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教材简介:
《少年王勃》这篇课文编录在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之中,这个单元是属于人物篇章,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的名人故事篇篇精彩:有神勇无比的“飞将军”李广;有才华横溢的“奇才”王勃;有想民所想、急民所急的“活菩萨”朱德司令;有谦逊自律的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这些名声显赫的大人物身上显现的可贵之处均折射出了人性的真善美。
目标预设:
一、学习本课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都”“少”,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二、诗文对照,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体会赣江之上的辽远壮阔,空灵静谧之和谐统一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喜爱之情。
三、引导学生关注对王勃本人的正面描写,对都督的侧面描写和对其他宾客的反面描写,充分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特点,丰富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诗文对照,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领路“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阔、秀丽之美感。
设计理念:
借助于都督盛赞王勃的话贯穿教学始终,利用直接描写、对比描写和侧面描写三个角度描绘、清晰、丰富王勃才华横溢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性学习,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关注写作特色的渗透,着力塑造人物的同时不忘弘扬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古诗文,体悟意境、斟酌诗句,激发学生热爱古典诗词。
设计思路: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新词,感知事情。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丰富形象。
1.初识奇才,理清脉络。
2.再识奇才,塑造形象。
3.又识奇才,丰富特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谁之手吗?
2.板书:王勃,简介其人:王勃与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他才华早露,少年时就被人称为神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少年时代的王勃。板书:少年,正音。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入手,一下子拉近了大家与初唐诗人王勃的距离,为聚焦王勃拉开了序幕。在教师的简介中,初步知道了王勃从小就才智过人,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激发了大家探究王勃其人的兴趣。以兴趣激起同学们走近名人的好奇心,打开自主探究的大门。)
二、初读课文,学习新词,感知事情。
1.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检查字词。
(1)出示词语与诗句。
南昌探望父亲
都督滕王阁宴会
灿烂秋景 文思如泉胸有成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名分行朗读,待机正音,教学生字“督”“宴”,指导读诗句。
(3)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少(shǎoshào)年王勃应(yīngyìng)都(dūdōu)督邀请,参加宴会,他即兴创作了《滕王阁序》,流传至今。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dūdōu),全国各族人民都(dūdōu)紧密团结(jiéjiē)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借助以上词语概括地说一说)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预留充分的自学生字新词的时间,让许多学生既可以对已经掌握的自学方方法进行巩固,又可以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自己认为生僻的、易混淆的、需提醒的字词进行分类、辨析、记忆。这样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习得的量。教师的正音检查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点拨的作用。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丰富形象
(一)初识奇才,理清脉络。
1.过渡:少年王勃给大家初步留下的印象是——奇才!文中哪些部分让大家感受到他的这一特点呢?快速浏览,概括地说一说。
2.学生交流,归纳总结。
第一段(1)闻奇才,邀请赴宴。
第二段(2—4)识奇才,惊绝四座。
第三段(5)传奇才,千古流传。
3.总结:王勃的才气弥散在课文之中,令我们称道,而最最能显现其才华的就是文章的第二大段。让我们再现当年王勃的创作过程,近距离地欣赏其过人之处吧!
(设计意图:教师可利用这一承上启下的环节,帮助学生梳理了事情的脉络,让大家对少年王勃有了初步的印象——奇才,让“奇才”这一线索贯穿课文,也能为下面的精讲课文认识奇才做好铺垫。)
(二)再识奇才,塑造形象。
1.再现创作过程,展示王勃才华。
(1)默读第二大段,画出你认为最能显现王勃才气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写写自己的想法。
(2)相机交流。
句子1: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①理解词语: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②体会连续用比喻词的作用,感受王勃的才思敏捷。
③指名比赛读句子,再现创作过程。
④教师小结:沉浸于美景中的王勃不能自拔,他直抒胸臆,一吐为快。这就是文思如泉的王勃,笔走如飞的王勃,令人折服的王勃。我们禁不住赞叹道:“奇才,真是奇才!”奇就奇在他创作之神速!
句子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句子3: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①一读,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②二读,想象画面,练说美景。
③三读,结合插图,领路意境。
④四读,文意相生,感悟才情。
3.小结:王勃用凝练的诗句勾勒出江上迷人的情景,此时的我们,读着诗句,想象着画面,禁不住对王勃赞叹道:“奇才,真是奇才!”他奇在博学多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再现了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过程,创作的情景部分,紧扣关键词句把握王勃才思敏捷之特点;再通过四读将凝练的诗与白描的文有机结合,在此过程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中长江绵绵不绝的雄壮气势和霞骛齐飞,袅袅婷婷,空灵悠远的柔美情节,让雄浑与委婉、悠远与绵长、深沉与灵动和谐统一。诗文对照,诗就是文的凝结,王勃的功力就在这十四个字两行诗文之中,它绝妙地诉说着一种悠闲与自在,也绝佳地为大家呈现出自己不一般的才情。)
(三)又识奇才,丰富特征。
1.学习句子: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①寻求大家不敢答应的原因。
②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对比衬托王勃的勇敢和才气。
2.学习句子: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①理解词语:拍案叫绝
②模仿都督,比读句子。
③资料引入:原来,这位都督的女婿也是一位学士,事先准备了一篇文章,打算在这次宴会上展示一下的,让别人写也只是客套话,这么短的时间写出一篇文章确实也难,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就更难了。哪想到少年王勃不仅写成了,而且写得特别出色。难怪都督已从生气到欣赏了,竟然情不自禁的拍案叫绝,这样的转变的确靠的是王勃的才气呀!
④体会这样写的作用:侧面烘托出王勃当才华横溢。
3.小结:作者从正面、反面、侧面有详有略地展现了少年奇才——王勃,不仅是故事的传播,更是他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记住他。齐读课题——少年王勃。
(设计意图:借助于其他宾朋的面面相觑对比表现王勃之勇气胆识;借都督情不自禁地赞叹侧面烘托王勃的才识过人。从概括性了解王勃,到直面王勃,最后借他人反衬,三个步骤步步清晰,王勃这一人物形象愈发丰满,特征愈发鲜明。学生对勇敢、才学渊博的王勃也会从喜爱到赞叹到钦佩。)
板书设计:
闻
少年王勃 识奇才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