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2012-04-29 16:34:39李景山武朝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针对性德育工作高校

李景山 武朝阳

摘 要:德育工作关注针对性,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更重要的是因为高校德育工作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具备了一定思想基础、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特点决定的。这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德育工作目标,选择恰当的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才能使德育工作实效性凸显出来。

关键词:高校; 德育工作; 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092-04

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祖国繁荣和民族复兴担当责任。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体现针对性,这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的基础。

一、强调德育工作针对性的意义所在

在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常常要关注这样的问题:对哪部分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提出什么样的目标能够使教育对象经过努力达到目标?用什么样的内容满足教育对象对知识的需求?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把教育内容传递给教育对象?这些问题都要求德育工作对针对性应给与高度重视。

1.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说过:“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的结果。”[2]在德育工作中,有必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和所处的教育环境,把握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及宏观社会环境之间相适应的关系,否则就容易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德育工作就会处于空中楼阁的尴尬境地,这样就不可能达到教育目的。同时,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注重教育对象自身思想的转化,这就是自我教育作用的体现。这就要求外部条件影响必须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状况施加不同的教育影响,推动其内部矛盾运动,从而向积极的方向转化。

2.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是因材施教方法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3]中国古代就强调了因材施教在教育中的运用,现代教育仍然把因材施教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论语·学而》中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可以说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识到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来自不同的环境,加上自身认识程度的不同,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个前提的存在就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不同情况区分对待,不能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去开展工作。必须在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区别不同情况开展教育活动。

3.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是由教育者知识的相对有限性决定的

唐代教育家柳宗元提出教师应具有这样一些能力:“抑(批判力,批判和否定错误的能力),扬(宣讲能力,宣讲正确思想的能力),疏(疏导,开导能力),廉(公正、公平),激(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固(庄重的态度,严谨的作风)。”[4]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包括教育者本身都是教育对象。每一个教育者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对社会上所有人进行教育,而只能针对某一领域、某些教育对象实施教育。同时,每一个教育者所拥有的德育工作方面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时代的进步使得知识更新速度又不断加快,教育者的知识也不断需要更新。这就要求每个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内涵,承担起德育工作的任务。

4.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是由教育对象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

德育工作的具体对象是教育对象的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和心理等。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他们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社会要求的差距不同,提高的层次也不同。教育者关注这种差异性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控制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梁漱溟先生说过:“人们的品性,固皆养成于不知不觉之间,但同时亦应承认,公共观念不失为一切公德之本。”[5]从客观历史状况来看,人的思想是社会的产物,他要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尤其是物质生活方式的制约。同时他还受诸如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化、宗教等社会精神生活因素的影响,而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随时间、条件、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德育工作的方向要求有差别。只有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开展德育工作,才能体现出德育工作的价值。

5.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是由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的丰富性决定的

“一定的道德总是以善与恶的标准去论证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正义性,并通过荣辱、善恶、是非的评价形成相应的社会舆论,去褒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它的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贬斥不利于和危害它的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6]开展德育工作,可以用政治经济的、文化道德的、古今中外的、正反两面的教育内容,通过适当的方法让教育对象接受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辨是非和善恶的评价标准。但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之下,不可能把所有内容传递给教育对象,只能针对不同情况,根据特定的教育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有价值的、有时效的内容和方法来进行教育。

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针对性遵循的基本原则

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的前提,是在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差异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

1.尊重主体性

德育工作过程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是教育者的活动和教育对象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片面地把德育工作过程看作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就会忽略或抹杀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使德育工作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要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使其能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启发其自我教育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要求,教给其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传统德育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可以说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更忽视了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尤其是在实际的德育操作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按照自身以往的经验,过分依赖教育者本人的权威去决策和实施德育工作,缺乏对学生个体品德、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德育工作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实际。“主体性具有二重性,兼具建设性和破坏性,任何夸大或抹煞、过度张扬或压抑主体性都是有害无益的。”[7]因此,在设定德育工作目标时,必须体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尊重差异性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西文化的互相激荡加剧,人的自主性增强了,社会自由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大,大学生的社会经历、思想觉悟、文化程度、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独立性、选择性、多变形、差异性是社会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的典型特征。”[8]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指出:“我们在鼓励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一个人按不同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9]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要考虑到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上的差异性,尊重他们的兴趣差异、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适应他们的个性特点来设定德育目标。同时还要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性教育,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长期性教育和短期性教育相结合,全面灌输和重点引导相结合,形式多样和主题突出相结合,创造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尊重发展性

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为了实现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遵循各自的实际需要、适应个人的本质特点。哲学家弗兰克纳说过:“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11]

