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渠道分析

2012-04-29 00:44:03韩莉傅巧灵
时代金融 2012年5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人才

韩莉 傅巧灵

【摘要】金融服务外包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要求具备“IT技能+金融知识+外语技能+管理技能”,并且需具备多种综合素质。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高校培养、培训机构培训、企业培训三个渠道,但各自存在自身的问题。应探索政府政策推进,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社会培训机构、高校三个培训主体互动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校培企三方的合作,实现高校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效率,并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来源和降低人才培训成本,从而实现“三赢”。

【关键词】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一、引言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把IT服务、后台服务和业务流程等非核心业务甚至部分核心业务,委托给本机构以外的第三方进行处理的经营方式。金融服务外包经历了从信息技术外包(ITO)到业务流程外包(BPO)再到知识处理外包(KPO)这样一个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金融ITO(IT Outsouring),是指金融机构将部分或全部的信息技术服务委托给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商来完成,主要包括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三类。金融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是指金融机构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和部分核心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主要包括银行卡、财务会计服务、内部审计、呼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处理、理赔、核保、保单管理、市场营销、后勤保障等业务。金融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是指金融机构将知识创新、产品研发、评估研究、投资研究和技术研究等业务外包出去。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至今经历了较快的发展。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研究显示,2010年中国金融IT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为74.5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1.03%;2011-2014 年中国金融IT外包服务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91%。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城市,其中有17个城市提出要建设金融后台中心。因此,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对金融服务外包的人才需求会十分旺盛。

然而,相对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人才短缺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亟需须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

二、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要求

金融服务外包人才是一种“IT技能+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离岸金融外包中,人才需具备“IT技能+金融知识+外语技能”的特征,由于我国的离岸外包主要承接来自日、韩、欧美的外包业务,所以一个合格的外包人员应掌握英语、日语、韩语等的读写和口语交流技能。从人才层次来看,中高端人才需具备“IT技能+金融知识+外语技能+管理技能”的特征,具体来说,中层管理人才(如项目经理、流程经理、质量经理、沟通经理等)通常要求具备出色的项目管理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人员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技能等,高层管理人才则应熟悉国际化服务外包企业工作管理模式,具备把握方向、综观全局、制定大政方针和战略决策的能力。

除了具备上述技能和知识以外,金融服务外包人才还需具备多种综合素质。对初级人才来讲,要求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团队工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对中层人才来讲,要求具备出色的沟通和谈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等,并熟悉海外文化,熟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等;对高层人才来讲,要求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商业经验,精通国际商业法律和法规,具备决策能力、战略预测能力、自我掌控能力、建立可共享愿景的能力等。另外,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金融服务外包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客户的业务秘密,所以无论哪个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注意保守客户机密。

三、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主体

当前,在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上,发包方主要有两类:一是中国本土金融机构(主要是一些银行和保险公司),二是外资金融机构,如汇丰、花旗、渣打等。接包方主要有四类:一是国内金融机构自建的外包机构;二是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自建的承担离岸外包业务的附属机构或内设机构;三是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如华道数据、万国数据、银联数据、中金数据、软通动力、炎兴科技、神州数码等;四是国际大型外包企业在华分支机构,如埃森哲、凯捷、FDC、IBM、ACS、惠普、EDS、毕博等,还有印度的塔塔、萨帝扬、Infosys、Genpact等。

毋庸置疑,作为接包方的各类机构对金融服务外包人才有很大的需求,而作为发包方的国内金融机构也需要基于需求方角度的服务外包管理人才。除此之外,我国一些大城市建立了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如上海银行卡产业园基地、江苏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金融服务外包区、深圳罗湖金融配套服务中心、北京朝阳金盏金融服务园区等),这些产业园在园区规划、商业运行及管理方面也需要专业人才。因此,上述各机构构成我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主体。

四、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渠道

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高校培养、培训机构培训、企业培训三个渠道。

(一)高校培养

1.开设服务外包专业。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金融学专业、外语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但是既懂金融业务、又有IT技术背景和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短缺。

2009年我国教育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各类高校要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外包人才。在《意见》的指导下,国内不少综合性大学在其软件学院、信息学院等,或各级科技大学、工业大学、理工大学、外贸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设置了服务外包专业或专业方向。但由于国内高校服务外包专业的设置基本都是立足于信息科学的,所以培养的人才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较强,而在金融、外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相对不足。有些外语外贸大学,将外语能力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培养人才,这比较接近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特征,但仍然缺乏金融方面的知识。

2.开设金融服务外包专业。目前,国内专门设置金融服务外包专业的院校很少,主要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2008年在硕士研究生层面设置了金融学(金融服务外包)专业;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创建于2008年)作为全国首家服务外包本科学院,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置了本科层次的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方向;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创建于2008年),作为“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和“苏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设置了高职层次的金融服务外包专业;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花桥国际商务城作为“中国金融硅谷”的独特优势,设置了高职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金融服务外包方向)。这些院校将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金融学、外语、服务科学、管理学等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通过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同院校有不同的定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在金融机构后台从事后台服务规划、运营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主要培养熟练使用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进行金融软件的开发、测试、维护,或金融数据的常规处理和分析,熟悉金融服务的流程、质量、安全与法律标准,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有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在金融机构、服务外包企业等从事综合金融服务、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相关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维护和更新等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端技术人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和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则主要培养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面向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领域的客户服务、数据处理、业务拓展等金融服务外包运营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服务外包人才。

