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为学派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2012-04-29 23:31余建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44期
关键词:学习理论实践教育

余建红

摘要:在诸多学习理论中,较具代表性的理论有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是精粹,每一种理论都闪着独特的光芒。

关键词:学习理论;行为学派;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7-02

理论是实用的,它可以教人寻找温暖。在实践中,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学习理论有助于他们学习活动的开展;若教育者有效运用这些理论,会体会到这些理论的魅力所在。在诸多学习理论中,较具代表性的理论有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是精粹,每一种理论都闪着独特的光芒。今天,我想从教育者的角度将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阐述该理论的指导意义。

一、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

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情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刺激,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反应,一定的刺激和相应的反应联系起来,学习就发生了。至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形式,行为学习的各派有不同的理论,主要有联结说和工具说两类。

1.联结说。联结说认为,学习,就其本质来说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尝试与错误。意指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加。另外,要使错误反应逐渐消失,正确反应逐步稳固,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练习,二是效果,三是准备。

2.工具说。工具说认为,学习,就其本质来说,是有机体在情境中活动时,由于其自发性的反应带来的结果而导致反应强度的增加。在这一过程中,操作反应发出之后的强化刺激物的呈现十分重要,强化在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教育过程十分复杂,教育现象种类繁多。现就出现在教育者身上的问题进行分类描述,并以行为学派学习理论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

1.急于求成型及其对策。在考试时,学生经常面临一些新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些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的解题步骤和答案,导致解题失败。对于这种情况,教育者是抱怨学生的失败,还是理解学生的失败?有些教育者可能会说:失败还能理解?确实,在现实中,很多家长以及有些老师看到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会不加分析地批评学生,有些家长甚至会用打骂这种过激的方式。我想,我们对于学生考试失败,首先要冷静分析,是常见题目出了错误还是鲜见题目出了错误,若是鲜见题目出了错误,我们应该表示理解。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然后通过不断练习直至掌握为止。往往曾经失败过的题目会在学生脑海中留有更深的印象,及时更正有助于知识、技能的牢固掌握。举个浅显的例子:我们未学过驾驶“汽车”这一交通工具,当我们面前有一辆汽车时,若我们试着操作,由于汽车复杂的操作系统,我们一定不会成功,并且结果可想而知。若想熟练驾驶这种新的交通工具,我们需要多次练习,并且练习过程中会不断犯错,不断纠错,直至最后熟练掌握,成功驾驭。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尝试的过程,尝试越少则错误越多,尝试越多则错误越少。若学生面临的是新问题,是他以往没有或很少解决过的问题,教育者应该理解学生的失败,而不是不关心过程只注重结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练习频率,而非仅仅关注学习结果的优劣。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练习,不断熟练的过程。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能让教育者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学习,理解其行为,无论成功与失败。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心态,良好的教育理念。

2.简单冷漠型及其对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有些学生体现出较强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有的学生不够积极主动。例如:学校举办知识竞赛,班上学习平平的学生举手要求参加,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却未举手,这时,作为教师的你是选择这位积极举手但成绩平平的学生参加知识竞赛还是选择未举手的但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我在当班主任期间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学校组织班级参加歌咏比赛,谁参加呢?唱歌水平好的学生未举手,而歌唱水平一般的两位学生却高高举起了手,她们说想挑战自己,锻炼自己。片刻迟疑后,在公平理念的驱使下,我决定让毛遂自荐的学生代表班级参加比赛,最后,尽管她们努力表现,但参赛成绩一般。作为班主任,我为她们的积极进取而高兴,我从她们的喜悦当中感觉到她们的满足。对于教育中常遇到的这种现象,老师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再来看个例子,奥运冠军刘翔在《我是刘翔》这本书中,回忆他小学时毛遂自荐当班干部,最终失败的事情。刘翔这样写到:毫无疑问,我的这次“毛遂自荐”行动最终以惨败而告终,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同学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现在回想起来,这毕竟是一件小事,老师那样做也很自然。但不知为什么,从那次事件之后,我就开始对学习慢慢失去了兴趣,或者说,失去了一种动力。可见那时对能当一名班干部的荣誉感,在小学生心目中还是挺重要的。有时我在想,老师那次如果能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加倍努力的付出……。这段话道出了刘翔的遗憾。我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也被深深触动,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情不可能从头再来。所以对于积极主动的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需要,给他们机会,而不是简单冷漠的对待。行为学派学习理论中的准备律理论指出:个体对于刺激正准备反应,让其反应则感满足;对于某一刺激若不预备反应而被外界强使之反应,则产生烦恼。依据这个理论,当学生对于知识竞赛或技能比赛已做好参加的心理准备,老师应予以支持,否则,学生会产生消极情绪,阻碍学生进一步发展。

3.淡薄结果型及其对策。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些老师会给予表扬或奖励,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而有的老师则选择平静视之,担心表扬使学生产生骄傲心理。那么,当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老师应该表扬还是应该淡定看待结果?教育者的看法不一。我的看法是,该表扬时就表扬。我的方法是,对于学生的进步不吝啬赞美之词或奖励,让她们从我的赞许里发现她们的进步,她们的优点,找到自信,让她们顺着我的赞赏不断前进。我发现学生需要肯定,需要表扬,需要激励,当我表扬或奖励他们时,他们更加自信,更加努力。记得有个学生钢琴考级获得好成绩时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我,我很高兴,怎么表达我的感受呢?最后我决定送她一本笔记本,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我写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生收到我的礼物后,十分开心。在教育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适度的表扬或奖励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依据行为学派学习理论,当刺激引起反应时,若是伴随着一种满足或奖励的状态,则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加强,用表扬或奖励来巩固良好的行为是十分有效的。因此,当学生通过努力取得进步,获得好成绩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会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使他们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行为学派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练习,熟能生巧;学生的行为需要必要的强化;学生的心向准备是前进的基础。行为学派学习理论是朴素而实用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工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理论是思考的根本,是实践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

猜你喜欢
学习理论实践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学习理论视角下浅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