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2012-04-29 19:05张萌
群文天地 2012年5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危机心理健康

张萌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现且有迅速增长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干预

一般情况下,心理危机是指人们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重大事件时,由于心理的不成熟或完善而导致无法控制和调节自我体验与情感而出现的一种情绪失常或行为上的严重失衡状态。

对大学生而言,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当他们面临来自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和生活事件时,很容易引发各种不良的心情和体验,从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同时,正值成长期的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均抱有较高的理想和期望,对自己和他人的未来都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诱发心理危机的产生。

所谓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各高校内部的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或心理健康咨询师)通过与其谈心、疏导、宽慰等途径,帮助身心遭遇短期失衡的大学生患者进行调整,缓解其心理危机或矛盾心理,使其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一种处理方式。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不同于心理咨询。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就必须明确区分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咨询的对象。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那些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而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请求他人(主要是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帮助的人群,而不是“病态人群”。换句话说,心理咨询接待的对象是“正常人”,处理的是“正常人的正常烦恼”。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则稍有不同。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象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类对象:①因学业挫折、家庭变故以及失恋等重大生活事件出现情绪行为明显异常的学生;②人际冲突明显,长期排斥外部支持的学生;③长期情绪低落且自闭者;④饮食、睡眠出现严重异常的学生;⑤出现明显的精神异常的学生;⑥受到违纪处分后,情绪明显异常者的学生;⑦长时间不上课、不参加考试,且原因不明的学生;⑨实施过自残、自杀、伤人等过激行为,或有实施这些行为倾向的学生;⑧学生因心理问题可能导致恶性事件的其他情形。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1.完善大学生信息网络,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实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在班级或一个专业内要设立一明一暗两条信息渠道。一是心理委员。主要任务是协助班主任或辅导员教师开展班级心育活动,每周(或每月)至少填写一次心育报表上报辅导员或系部。心育中心(心理咨询教师)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班主任也要对其进行重点培养,要在生活和工作上多关心和支持他们,在班级中多肯定他们的工作,尤其在评奖评优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其将工作做的更好。二是要增设系部信息员(含宿舍信息员)。主要工作是收集信息,不限时间,及时将学生的各种动态信息汇报上来。同时,信息员的身份要绝对保密,而且要和班主任或辅导员保持单线联系。通过这条线获得的信息可由班主任填写在心育报表上,将来需要的时候提供给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准备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2.要团结和依靠学生骨干及学生政工(学社联)队伍,发挥其优势,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开展好大学生危机干预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此外,学生骨干及学生政工(学社联)队伍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道防线,很多时候,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能够起到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骨干及学生政工(学社联)队伍是学生中的优秀者和先进分子,是多层次构建大学生危机干预系统的有力保障。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离同学最近,最了解同学、最有共同语言、最容易感化同学的优势。一方面及时、准确的搜集和反馈动态信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及榜样的力量,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开展好大学生危机干预的各项基础性工作。高校应重视对学生会及学生政工(学社联)干部的培养,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要适时安排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使他们在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

3.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专家团队,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心理咨询专家是多层次构建大学生危机干预系统的关键所在,所以高校有必要设立一个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配备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专家学者队伍,二十四小时接受咨询。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广大任课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答疑解惑,群策群力化解危机,并使之常态化。

为人师者:传道理,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特别是广大的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能够“答疑解惑”——教授他们如何正确看待学习、生活和情感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困惑问题,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任课教师不仅要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有着较深刻的领会,掌握教育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并且还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并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辅助教育,使学生不断健康成长。

5.记录好学生家庭或监护人的通讯录信息,及时联络,以制定最佳的心理干预对策。

系部或辅导员处要记录好学生家人(或监护人)的即时通讯方式,一旦校内的心理危机干预失败,就必须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其家人(或监护人),通过彼此的沟通并交换意见,综合双方的重要信息,一起协商和制定最佳的心理干预对策。家庭或监护人是成功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力保障。学生的亲人是最有说服力,最能感化同学的。关键时刻,亲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就能有效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高发的几个时段,如:开学前后、重要考试的前后、放假前后、新生入校后、毕业生离校前、重大活动前后和季节交替之时等。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五早原则”,而其中的“早发现”是重点,因为只要及时的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也就能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伤害减少到最低。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并不是学校单独某个部门就能够完成的工作,还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深入研讨降低或缓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机制和对策,构建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控制和快速康复。要切实提高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02-213

[2] 楼仁功,潘娟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06)

[3] 李金林,申玮等,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自我成长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86)

[4] 钟向阳,邓基泽等.高校新生心理档案与危机干预模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06)

(作者简介: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危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停电“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