随着社会的发展螺旋式上升,人的主体性也不断地得到确立。与此相适应,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2]德育目标就是通过德育工作促使教育对象成长为具有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品质的人。要实现德育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那种限制人、约束人的条目要求,使德育目标真正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这就要求所制定的德育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教育对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实现品德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三、高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展开的逻辑维度

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和行为特点,这些都是针对性的展开的逻辑维度。

1.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德育内容的丰富性

“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进行的,教育环体对受教育者的自发影响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自觉影响同时并存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诸要素。”[13]由于德育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对于德育工作从简单性思维转向复杂性思维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必须弘扬先进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进学生教材、进学生课堂、进而进学生头脑。对社会环境中存在的现象及问题,在组织教育内容时不掩饰矛盾,而是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判断,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辨别真伪的本领,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2.高校学生思想的可塑性,决定德育工作目标的指向性

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思想,特别是近些年因特网在社区、家庭的广泛运用,网上信息对人们产生了一定影响,使思想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多。“个体道德活动过程作为再现社会道德的过程,也就决不仅仅是刻板的、简单的复制社会道德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新的基础上把社会道德再创造出来的过程。”[14]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教育经历,个体差异很大,他们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知识结构、道德修养和社会行为也各不相同。同时他们喜欢探讨新问题,对纷繁的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可塑性很大,关键是德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对他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要积极引导,善于释疑解惑。德育工作只有与学生的思想实际之间紧密相扣,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高校学生个体行为的趋利性,决定德育工作方法的灵活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德育工作要与个人需要、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更有实效性。要使学习内容更加密切联系实际,就要围绕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德育工作不能只讲大道理,大道理必须具体化、生动化,比如针对部分学生因就业压力出现的迷茫、彷徨,进行就业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德育工作应视学生个体行为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对于不同个性气质的学生,应当个别关注、分别引导。这样才能缩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心理上、感情上的距离,接受性才会增强,德育工作才会收到效果。

四、高校德育工作针对性的实践路径

邓小平说过“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16]德育工作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的特点,选择多样性的方式方法,使德育工作效果得以保证。

1.针对当前学生心理素质亟待加强的实际,把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

心理学认为,需要动机是产生相应行为的内在因素。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17]教育对象在接受德育工作目标和德育工作内容时,个体倾向性起了主要作用,表现为“喜欢什么”,“选择什么”等。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施加教育影响,进而调动其积极性。心理品质和思想品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任何教育影响都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发生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顺利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基础。以往我们对培养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或者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道德问题来处理,或者把心理教育同道德教育混为一谈。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任务,它可以促进非智力因素开发,在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防止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

2.针对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迫切愿望,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能力提高相结合

颜氏家训·教子中“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为特征的重权威轻个性、重命令轻理喻、重服从轻体验、重控制轻选择等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还仍然存在。与此同时,传统德育中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学记》中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强调了注重对学生的开导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在当前德育工作中,必须逐步改变那种只注意教给学生现成观点和结论,或者有意回避现实问题,不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政治、思想文化等等的辨析能力,不重视提高他们本身的判断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的做法。应该在传授有关思想品德观点的同时,培养和训练学生用这些思想品德观点去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个体生存质量。

3.针对学生缺乏德育实践的实际,把说理教育和德育实践相结合

“在重思想政治课程、轻社会实践的教育过程中,高尚的思想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规范和条目,从而斩断了思想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受教育者学到的只是枯萎的思想道德语言符号和关于思想道德知识的气泡,由此造成大受教育者知行脱节,甚至出现多重人格,在遇到现实的思想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18]在德育工作中,检验德育工作效果是要看教育对象是否把学到的思想品德观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但在以往对提高品德认识很重视,却忽视了德育实践这一环节。良好品德的形成,归根结底应表现在行动上,这就需要通过德育实践体验,促使受教育者感悟道理、激发情感、提升能力,把德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的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2] 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03.

[3] [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54,165.

[4] 刘笃诚.教师才能初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6(2):21.

[5] 梁漱溟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157.

[6] 丘有阳,刘先凡.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哲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4):20.

[7] 张艳新,郑永廷.和谐社会视野下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反思与范式转换[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12):22.

[8]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5.

[9]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1] [美]威廉·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12] 班 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12.

[13] 张耀灿,刘 伟.论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J].江汉论坛,2006(5):40.

[14] 王 肃,鲁 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8(3):27.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6]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35,336.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5.

[18] 赵惜群.生活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N].光明日报,2009-07-23.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针对性德育工作高校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