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纬航
摘要: 本文拟从ESP教学的视角分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论证实施ESP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ESP教学的有效措施,以期把握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真正体现大学英语的有效性、时代性、人文性和工具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ESP必要性应对策略
一、高职院校ESP教学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大多是在近年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背景下从中等师范学校或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受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学院新时期的变化和发展。部分教师对于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中专时代的认知上,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英语个性化教学没有得到有效推行,表现出老师满堂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学的交互性,对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缺乏深刻的理解。部分老师上课偏重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进行讲解和操练。随着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教育者们必须认真思考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之路。教育者们必须思考是采用传统方法教授学生词汇、短语、句型及语法的用法,教授学生通用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或者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即ESP教学)。
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国际旅游、金融商贸、石油化工、移动通讯、汽车制造等各行业的涉外联系纵深发展,英语作为科技经贸交流的重要工具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为满足跨行业、跨区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译为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应运而生。ESP教学的特点为:(1)ESP教学目的明确。ESP学习者不是为单纯的语言目的学习语言,而是通过语言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2)ESP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needs analysis)之上。[1]Strevens认为ESP教学具有四个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2]而专门用途英语普遍认为可以分成行业英语和学术英语。行业英语又可以细分成旅游英语、商务英语、酒店英语、办公英语、计算机英语、法律英语、会计英语、金融英语、医学英语,等等。
二、高职院校ESP教学的必要性
国内相当一部分知名英语专家大力倡导ESP教学。章振邦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普通英语教学太长,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都是普通英语,所谓‘四级、‘六级测试都是在测试普通英语的水平。高校英语教学迟迟不与专业挂钩,怎能要求学生毕业后走上需要专业英语的工作岗位能够胜任愉快?”[3]
ESP的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4]ESP不仅考虑到学习者当前的学习需求,而且兼顾学习者未来的工作对语言的需求,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不仅考虑到通识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提高学生在具体工作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一种符合实际需求、实事求是的教学方式革命。ESP教学的推进是真正体现学生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充分显示在学生为中心或者是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正确选择。同时,ESP教学方式从下面两个方面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就在于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强调对学生技能的训练,还在于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如果我们只注重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必将是畸形的、不健全的教育,也必将失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上,ESP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原因如下:
ESP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ESP的教学,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以会计英语为例,学生在学习会计准则时,就要主动的发现和认识到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会计规范上的差异。再以法律英语为例,法律英语的学习会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法律与其他国家在法制体系、立法精神、司法程序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ESP的学习,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判断、推理、归纳、概括和辨析的抽象思维能力。
ESP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人,他们在礼仪上、沟通交流上、待人接物上等方面体现出良好的职业修养,很好地胜任职场工作。ESP对此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办公英语、商务营销英语等为例,学生正是在商务办公、商务谈判和市场营销的工作环境下使用英语,这就必然要求他们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注意自身语言的得体、委婉、礼貌、协调,等等。例如“I would like to...”或者“Would you like to...”这样的礼貌性表达就会经常被用到。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运用礼貌性语言,自身的素养相应地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区别不在于办学层次上的差异,而在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普通本科教育重在科研和学术,更侧重理论性和抽象性。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眼于实践,更侧重于应用性和具象性。正是摆脱了EGP(通识英语)教学内容的宽泛性与共核性,ESP教学摒弃大学英语共性教育之路,而是探索发展英语教学个性化之路。ESP紧贴职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既增长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解决了在专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体现出了ESP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ESP教育主动适应教育对象,是促进学生职业成长发展的个性化教学的变革,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将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高职院校ESP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新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出现必然驱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时必须深刻理解ESP的精髓,消除对ESP的一些错误看法。譬如一些教育人士认为ESP教学异常简单,他们认为ESP教学就是上课翻译一下专业术语,让学生多记一些相关专业的英语词汇和句型。也有一部分人认为ESP教学不应该由大学英语教师来承担,原因就是大学英语教师不懂专业知识。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得到极大的改善。一部分教师通过在职进修拿到英语专业硕士学位,或者是会计、工商管理等其他方向的硕士学位,而且招聘了新毕业的研究生,师资力量的改变使得他们能迅速吸收新知识。另外高等职业院校也在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就使得英语教师们有机会学习到诸如会计、营销、管理等业务知识。
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ESP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匹配度,如针对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英语,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开设商务营销英语,针对金融专业开设金融英语,等等。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把一部分英语课程开设成必修课,一部分课程开设成公共选修课。必修课的英语课程可以紧贴学生的所学专业,公共选修课的英语课程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必修课加选修课的ESP课程设置必然会有效推动ESP教学。
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语言在交际中才有生命。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才真正学会使用语言。[5]ESP教学要求教师抛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方法,摒弃填鸭式教学方式。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职场中运用英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以及采用基于计算机辅助下的ESP教学方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者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景,灵活主动地采用最适宜学生英语学习及运用的教学策略。
四、结语
高职技术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施行个性化教学的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方面,英语作为了解其他国家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文化,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不可缺少的工具自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一门课程。将来的英语教学将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ESP教学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方向。[6]
参考文献:
[1]吴静.ESP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湘南学院学报,2002,(2).
[2]Strevens 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A].In Tichoo M.(ed.)ESP: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88.
[3]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
[4]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2.
[6]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