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化学试题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素

2012-04-29 21:21:03李慧
考试周刊 2012年40期
关键词:化学试题深刻性敏捷性

李慧

摘要: 高考化学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所有能力必须通过思维能力才得以实现,所以思维能力是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是开发智力的突破点,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考化学试题中学化学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为中学化学教学做出了典范,给中学化学教学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关键狠抓思维的启发、诱导、训练和发展,以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考问题时,条理清楚,推理准确,有因有果,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逻辑思维性强的考生答题时分析论证问题层次分明,推理严谨,无懈可击。解题时,运用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化学教材中许多内容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好教材,如计算题教学中若把计算为主,推理为辅,转化为推理为主,计算为辅,也能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逆向思维,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奇妙效果。

二、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变是题目结构的变式,是指变换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或者变换题目的形式,而题目的实质不变,以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揭示题目的本质。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随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积极思索,设法想出解决的办法,从而防止和消除呆板和僵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遇到难题时,能多角度思考,善于发散思维,又善于集中思维,一旦发现按某一常规思路不能快速达到目的时,就能立即调整思维角度,以期加快思维过程,攻克难题。

三、快速准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的其他品质高度发展的结果,它表现在能迅速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维的速度和效率上不循序渐进,而是保持较大的思维跨度,以最快的速度攻克未知。高考化学试题要求考生不仅全面扎实地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取头脑中贮存的有关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不少考生答题时感到时间紧,不能答完卷,其原因是解题速度太慢。思维的敏捷性还表现在善于抓住时机,加快对信息的吸收、筛选和运用。化学高考对各类守恒关系要求较高,如常出现应用质量守恒、体积守恒、浓度守恒、电荷守恒等,若考生能善于应用守恒关系解题,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日常教学中必须定时定量训练,并鼓励学生解题时敢于打破常规,锐意创新,使学生在多变、多解、多思中把握问题的本质,对思路闭塞的学生积极引导,帮助其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四、善抓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善于透过纷繁的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思维品质。它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它集中表现在具体进行思维活动时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其本质和规律,从而圆满地解决问题。化学是一门具有严谨科学性的学科,学生具备思维深刻性是学好这一学科和正确答好高考化学试题的必备素质。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一方面可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去设计多层次练习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灵活运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另一方面可在多项选择题的解答中体现出来。高考第二大题单项与多项选择混合,其目的是增加试题难度,降低随机猜测得分率。考生受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影响,往往对概念理解不透,记忆不深或仅凭印象进行机械推理,造成知识的负迁移,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不细致,不深入,或产生思维定势,从而导致少选、漏选。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应经常有意识地漏选选项,以帮助学生在分析复杂的比较隐蔽的或带假象的选项时,能去伪存真,正确选择,达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的目的。

五、打破常规,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表现为思路开阔,灵活新奇,独特,有丰富的想象,善于联想,长于类比;在心理上还表现为有强烈的创造愿望。知识的发展有待于创造,只有创造才能在竞争中生存,思维的创造性品质是当今时代最为重要、最可贵的一种品质。

从近几年高考化学信息迁移题的命题可以看出,试题涉及的化学理论知识,由原来的高中基础知识略加延伸,到现在的大量取材于高等化学、社会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新科研成果,就能力测试而言,由着重考查学生从现有知识、原理出发,分析、判断、推理解决“老”问题的能力,向考查考生自学新材料、新理论,运用新观点、新方法创造性解决“新”问题能力方向发展,有利于培养并选拔创造型人才。

思维功能高效率的基础是思维结构的高度完善,促进学生形成最佳思维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功能。善于构造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各种类型的题目、解法均有繁简之别。许多学生满足于做出来,而不愿在解题技巧方面深入探讨,致使解题速度缓慢,这是广大考生的弱点,不能不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如果在解题中多留心各种解法,多启发诱导,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简洁明快的解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如果照本宣科,照析例题,硬套公式,则题愈做愈死,越学越怕,思路越走越窄。故此应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发挥创造性。

猜你喜欢
化学试题深刻性敏捷性
指挥控制组织敏捷性研究与思考*
高考化学试题解答有效争分策略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0年高考化学备考建议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06
利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05
数学教师要科学运用教学思维
C2系统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