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旗袍的发展历史及现代演绎

2012-04-29 19:38孙玲
群文天地 2012年5期
关键词:产生旗袍发展

摘要:旗袍作为我国服饰文化的代表,它是展示女性之美、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以及民族代表性的“服装之最”。 它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而旗袍的现代演绎更是对其魅力的完美表现。

关键词:旗袍;产生;发展;现代演绎

长期以来,旗袍得到了大众女性的青睐,街头巷尾,不论老少,皆可见着旗袍之人。以下将从旗袍的发展历史以及旗袍的现代演绎等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旗袍的发展历史

满族,又称作“八旗”或“旗人”,他们的服饰也就是“旗装”。可以说,“旗装”就是旗袍的雏形。《辞海》中如此写道,“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边缘绣有彩绿。”旗袍产生的初期,使用范围还主要集中在满族以及少数汉族贵族当中。有趣的是,满族女性在着旗袍时脚上穿“花盆鞋”,这样一来,比一般女性高出一些,更显出满族女性美丽动人的身姿,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说明,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当时女性对服饰审美的要求基本上“延续了宋朝到明清时期女性‘以瘦为美、以‘病态为美的审美特征”。

(一)清代旗袍

初期的旗袍风格拘谨,这与当时朝廷推行的高压统治以及对外闭关自守等政策有关。旗袍的基本样式没有多大地变化,袍领比较低,官用、民用的样式大致相同,仅围绕着旗袍的用料、选色以及饰物上变动,以示等级分明。甚至为显示出身份的高贵,常常在旗袍上绣有大面积的绣花图案,有的占到旗袍的三分之二。且面料也按照等级加以严格区分,宫廷旗袍用色极为明朗、强烈、艳丽,而平民则以灰暗为主色。

中后期的旗袍相较于初期,更显得简化,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形式皆以宽大为主。中期时,人们常在旗袍外加一坎肩,以达到修饰和保暖的双重作用。至后期时,人们在旗袍和坎肩上均有较大的变化,例如,加高了袍领,袍身也渐窄,且坎肩的领可有可无,也有加高之势。为攀比,人们在衣袖内也会增设两三层假套袖,以此获得层层叠落的效果,后来更是成为一种时尚。

(二)近代旗袍

近代旗袍,总的来说,基本上是在清代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的。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辛亥革命后,废除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除旧迎新。服饰上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废除了清朝冠服。在此条件下,创造了新式旗袍。《辞海》上如此写道,“直领,右斜襟开中、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旗袍发展的全盛期是三四十年代。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女性,无论在什么场合均穿着风格迥异的旗袍,有的甚至开始露出胳膊和腿,这在以前是绝不可能的。且一些电影明星尤为热衷旗袍,比如胡蝶、阮玲玉等人。旗袍成了女装的典型代表,并逐步走向经典。这个时期的旗袍在结构上受到了西方裁剪的方法,变得更短,腰身也更加地突显,且趋于简洁,在色调上力求淡雅,重点体现出女性的自然之美,堪称经典之作,这使得后来的旗袍始终难以跳出这种样式,而只能在长短和胖瘦以及装饰上略作变化。被称为“Chinese dress”的旗袍就是指这个时期的旗袍,足见旗袍在当时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

五十年代,建立了新中国,试图摒弃封建的所有糟粕,任何与不平等、象征阶级、性别特色等有关的均被废除,而旗袍在当时就被认为是过时的陈旧意识形态的体现。

六七十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自然灾害等原因,整个社会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遭受重创,旗袍更是被摒弃了。可以说,六七十年代是旗袍消失的年代。

(三)现代旗袍

到了七八十年代 ,全面的解放,加上旗袍本身难以抵挡的诱惑,使得旗袍有重新回归到人们的生活。 但是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审美标准也日益提高,而旗袍却有短暂的停滞状态,因此,人们对旗袍的要求也越发的严格,比如裁剪方法、装饰手法和面料的选择等等。

