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据人是“一个信息化、全息性的巨复杂适应系统”——“信息复杂全息人”假设,对“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除以物为主体而形成的“事”之外,还包括以非物为主体的“事”。事成为物,物动为事。物动为“物事”,人动为“人事”;“人事”有动作事素、意识事素、人际事素、人物事素之别。在这四个层次的人事中,动作事素是基础,意识事素是灵魂,人际事素是关键,人物事素是核心。
关键词:“事”;结构分析;巨复杂自适应智能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7-03
与物相联系的“事”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中国哲学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最普遍、最基本、最复杂、最稳定的,因而也是最有哲学研究意义的概念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信息复杂全息人”假设的基础上对“事”进行分析研究,除“物动为事”之外,在社会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事”的结构可能由无实体物质来构成“事”的主体或客体。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重点对“事”概念进行基本的梳理,并分析“事”的结构。
一、“信息复杂全息人”假设
自古以来,对于人的研究有“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信息人”等人性假设。陈巍、丁峻认为:人脑是“经过亿万年进化形成的高级复杂结构,是由大量神经元相互联系组成的系统,也是迄今所知的最复杂组织。”而作为一个“人”,什么时候当作一个质点去处理,什么时候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呢?
二、研究事概念的意义
在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中,人们面对和研究的对象已经不是简单的“事”或“物”了,而是由子系统、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复杂巨系统形成的对象,如三峡大坝、神州八号、天宫一号等工程的建设和实施,特别是研究“人”的或由“人”参与的项目,而“人”已不能作为简单的“人”来对待了。这种情况下,也有必要严格区分“事”、“物”与“人”,以有利于进行精细化研究。在西方哲学研究中却很少直接论及“事”概念,较多使用的是“实体”。然而在中国先秦哲学中,《礼记·大学》指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可见,就已经明确区分了“物”和“事”。在理论研究尤其是在哲学研究中,只有规定了“物”、“事”、“事物”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做到概念更清楚、用词更准确、论证更有力、交流和理解更方便。
三、事概念研究的现状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特别声明:“不可能发生但却可信的事,比可能发生但却不可信的事可取。”自泰勒的“管理科学”算起,西方出现了亨利·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X理论、Y理论、Z理论、超Y理论等对事、物和人的管理的研究。而在国内对“事、物、人”和“物理、事理、人理”等概念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如下9个阶段或节点:①儒家经典《大学》中就提出“三纲领八条目”,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冯友兰出版了《贞元六书》,其中《新理学》、《新事论》等都是论述“物”、“事”、“理”、“事理”的,其在《一种人生观》中提出:“人是天然界之一物,人生是天然界之一事”;张岱年根据怀特海的“现素”、“现起”、“过程哲学”等概念提出“物动为事”、“事成为物”“物统事理”和“物源心流”理论,并出版了《天人五论》。③20世纪七八十年代,钱学森、许国志、宋健、苗东升等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中提出“物理、事理”概念;1988年顾基发在中央党校讲课时提出“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钱学森提出:“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规律的学问,可以概括为事有事理,简称为事理;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可以概括为人有人理,简称为人理。我们处理任何事物,都要物理对,事理明,人理通,才有可能取得成功。”④1993年甘鸣华在《事理学纲要》第一卷中提出“人类规范做事学”概念,并试图建立“事理学的体系”。1994年在英国霍尔大学工作的朱志昌把“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简作WSR方法论”,推广到国外。⑤1997年张锡纯提出“工程事理学”理论,并于2000年提出“物熵、信熵、源事理”概念。⑥2002年徐长福教授提出在“由‘物与‘人两个维度所规定的‘场”中,“工程均为人事”的命题。⑦肖纪美教授2003年提出“人生问题的四个方程”,并用于讨论“人·物·事的通理”。⑧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于2005年提出“工业设计事理学”的概念。⑨2006年以来进入大发展时期,但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WSR方法论的应用;二为事理理论在人类设计中的应用。在以上这些研究中,只有冯友兰、张岱年、张锡纯和徐长福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和讨论“事、物、人”等内容的。另外,2004年北京大学张学智教授写了一篇专门评论怀特海与张岱年早期著作中“事”概念的论文。钱学森认为:复杂巨系统内容是有层次的,而各层次性能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人是“信息化、全息性、自主开放的耗散结构的巨复杂自适应智能系统”。在这里,“信息化”体现了信息网络计算机时代对人的要求;“全息性”隐含了“结构决定功能”,细胞或大脑的功能因结构遗传而得以遗传,如智慧、思维或意识等;“自主开放”体现人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开放性;“耗散结构”体现人的涌现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复杂适应系统”体现人的复杂性、能动性、系统性、突变性和深奥性。