由于我国高校专门开设金融服务外包专业才刚刚起步,培养的人才数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3.在原有金融学专业内增设服务外包课程。我国高校的金融学专业鲜有涉及到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但也有学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其课程体系中增加服务外包类课程模块,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领域。如:北京联合大学的金融学专业结合北京市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金融后台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部署,依托北京联合大学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优势,将服务外包类课程模块(如服务外包概论、金融数据处理与分析、金融业务流程管理与实践)嵌入到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并与联大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联合开发和建设金融服务外包方向课程模块,在满足首都主流金融机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对应用性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以特色课程模块来满足首都经济对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

(二)培训机构培训

2006年我国商务部推出了“千百十工程”,并推出相应的人才培训计划。在计划的指导下,全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都大规模地展开了以培训机构为主体的人才培训。在这些培训机构中,既有大中专院校,又有社会力量创办的培训机构和服务外包企业;既有国内知名的培训机构,如达内IT培训集团,也有国外优秀的培训机构,如印度最大、全球第二大IT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NIIT(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目前已在中国多个省市建立了合作教育培训点。

然而就我国服务外包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来看,主要还是偏重于ITO方面,涉及业务流程BPO方面的较少,并且专门针对金融行业的服务外包培训就更少,仅有上海张江创新学院①金融服务分院开展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的培训,主要涉及金融服务外包项目操作员、金融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员、金融软件工程管理、金融信息系统管理、金融服务外包项目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培训。

(三)企业培训

我国高校软件及相关专业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但是有较强外语听说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不多;软件工程师很多,但能够独立带领一支团队、负责一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比较缺乏;某金融业务流程外包公司负责人表示,市场上特别缺乏懂计算机、懂英语、懂金融、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到外包企业都要从头培养,成本较高。埃森哲2008和2009年的报告表明,对于大多数外包企业来说,员工培训费用在总运营成本中所占比例达5%至20%。然而,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领导层进一步侧重于生存而不是员工发展,这导致培训费用减少,2006年员工培训费在总运营成本中所占比例在10%以上的外包企业约占41%,而在2008年员工培训费在总运营成本中所占比例在10%以上的外包企业只占18%。另外,服务外包企业长期以来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不愿意自行培训人才。由此,外包企业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来自外部的合格人才较少,另一方面企业又不愿意进行内部培养。

五、构建企业、社会、学校三个培训主体互动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属于金融业和IT业、服务外包行业的外延交叉性行业,所以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必须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要具备多种专业能力,同时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因此,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仅通过高校、或社会培训、或企业培训其中一方是不够的,应探索政府政策推进,服务外包企业、社会培训机构、高校三个培训主体互动合作的培训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无缝衔接。

具体来讲,鉴于外包企业的人才培训高成本和高流失率,政府应促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和企业的战略合作,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录用经过人才培训机构培训的人才,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输送机制,促进共同发展。同时,由于社会培训机构了解行业需要,有其独立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内容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甚至有相对固定的人才需求网络,能发挥毕业与就业的桥梁作用。但这些社会培训机构往往缺乏基础领域的师资、相对固定的生源和一些培训设施,这就为高校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可能。②校培企三方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实现高校大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而且能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效率,也可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来源和降低人才培训成本,从而实现“三赢”。

目前,我国已出现企业、社会、学校三方联动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但还没有普及推广。如:合肥创新地提出“学分互换”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了高校、培训机构和服务外包企业间的人才通道。在印度与NIIT齐名的GTT是全球领先的服务外包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机构,该机构现已正式入驻我国上海智力产业园,准备引入全球首创的培训模式,即开创性地与高校和企业通过B2B的方式开展业务,突破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上海张江创新学院金融服务分院则是由上海张江创新学院、上海金融服务产业基地与上海金融学院三方合作共建,金融服务分院依托上海银行卡信息产业园,与上海金融学院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确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教育战略合作模式,以构建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对口供需平台。

总之,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要综合运用多种渠道,采取政府政策推进,校培企三方互融并举,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注 释

①上海张江创新学院诞生于2006年10月,是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承办的一个大学学历后学位后高层次职业培训,拥有软件与信息技术分院、生物医药分院、现代农业分院、金融服务分院、文化创意分院、微电子设计与应用分院和科技创业培训分院七家分院。

②孙秀莉.杭州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模式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 .南昌高专学报,2010(1):134

参考文献

[1]埃森哲.《2008年服务外包市场研究报告——中国与全球》,《2009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研究报告》.[EB/OL]. http://www.accenture.com/cn-zh/Pages/index.aspx

[2]罗伟.《我国高校BPO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 .青岛大学,2009.

[3]杨琳,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孙秀莉.杭州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模式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 .南昌高专学报,2010(1):133-135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韩莉(1971-),女,回族,江苏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系,副教授;傅巧灵(1977-),女,汉族,四川重庆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系,讲师。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人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34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16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