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叶
摘要: 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颜色词被用于各种隐喻表达中,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颜色词在隐喻表达中也有不同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红”进行了浅析和对比,揭示了两者的隐喻意义相同和不同之处。
关键词: 认知视角概念隐喻颜色词红色
一、引言
隐喻无处不在,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方式。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传统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而近年来的隐喻研究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方式。颜色是我们认知外部世界,认识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词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颜色域和时间域、空间域等一样,都是人类基本的认知领域之一。许多语言学家对颜色和颜色隐喻都进行了系统的认知。
二、概念隐喻理论概述
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目标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系,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解释,评价和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和感情。用颜色的基本范畴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颜色隐喻使得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加鲜明而生动。由于隐喻认知和文化模型密切相关,各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及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不同,反映在各语言中的颜色隐喻也就不尽相同。基于这一理论依据,笔者试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红”进行简要的分析对比。
三、英汉“红”隐喻认知对比
红色,作为基本的七种颜色之一,是汉语和英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之一。但是由于隐喻与文化背景的紧密联系,汉英文化中对红色的隐喻认知过程表现出了鲜明的非同性。
1.英语中“red”的隐喻认知
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往往比较直接,缺乏神秘的色彩。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所以更容易追溯其语义例句。red作为源域会被投射到各种目标域中,如宗教、政治、情绪、暴力、经济、危险等。
英语文化中,red主要指鲜血的颜色,而鲜血(blood)在西方人心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生命也就凋零。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red revenge意思是血腥报仇,red hands是血腥的手,杀人的手,red-ruin是战祸,等等。又因西方人从斗牛文化传统中深感红色为不祥之兆(red for danger),而被隐喻为“令人愤怒的事物”,红色进而形成了“政治上的激进”的意思,它象征着激进、暴力革命,如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a red evolution代表赤色革命,red activities指左派激进活动,它象征着危险、紧张。英语中的红色语用的贬义含义很广。
2.汉语中的红色英语认知
红色作为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自古就与喜庆幸福有关。与红有关的词语隐喻意义也多与吉祥、喜庆、成功、兴旺等意义有关。如“红喜事”,指结婚,自然是中国人眼中最喜庆的事,结婚当天,新人着红衣,到处挂红布红纸等装饰。再如,“红包”,有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喜庆时赠送的礼金,寓意同喜。还指企业年终给职工的奖金或者奖励。当然,也有贬义,若是给上级送“红包”就是贿赂了。红色也象征着事业的兴旺发达,顺利成功等,指代那些成功或受重视的人,可用“红人”,如“中级员工PMP,成为别人心目中的老板们下红人,办事方便点而已(广州日报2009,3,15)”。在古代,红代表红心,代表忠诚,后来革命人用红布做了红旗指导革命和表达对党的忠诚,现在,无论是红旗、红军还是红歌,都以一种概念隐喻固定下来。
四、结语
英汉颜色词红色在汉英的不同隐喻意义反映着汉英民族不同的色彩意识和文化传统。研究红色的不同隐喻意义,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真实、鲜明而生动,同时,对英汉教学和翻译也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Ungerer,F.&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Lakoff,G.&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陈家旭,秦蕾.汉语基本颜色的范畴及隐喻化认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4]赵燕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