四、事的定义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事”与“吏”、“使”为一字。有从事某种事情和从事某种事情的人的意思。《说文解字》定义:“事,职也。”《周易辞海》对事的注释有3个,即:事情;从事;侍奉。事的一般定义为:在特定的时空下,人与物或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互动或信息交流。有人告诉你:“去帮我把书拿来”。当你把他要的书拿给他后,就是帮他做了一件事。你理解他的指令:“去帮我把书拿来”,并且帮他拿了书,就是行为互动,就是信息交流。这就是事,并且是相关的一系列事。
1.狭义的事。1979年版《辞源》(修订本)中指出:“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也叫事。”狭义的事就是指人做事。古代有结绳记事、契刻记事。《诗经》里有大量篇章描写车马以及车制和车战,既有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乘车,又有作为征战杀伐的战车,还有作为狩猎原野的田车。这三类事象的有关功能一直承传至今。
2.广义的事。事成为物,物动为事。冯友兰认为:物动即事。“如桌子是一物,桌子动是一事。”张岱年在《人与世界》中说:“最微之事,为最究竟者,其联续形成最微之物,即电子等。最微之物交相作用为事,此类事之联续又形成物,即日常之物;日常之物之运动又是事。物为历程,事为历程要素,而日常之物之运动所成之事亦为历程。”张岱年认为“凡所见所闻莫非事。最微之事谓之事素。”“物动为事”之物应是广义的物,既可以是具体有形之物,也可是无形的抽象之物。电荷是物,电荷的定向移动为电流,故电流是事,电流强度是事的度量;个人写文章,这个过程就是一件事;设计者在头脑中构思出一个好的方案,这个思维之动,也是一件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申报国家示范建设项目,就是全校教职工当时一段时间之内的大事。申报获国家立项后,3年的建设期则是建设示范专业之事了。怀特海认为整个宇宙就是由各种事件、各种实际存在物相互连接、相互包涵而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社会和思维乃至整个宇宙都是由事件构成的。本文认为:若定义“物动为物事,人动为人事”,则整个世界就变成了“事”的世界。世界的本源就非“事”莫属了。讨论和研究“物事之理”和“人事之理”就分别简称“物理”和“人理”。因“物动为事”,而运动是绝对的,故可把“人理”改称为“事理”。
五、事的结构分析
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在《事理学论纲》提出:“事的结构包括以下部分:时间、空间、人、物、行为、信息、意义。”他认为:“‘事体现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事是体现‘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场”。在社会领域中,“事”的主体或客体可以是非实体的物质,如社会机构或团体,或一事成为另一事的主体或客体。
1.物事的结构。由物质的结构可知,物体可分为整体和部分,部分又由更小的部分组成。物质是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又可分为重子、轻子、光子、引力子、中微子、介子等基本粒子。而基本粒子又是由几种夸克组成。宇宙背景有背景辐射,真空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真空中有零点振动。因此,可以把物动分为如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物事,即元事素,又可分为光振动之事、零点振动之事、引力子振动之事。这些振动是物事中的元事素。这些动既是事又是物,即具有物性。这些事的形成就体现了物的特性。物理学告诉我们:晶体中,电子受激发离开共价健而形成自由电子的同时,在原来的位置留下了空穴。空穴带正电,空穴也具有物质性。电子的运动是事,空穴的运动也是事,故“物动两事”或称为:“一物两事”。第二层次的物事,即微粒事素(也称事素)。事素本身也是由物质元素构成的。各种基本粒子或微粒的动,所形成的事,可认为是微粒事素。微粒事素是众多的、是普遍的。第三层次的物事,即部分事素,可认为是“事象”。张岱年定义了事象概念,即“物之动为事。物之动之历程为若干事之连续,为一物之历史。一事而属于两物或多物者谓之事象。”“事象即含物之事。物由事成,而物亦可构成事。物所成之事,谓事象。”电风扇为一个整体,则构成电风扇一部分风叶的转动,可以认为是部分事。风扇转动有风的感觉,可以认为有空气流动之物产生。第四层次的物事,即整体事素。张岱年给出了物的构造,即:“历程而有一种固定之常者谓之体,亦曰实体。有成体之历程,有不成体之历程。成体之历程谓之物。其历程中内在之理谓之性。体有微巨,微体可合为巨体,巨体中含有微体。”日常所见的各种物,作为一个可见的整体之物,若其动而成为事,则此事可称之为整体事素。此外,物与物有相互联系和作用,事与事之间也有相互联系和作用。综合上述各讲法,可以定义:物动为物事,人动为人事。
