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字、形

2012-04-29 19:38:32徐斐
群文天地 2012年5期
关键词:演唱者歌唱声乐

徐斐

摘要:民族声乐演唱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涉及范围较广,但是还是可以用声、情、字、形四个字概括出来。在具体的演唱中,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更像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支撑着演唱者将精彩的演出进行完毕。所以演唱者用自己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歌唱技巧,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表现,是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情、字、形

一、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

声,就是声音,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形式的演唱都是一种声音效果的表达。此处谈论的重点是声音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的运用。首先是对声音的正确认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对于声音的认识都有偏差。任何一种美妙声音的发出,其背后都是合理的科学依据的。很多同学固执的认为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互相优于对方,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我们所熟悉的青年歌唱家,被誉为是“中西合璧”典范的吴碧霞,她在个人演唱会上,上半场用美声唱法唱西洋剧曲目,下半场用民族唱法唱中国曲目,一样可以从容自如。这说明人的歌唱机能是有着很强的可塑性的,不管是哪种歌唱方法,只要是科学的,个人的歌唱技能就有足够的张力将其容纳。所以不能存有这种片面的观点,而是应当用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对所有的科学唱法,都予以认真的学习和理解。其次是音色的刻画问题。很多学生在演唱时,不管作品是什么内容,对于音色的刻画都是一样的。演唱表现爱情的歌曲和表现悲情的歌曲,音色的刻画,显然是有区别的。这反映出了学生们对于声乐作品的常识理解不够。比如面对一首圆舞曲时,要采用明亮、华丽的声音;面对摇篮曲时,要采用轻柔、舒缓的声音;面对内容较为欢快的歌曲时,音量应当适当的放大,音色要洪亮有力;面对内容较为悲苦的歌曲时,要注意声音的收放,追求一种收放自如的效果。这些都是对于声音的要求,也就是声乐演唱者应当具备的对于声音驾驭和刻画的能力。尽管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他们在文化、语言、风格、审美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基本的情感基调是一致的。这也是对于声音的首要认识。

二、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

声乐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我们之所以进行歌唱,就是因为我们的情感受到了触动,需要通过歌唱这种形式来抒发出自己的情感。中国古代的很多艺术理论中,都提到了歌唱中情感的重要性。笔者在这里强调的是情感的连续性的问题。即声乐演唱中情感的抒发,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组合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情感作为支撑,最后演唱完成了,情感的抒发也就完成了,或者说情感是贯穿于整个演唱过程中的。第一是案头的准备工作。我们演唱一首歌曲,需要对作者的信息、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充分的了解,这已经成为了当代演唱所必备的一个步骤。倘若没有这一步,歌唱者就没有了情感的基础。通过对作品的认真分析,挖掘其中的情感质素,让这种情感先将自己打动,继而使自己有了一种迫不及待想要歌唱的冲动。比如《黄水谣》的演唱,我们对其歌词内容进行分析,上半段是“麦苗儿肥,豆花香”,下半段则是“自从鬼子来了,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在读到这段歌词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义愤填膺之感。自己先被作品打动了,这就让情感的抒发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环节是要唱出这种情感。这个环节对于演唱者的演唱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充分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使情感的抒发和歌曲的演唱完美的统一起来。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情感的抒发不能走极端。很多演唱者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在唱高音时,直接将音唱破;在唱低音时,因为哽咽,致使发不出声音来。这两种都是较为极端的情形,但是情感充分融入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保证歌唱的顺利进行,还能让情感得到充分抒发。第二个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感抒发方式,不能过渡的拘泥于作品。著名歌唱家张建一在表现歌剧选段《冰凉的小手》时,他所扮演的鲁道夫,表演起来总感到别扭和不自然。后来还是周小燕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在西方,向女性直露大胆的表白,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但是台上的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一个中国人,如果还是刻意的去模仿,演唱者本人和观众,都会觉得不适应。后来张建一改变了风格,用中国人特有的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去处理歌曲,结果受到了各国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第三个环节是要被唱出的情感再次感动。第一次对作品进行情感分析和体验时,只是了解了情感和类型,初步的感动。而通过真正的歌唱之后,情感得到了第一次真实的抒发。唱出这种情感之后,演唱者要被这种情感二次感动。我们看到很多演唱者在歌唱的时候常常会流下眼泪,就是因为在歌唱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又进行了一次情感的洗礼。这种不知不觉,其实是一种充分投入,也只有这种投入,才能真正的激发起和观众的共鸣。

