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述情障碍大学生在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方面存在一定障碍,通过情绪健康教育可以改善述情障碍大学生的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能力。
关键词:述情障碍;情绪健康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0-02
情绪是指人对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统称为情绪认知能力。情绪认知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情绪的知觉,即能辨识自己的情绪并能做出相应反应和调节,另一方面是指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知觉,即在人际关系中能注意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缺乏情绪认知能力,则会导致辨识和表达情绪的障碍。Sifnoes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观察到某些个体,特别是患有身心疾病的个体,容易将身体的不适归结为躯体疾病而否认存在的负面情绪,这种症状被称之为“述情障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同时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阶段,往往存在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情绪特点为不深刻,冲动,容易受同伴影响,情绪感受不稳定,情绪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完全一致。笔者专门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笔者的咨询工作中,常常会发现某些大学生在咨询过程中,极力压抑自己的情绪,这是述情障碍的特征。笔者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大学生中述情障碍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呈正相关,即述情障碍得分越高的大学生,其抑郁或焦虑的情绪状态越严重,而且他们会更多地报告躯体不适,而那些述情障碍得分较低的同学不仅报告负面情绪的情况较少,而且他们调节情绪的策略更倾向于认知策略,而不是用抑制的方式,即使有负性情绪,调节的效果也比较好,能有效减少负性情绪带来的影响。情绪认知并不是天生的能力,而属于一种可以学习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帮助个体掌握和提高。但现有的教育模式过于重视智育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情绪认知能力的培养。我国传统文化中重集体、轻个体;重理性、轻感性的观念对个体表露情绪持不赞成的态度。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大学生们不认为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感受为必要的生活技能,不认为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是生存发展必需,更容易采取抑制情绪的调节方式,因此中国大学生述情障碍的得分往往高于西方国家的大学生。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21世纪,只有具有高情商的个体才更具有适应性,因此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界将情绪教育列入生存基础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已经初步提出了“情绪健康教育”的概念。笔者认为情绪健康教育可以依据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其方式需要满足几个条件:(1)增强学生对自我情绪感受的体验;(2)情绪体验的改变是可以测量的;(3)情绪调节策略是易于模仿和示范的;(4)强化认知观念转变后促发的积极情绪感受;(5)鼓励和帮助个体将情绪调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6)能够对情绪调节的效果进行反馈和指导;(7)学生的情绪认知观念和体验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确认和巩固。
笔者尝试根据以上条件提出几条对述情障碍大学生可行的情绪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1.以培养学生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体验和认知情绪状态都是为了能够正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并做出合适的自我调节,促进人际关系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的成熟的情绪调节方式可以帮助个体更具有适应性和发展潜力。因此,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应该作为情绪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2.消除情绪认知偏差是培养成熟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因素:所谓情绪认知偏差,指的是以不合理、主观的、扭曲的认知方式来理解自我或他人的情绪,比如笔者在咨询工作中发现,有不少述情障碍大学生存在着如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外归因、刻板印象等错误情绪认知方式,同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认知偏差是如何阻碍着他们正常和适宜的情绪反应的。因此,情绪健康教育可以运用行为认知治疗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并发掘自己存在的不合理信念,重新建立合理情绪认知观念,强化合理的情绪调节方式,避免他们无奈地遭受情绪困扰而难以自拔。
3.情绪健康教育可以以行为训练的方式进行直接而有效的培训:比如通过示范语言表达、面部表情、仪表和行为等方式,帮助述情障碍大学生正确识别情绪以及其所表达真实涵义;通过反复练习的方式,培养述情障碍大学准确而恰当地表达情绪;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述情障碍大学生分析自我或他人情绪产生的原因,特别是理解和分析复杂情绪及其表达和调节后果的能力。情绪表达和调节本身就是一种行为,通过行为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准确知觉、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是完全可行的。笔者将上述情绪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本科生心理健康的通识课程中试行过一个学期,主要以大课讲授结合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将同学们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使用行为认知方式的情绪健康教育,包括用表情图片来训练情绪识别,使用不同表达方式来指导同学进行情绪表达的训练,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引导和增强同学们的情绪感受,以量表测量的的方式评估情绪认知改善状况,鼓励和指导选课的同学们将情绪调节方式带入实际生活。这种情绪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中还比较受欢迎,课后随机调查显示,同学们认为这种教授情绪调节方式的手段比较新颖,可操作性和复制性强,也能够帮助同学们在情绪消极的状态下进行有效调节,但是由于情绪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放在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中,仅仅只占用了其中3~6个课时,时间太短,教育内容难以扩展和深化,教育效果难以显示和巩固。由于大课人数众多,在分小组的时候,每组人数都必须超过20人以上,大教室内同时进行5~6个团体操作(课程总人数约为200人左右),情绪健康教育的团体方式不仅操作困难,而且教师难以对每个小组做出及时反馈,行为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下一步,笔者认为需要筛选高述情障碍的学生,缩小团体规模(10~15人左右),保证授课时数,进一步评估团体训练方式的情绪健康教育对述情障碍大学生在情绪感受、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效果。
总而言之,高校可以采取情绪健康教育的工作来达到矫治情绪认知过程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情绪健康教育的意识与水平,增强述情障碍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Sifneos,P.E.,The prevalence of“alexithymic”characteristics in psychosomatic patients.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J].1973,22(2-6):255-262.
[2]Chen,J.,T.Xu,et al.“Alexithymia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A cluster analytical approach[J].”BMC Psychiatry,2011,11(1):33.
[3]Taylor,G.J.,Bagby,R.M.and Parker,J.D.A.The 20-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IV.Reliability and factorial validity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3,55(3):277-283.
[4]张莉.高校重视大学生情绪教育刻不容缓[J].大众科技,2008,(3):131-132.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编号:2010ZY003)成果
作者简介:陈洁(1979-),女,医学博士,目前在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工作,专职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