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处处拥堵俨然成为外出游客共同的感受,其中有些景区,甚至因为游客人数远远超出接待能力,几近到达安全隐患一触即发的危险边缘。
撇开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不谈,节假日拥堵作为一种由来已久且愈演愈烈的长期现象,其实质是,民众日益高涨的休闲需求与相对增长较慢的休闲资源之间长期性的矛盾。
相比增长本就不快的收入等因素,民众休闲资源增长最慢的因素是休假时间。姑且不论196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即规定,各国应确保人人都能休闲、娱乐、合理限制工时和定期带薪休假,仅就国内立法来看,我国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可实际情况却是,有调查显示我国目前仅有不足三成“上班族”可以享受带薪休假。
带薪休假口惠而实不至,民众只能选择国庆假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这种现实中本不该出现的无奈场景,其实正是我国劳动雇佣关系乃至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缩影。它的长期性、普遍性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劳动者法定权益被大面积侵蚀·
包括《劳动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安排本身并不以改进效率为首要目标。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中,由于信息成本的约束,中央政府只能把监督《劳动法》等劳动者权益保护性法规实施的权力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手中,而后者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尤其是在效率优先更能符合其利益取向的情况下),很可能选择不介入企业与劳动者相互展开的博弈中。
劳资关系缺乏第三方监督约束的结果就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对于高端劳动力市场,劳动法规的执行往往还比较完善,但对于占据人口大多数的低端劳动力市场,这些法规很容易被企业通过歧视性协约策略加以规避。反过来说,如果要改变目前这种包括带薪休假等劳动者权益口惠而实不至的现实困境,唯有通过重新定义工会定位等多种手段,才能从根本上给予个体劳动者集体谈判、公平博弈的底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