2.人事的结构。物事有内部结构是显然的,同理,人事也是有内部结构和有层次的。对于作为“自主开放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巨复杂适应系统”的人来说,人事的结构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层次的人事,即元事素,也就是人的活动之事。人动即如一举手,一抬足,一扬眉,一吐气,一言一行,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只要是这个“信息复杂全息人”的任何一动,就称为一事,即凡是人的一动就称为元事素。或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接收外界的能量、质量或信息,这比“元实践”还要基础,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细分的事了,故称为元事素,即表示它是构成其他所有事的基础。其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和信息的传递,自身有能量、质量、信息的产生或消耗,或者形体有变化,简称“动作事素”。人的视、听、嗅、味、触的主体都不是人的整体的个体,而是几种感觉器官和其机能上必要联带的部分。所谓人能看、能听、能嗅、能触,并不是整个的人全体一致作用,同时能看、能听、能嗅、能触,乃是人的叫做感觉器官的许多部分。第一层次的人事。可分6种基本类型,每一个类型对应于人的一种感官,视、听、嗅、触、说、动等的事素。在这些方面,视、听(或说)和嗅是长距离的,而触和动是短距离的。视和听是接收外界信息或能量和质量,也可说是传递信息或质能。走动可以使人这个“信息复杂全息人”位置发生变化,扩大其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范围。第二层次的人事,即意识、思维(思想)动之事。思动指意识、情感、思维等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或意识的一刹那、一闪念,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意识事素”。它是形成连贯(连续)意识或逻辑思维的基础。其他意识流、思维群、思想观念等都是由此意识事素构成的。思维的动更是高级的动、消耗能量较小的动、产生效果显著的动。这个层次的人事,就相当于徐长福教授在《元实践学与异质性理论》归纳概括马克思提出的“把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意识层面的活动作为上述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伴随物”。第三层次的人事,即人与人的交往之事。人与人交往沟通,相当于两台数亿次的计算机在进行对话式的交流。这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基础之事。交流双方的接收和发出信息、能量或质量的渠道必须是畅通的、有效的,交往的双方互利或互不利,可以形成协同或耦合现象,这种“人际事素”是形成家庭、团体、民族、国家的基础。这个层次的人事,就相当于徐长福归纳概括马克思提出的“把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斗争看作第二位的实践”。第四层次的人事,即人与物的交流之事。人与非人的外部世界(环境)交流沟通过程中,有能量、质量和信息的获得和发出。这种人事可称之为“人物事素”。这与第三层次的人事不同之处,在于主体以主动获取和施加为主。其结果是人类从改变世界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这部分就相当于徐长福归纳概括马克思提出的“把人类改变自然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作为最基础的实践”。在这四个层次的人事中,动作事素是基础,意识事素是灵魂,人际事素是关键,人物事素是核心。
“信息复杂全息人”假设可以揭示古代的“天人合一”实际相当于“人”是宇宙的一个“全息点”,人的复杂性也可透视出宇宙的复杂性,而人的干细胞内的DNA就相当于人的“全息点”。复杂系统理论表明结构决定功能,人的大脑结构决定了具有思维和意识,大脑的结构通过DNA而遗传下去,同样也可以把人的思维和意识遗传给后代。一般而言,这就是为什么一代人比一代人聪明的基本道理。
参考文献:
[1]张锡纯.二熵——源事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33.
[2]张天波,张李良.人性假设框架下职业教育公益性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下):50-52.
[3]张天波,徐海娟,胡思扬,等.基于行动体系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构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08):437-441.
[4]甘鸣华.事理学纲要,第一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4.
[5]顾基发,唐锡晋,朱正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7(06):51-60.
[6]徐长福.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3-24.
[7]肖纪美.人·物·事的通理初探[J].金属材料研究,2007,33(02):1-5.
[8]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1-25,66.
[9]冯友兰.新理学,冯友兰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7.
[10]李存山.张岱年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50.
11]刘宝福.怀特海事件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2012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批准号:GJB125095);2010年度广东省实验室研究会资金项目(2010004);2010年度广东轻院教学改革项目(JG201007)
作者简介:张天波(1957-),男,安徽亳州人,硕士,副教授,企业法律顾问,主要从事教学、高职教育管理和研究。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