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论内涵浅析

2012-04-29 00:44陈曦
考试周刊 2012年48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本质

陈曦

摘要: “以人为本”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提法,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在当代,面对用其指导社会方方面面发展的现状,必须为其注入科学的思想内涵,才能赋予它生命力。本文通过梳理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以人为本的思想,准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让“以人为本”的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和智慧结晶,散发出旺盛的时代生命力。

关键词: 以人为本理论内涵人和社会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提法,在“教育改革”、“企业管理”、“城市建设”等中频繁出现。以人为本,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一切活动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依据,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其重视人的价值,关注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智慧,着眼人的发展。从主观愿望出发,主张充分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重视人的发展,重视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搞好各项工作,处理好各种涉及人的关系。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以人为本”的提法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过于混沌,容易使人在思想上产生混乱,在实践中发生偏差,因此,当以“以人为本”作为指导原则去实现这些目标时,其结果并不能遂人心愿。表现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原则会模糊我们的教育目标,因为“以人为本”中的“人”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从而无法给办学目标、培养人的目标一个准确的定位。表现在其他领域,也同样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抽象的人,只有具体的人,所以用抽象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时,就会在管理工作中引起思想混乱和矛盾,结果导致我们无法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个人与他人等类似问题。表现在意识形态则会对我们宣传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干扰,甚至误导。因此,在我国各项改革建设工作中,如果不加分析地照搬照用“以人为本”的原则,就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无法克服的矛盾。显然我们有必要对以人为本思想进行科学的梳理,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才能让“以人为本”的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和智慧结晶,在人类发展上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思想的形成,往往带有地域和历史色彩。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由于对人与社会的认识不一致,“以人为本”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态。

一、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

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为“民为贵”及政治上的民本思想。首先,“以人为本”并不是舶来品,它在我国人文历史上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管仲就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儒家虽未提出“以人为本”这4个字,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这种思想却是非常明显的。《论语》中的:“仁者,人也。”即是说“仁”是人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而“仁”的最基本特征是“爱人”。在儒家的“人本”传统中,这种以“天地之性,人为贵”为核心的思想十分突出,形成了一种重视人、“人为贵”的优良教育传统。

其次,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其流行于殷商之际,发扬于春秋战国时代。在《尚书·五子之歌》就提出:“民可近,弗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此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都表明了人民是治政的基础。这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为历代开明君主的“治政”要诀,被奉为中国古代主流的政治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之后,汉代贾谊不仅把民看做国家之本,在总结秦亡教训时,更把民众看做君之本、吏之本。唐代柳宗元甚至提出:“凡吏于士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认为官吏应该是百姓的奴役。民本思想作为我国一种政治文化而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人本思想最主要的特点是注意对人的整体把握,强调知识与德性、理智与情感、认识与行动、理性与信仰、责任与道德的统一,主张仁智双全、美善相成、德才兼备、讲中庸、讲和谐与统一,强调整体是社会价值的至上性。但是,中国传统人本思想有着较大的历史局限性,它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君权,其鲜明的阶级色彩决定了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人民而是封建君王和统治阶级。这种人本思想过分强调有序、服从与奉献,漠视个人的物质需求、个人价值、个性发展,使人的思想和认识事物的标准刻板单一。

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

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真正明确的“以人为本”的提法,是源自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以“人本主义”反对“神本主义”,对抗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权统治,为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鸣锣开道。费尔巴哈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衣钵,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人本主义”的哲学口号。从总体看,无论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还是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都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主张人是世界的中心和尺度,把人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或最高问题。第二,高度肯定、彰扬人的价值和自由,并以此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第三,主张从一种先验地被规定了的特定人性和个人出发去说明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第四,主张通过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去实现个人的发展;通过弘扬“人性的内在要求”去实现对社会的改造或促使社会“人道化”。第五,主张个人本位的人生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正是对上述人本主义思想传统的浓缩体现,在本质上是对人本主义思潮的上述观点的概括的、精练的表述形式。

人本主义思潮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在历史上起过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权的进步作用,而且至今仍在反对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等反人道主义的思想和活动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是很明显,以人本主义思潮为基础的“以人为本”思想原则,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和社会问题的思想原则是相互矛盾的,第一,从宇宙观的角度来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和人的思想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以人为本”的则很容易会误导出“人是自然、宇宙的根本或本质”的结论。第二,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问题要从社会出发即从现实的生产关系和历史文化条件出发去给予说明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以人为本”里的人,是和社会无关的个人,特别是它把人的本质仅仅归结为自然本质,而忽视人的社会本质,强调人的个人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并以此去说明和解决人和社会的问题。这种从抽象的人性出发,而建立起的以人为本,不可避免具有片面性、抽象性、理想化的色彩。也因此,资本主义条件下“以人为本”理论的总体价值取向有明显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以人为本”在存在着利益对立的社会集团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本质上还是以资本家为本,而不是以所有的人或以广大员工为本,其实质上是一种脱离社会关系、脱离社会现实的抽象人性论,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口头宣传。

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思想家的积极成果,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要深刻领会马克思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中外思想史上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也是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从黑格尔理性主义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再由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由于人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也是多方面的,现实的人的本质就是这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这一切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只有把人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作综合考察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的是,人也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孤立的、同社会隔绝的人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活生生的人、历史行动中的人出发,提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等观点,在最普遍、最一般意义上指明了人与人的世界,以及人与自身的内在同一性,对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最根本的规定和最有力的说明。在他看来,人不是某个超人主宰的附庸或工具,而是人的世界和社会的根本、主体,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人不仅创造了世界和历史,也创造了人本身。人的创造本质的存在,确立了人在人的世界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人的世界和社会都要以人为本。

今天,新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在汲取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与人有关的诸多问题上形成了许多新的理论。这些新的理论中,蕴涵着深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了解和深入探寻不同背景下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和深刻内涵,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当前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刘智运.论“以人为本”的涵义及其在高教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1,(15).

[4]王冀生.教育应当以人为本[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本质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