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吃不厌话米饭

2012-04-29 00:44由国庆
食品与健康 2012年4期
关键词:什锦干饭食客

由国庆

富商赵二爷曾有恩于李家,久没见面的这老哥俩一天在街面上遇见了。“二爷,您挺好的?忘不了您的好呀,今儿咱得下馆子喝两盅。”吃过见过的赵二爷或许并不在乎一顿吃喝,连忙道:“谢啦谢啦,改天我专程到府上连拜望老爷子,你顺便请我,别破费,蒸点小站新米干饭,熬鳎目鱼就蛮好,比嘛都香。”

一段对白,像津味小说里的“穿越”,像电视剧中的镜头。想表明一点——老天津赛江南,乃鱼米之乡,米饭、熬鱼堪称家常饭之上品,脍炙人口。香喷喷的米饭,“卫嘴子”也俗称为“干饭”,讲究吃当年新产的小站稻米。一方水土蕴育一方美食,天津特产小站稻历史悠久,始于宋辽年间,成名于清末。光绪时代的1875年至1894年前后,淮军首领周盛传率盛军将士在津南一带开垦拓植,成功培育出优良新品小站稻,同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要事。盛军屯田的结晶很快呈进宫庭御膳所用,颇为荣光。

贡品亦得百姓所享。小站稻米粒椭圆,晶莹透明,洁白如玉,用它做饭,黏香可口,回味甘醇,别具独特风味。

老天津居民五方聚来,尤其是南方人更习惯吃米饭。民风使然,饮食所需,脍不厌细,这也为天津人餐桌上的大米饭增添了多样的花色口味。比如,现代食客青睐扬州炒饭、三鲜炒饭,殊不知老天津天瑞居的什锦炒饭或许比此更叫绝。旧时的天瑞居在哪?辽宁路上,劝业场后门。天瑞居的炒饭深得津沽鱼米之利,用小站新米蒸饭,炒制时配海参、虾仁、鸡蛋、黄瓜,俏头儿是鲜豌豆与胡萝卜丁。说那虾仁,大小适中,现用现剥;海参要清内脏,热水焯,半透明状似琥珀。现吃现炒的什锦饭冒着热气端上桌,见五彩相映,油润光亮,颗颗不粘,粒粒入味,复合的咸香、海鲜滋味足以让食客垂涎。天瑞居什锦炒饭自成一家,可谓老天津人难以忘怀的滋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西式快餐已经出现,并流行于租界生活。位于法租界海大道(大沽北路)的松记饭庄(西餐馆)便以“快”字引人,咖哩鸡饭是其招牌名吃。传说,餐馆的店主来自广东,铺面不大,最多只能容纳20多人用餐,因为上饭快捷,客流量也不少。烹制咖哩鸡饭选进口咖哩用热油烹制,调味咖喱汁色泽金黄,香气浓郁扑鼻,所配鸡块酥辣馋人,与晶莹剔透的稻米饭同食,彰显异域风味。

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天津水稻种植达到空前高峰,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海河上游水系拦河截流,九河下梢的天津城水量大大减少,天津稻米大幅度减产,倍显珍贵。

在计划经济年代,天津市民平时吃的多是老籼米(机米)。当时,在饭馆吃上一碗米饭大致要三四两粮票和七八分钱。因为好米紧俏,天瑞居也被迫改成了饺子馆。只有到了逢年过节,老百姓才能盼来吃到一点好稻米,而且要排队凭本购买,即便如此,新米常要留给老小病孕加营养补身体。那年月,好日子里蒸上一碗稻米饭大抵满院飘香;那日子,就算吃上一碗用开水青酱汤泡的新米饭也会美滋滋的。不曾想,大米饭竟让人望眼欲穿了。

1976年前后,小站稻种植逐渐得以恢复。进入80年代,粮食统购统销开始松动,外埠大米,特别是唐山柏各庄大米补充进津,同样受到食客欢迎,市民们也可用手头剩余的粮票、玉米面、老米,或者旧衣服从串胡同的小贩那里换些好大米来调剂生活。改革开放,春风化雨,稻米饭又重新回到了“卫嘴子”的餐桌上,那叫一个香呀。

直到今天,不少孩童照旧爱吃软糯的稻米饭,或炒或拌菜拌肉松,甚至干吃白饭也很香。天津妈妈们也爱做米饭,配上熬马口鱼、鲫头鱼或是小炖肉烩海带,尤其是稻米饭配上青萝卜丝肉丸子汤,萝卜爽嫩,肉烂鲜香,汤浓色白,堪称“卫嘴子”家常便饭的经典。最具津味特色的是正月二十五传统填仓节的日子,天津素有“填仓填仓,干饭鱼汤”的食俗,人们在这一天要吃米饭喝鱼汤,如此便是富足美满小日子的象征。

猜你喜欢
什锦干饭食客
干饭人,干饭魂
边走边吃,打球人的干饭魂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干饭人”,接我一“膘”
鲸餐厅和它的食客们
Cartoons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政治粉丝的话语表达分析——以“什锦八宝饭”和“学习粉丝团”为例
Indian Restaurant Set to BeCome the First in the World to Deliver Ta heaways by Drone
最悲伤的字
就餐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