三、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字

歌唱中的语言咬字艺术是通过人声这个乐器唱出美好旋律,并用语言来表达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感情。歌唱中的吐字对声乐演唱来说尤为重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如果一名声乐表演者连歌词都唱不清楚,就根本做不到声乐艺术的审美体现,观众就难以从你的歌声中得到审美享受。那么,在歌唱中如何把握语言、更好地表情达意呢?首先要深入挖掘歌词的含义。在演唱一首歌曲之前,我们要从字开始,领会字义、词义、句义,以及内容所示的形象特征,还要在词义所指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体会当时人物的情感心态。在演唱中国古典歌曲或外语歌曲时,也应先弄懂词句意义、语调、重音等,而不能“只是按照字音与旋律的变化漫无主次地去唱,只闻声鸣音传,而不只所云所唱何事何情,这种无情之曲是绝不会感人的”。

其次,斟字酌句是必要补充。就从字的角度来说,汉字字声可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各有不同的调值,前面提到过在歌曲创作时,作曲家往往会根据字声来确定旋律的走势,或者在某些字上加装饰音。歌唱家在演唱前,如果发现旋律不能使字音交待清楚,也可以为在旋律上加以字音所需要的调正,使它不致被误听而改变了本意。

四、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形

声乐表演是一门舞台艺术,观众们不仅要听,而且要看,所以要求歌唱者要有一个良好的舞台形象。无论是自身,还是角色的表演,都要由一种美感在其中。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一个不足就是舞台实践太少,很多学生只会在琴房里演唱,离开琴房,换一个歌唱环境,歌唱水平就会大打折扣,更不用良好的舞台形象的塑造了。关于这一点,笔者主要是想谈谈“诗外”的功夫。即如何选择合适的演出服装、如何尽快的适应演出环境等技巧之外的因素。首先是学生对于舞台表演的认识问题。舞台形象不好,根本原因就是舞蹈表演机会少,存在着缺点不怕,重要的是需要一次次的机会,来逐渐的改正这些缺点。所以多进行舞台实践,是塑造表演者良好舞台形象的基础。这一点作为教师和学生要一起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和创造各种演出机会,学生也要积极的参与和配合。另一方面是个人的修养问题。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是和这个人的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也就没有良好的个人形象。那么良好的修养从哪里的来?从生活中,从学习中,演唱者应当认真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无限量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久而久之,个人修养就会得到提升,而良好的个人形象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出来了。

综上所述,多年的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唱实践,让笔者深深的认识到,声、情、字、形就是民族声乐演唱的全过程。这四个汉字,囊括了演唱中的所有的技巧和表现,可谓是字字珠玑。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和演唱实践,对这四个字的具体含义和要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更要和同行们共勉。这四个字,将是我们教学和演唱中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这四个字的良好把握,更是每一次成功演唱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奎光.浅谈声乐演唱中如何把握音色美[J].艺术研究,2000(5).

[2]周辉国.感悟声音美——从乐音的咏唱和弹奏看声音美[J].艺术百家,2004.

[3]刘阳琼.论声乐作品的美学内涵[J].艺海,2008(6).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演唱者歌唱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艺术家(2022年7期)2022-11-22 09:48:39
为你而歌唱
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 01:57:49
为你歌唱
小读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 13:29:30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38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黄河之声(2018年15期)2018-01-27 14:02:32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歌唱十月
时代风采(2016年19期)2017-05-05 12:12:41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大众文艺(2017年13期)2017-03-11 11: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