力推进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各区域应根据自身条件,发展不同类型的工业,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工业化带动经济的长期较快增长,尤其是发展滞后的地区,更要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坚持做大做强资源型工业,延伸产品链条,实现资源型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逐步改变以资源消耗来换取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3.2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从开放型经济角度看,青海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与国外及国内地区的合作,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来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增强青海产业和产品竞争力,同时青海要加强与外部的经济贸易联系,提高产品外销的比重和市场占有率。从青海四大经济区发展角度看,这四个经济区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分工是建立在各自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合作是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合作形式的选择上,一是产业政策协调。区域不同,产业政策的着力点应有所不同,各级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对各区域及区域之间发展应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引导区域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引导优势企业集聚,形成集聚经济,实现规模效应。二是打破市场壁垒。实现区域内交通便捷,交易顺畅,同时区域之间也要打破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公平交易,保证机会均等。三是改进区域间政府协商机制,促进区域间加强沟通,平等协商。四是调整区划,整合要素资源,要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
3.3 政府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首先,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青海应尽快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形成区域间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一是各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包括发展目标、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区域合作、工业产业带和农业产业带规划等。二是区域内外交通、通信协调政策。如促进建立青海城市群快捷交通网、城际铁路、交通枢纽的政策。三是促进增长极、经济核心区加快发展、快速崛起的政策;促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支柱性政策;促进技术进步、体制创新的政策。四是努力向中央进一步争取支持青海及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争取中央进一步加大对青海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其次,各级政府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加强要素投入的区域协调性。对于省级政府在制定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并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要加大对青海落后地区的投资政策倾斜力度,加大教育、科技、交通等方面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通过制定法规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各地区政府间的合作机制;鼓励企业跨地区发展,打破地方垄断,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1]叶民强.双赢策略与制度激励——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博弈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郭殿雄.影响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
[3]李娜.对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J].青海金融,2008(5).
[作者简介]张效科(1975—),男,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