改革开放为我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旗袍在国外也深受喜爱,这使得人们不断地对旗袍加以改进,使旗袍的民族化、科学化和时代化完美地统一起来,让这种民族服饰既保有东方特色,同时又符合世界时装的流行趋势,具有贤淑、优雅的气质的旗袍一得到国际的认可,成为世界性的时尚服饰。

现代旗袍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特点,而且还融入了创新意识。自此,传统的旗装被注入了时代的血液,赋予青春的活力。旗袍和时装联手共存,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用一种发展的观念,抒发着一种崭新的情怀。

二、旗袍的现代演绎

(一)与现代服装的有机结合

首先,与职业装的融合。现代礼仪服装就是根据传统旗袍改进的。它裁剪得体,穿着也方便简单,属于淑女装的形式,让人赏心悦目。在中式风格的宾馆、酒店,随处可见身着旗袍的礼仪小姐。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这跟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崇尚分不开,人们往往在一些日常生活中,倾向于追求一种本民族的东西。另外一个则是旗袍作为我国的国服,体现了中国的国粹。试想一下,当你享受美食的同时又可以欣赏美丽 的服饰,这是何等的惬意啊。其次,对于穿旗袍的人而言,更能显现出女性的优雅气质,婀娜的身姿,让女性增加信心。

其次,是与演出服的结合。演出表演时,无论是主持人,还是表演者,他们在选择演出服时,常常会着旗袍。但由于工作的需要,应选择不同的旗袍。比如主持人,所着的旗袍就要显得端正。对于歌唱演员来说,不同的演唱风格,就要选择不同的旗袍,民族唱法的就要以民族特色为主要特征,这样比较适合、得体。而唱江南民歌的则适宜淡雅、素净、色彩偏淡冷调的旗袍,这样使人联想到江南。如若是东北民歌,旗袍的色彩就要鲜亮些,体现出东北人的热情、豪爽、豁达的性格。对与舞蹈者,由于跳舞,他们的动势较大,一般的旗袍对于他们而言很受限制,因此,就要改为上下装的中式服。

第三,与休闲装的结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之余,人们对休闲时的着装也很是注重。除了休闲时穿休闲装,很多人在工作时也穿。因为,休闲装代表了随意、精致且充满感情的意味,深得大众人们的喜爱。休闲旗袍不像正规旗袍那般严谨,没有固定的要求,人们可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定,体现出“休闲”性和“创意”性。越来越多的人在结婚时,选择穿旗袍,节假日里,也可见身着旗袍的人,老少皆有。

(二)在现代影视中的完美体现

无论是旗袍,还是影视作品,二者都含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影视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不同的人,旗袍所展现的无限魅力,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旗袍,体会着装人的内心感受,体会电影的深刻内容。

三十年代,既是旗袍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上海电影业最为辉煌的时代。电影《阮玲玉》就是二者完美结合的一大优秀作品。另外还有一部给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就是张曼玉主演的《花样年华》。它演绎了一段旗袍下的孤独人生,张曼玉把东方女性所具有的含蓄美和隐意美完美地表现了出来,二十六套婉约优雅的旗袍,不仅体现了张曼玉曼妙的身姿,同时也成功地展现了一个东方女性的内心世界。幽暗的灯光下,通过不断变换旗袍的款式和颜色传达的不仅是时代的气息,更多的则是那个时期的人的气息。

总而言之,旗袍作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才有三百多年的历程,但却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它是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一大见证,尤其是女性思想的解放,以及审美取向的改变。现代社会正高速发展着,我们要继续将之与人类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旗袍魅力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郭静,从旗袍的发展看中国女性对服饰的审美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汤新星,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解读[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黄能馥,陈娟娟著.中国服饰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13.

(作者简介:孙玲(1988.3-),女,重庆垫江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猜你喜欢
产生旗袍发展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来说说旗袍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旗袍找不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论分镜头脚本在动画短片创作中的应用
当代城市综合管理形成的背景分析
浅析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的认识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