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摄影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暗室”到“明室”的过程。在胶片时代,手工作坊性质的暗室操作对摄影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数码时代,电脑操作带给摄影术的革命和飞跃更加了得,这使得摄影术终于摆脱了黑暗的感光限制而完全可以在明亮的环境里正常进行。本文通过简述摄影术的发展来介绍数码技术对摄影术所产生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划时代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 明室?暗室?数码技术?摄影术
一、摄影术从“暗室”到“明室”的跨越
自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在法兰西学院公布其发明的铜板摄影术起,摄影术便有了名正言顺的开始。在摄影这门技术并不久远的100多年发展过程中,不能不提的就是数字技术对摄影术的影响,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弃暗投明”。“暗”,指胶片时代的手工作坊式的暗室操作;“明”,指数码时代的图像后期加工的电脑操作。在暗室里加工照片的方式经历了百余年发展,对摄影术的成长并日臻成熟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本文所提出的“从暗室到明室”并不是说现代摄影术的发展已经完全摆脱了昔日胶片时代的手工作坊,相反,“从暗室到明室”恰恰是承认和强调胶片时代手工作坊对摄影术发展的重大影响。罗兰·巴特说过,我们不应该把那个产生奇迹的地方叫“暗室”,而应该叫做“明室”。其实,罗兰·巴特之所以提到明室,也是因为联想到暗箱,想到人们总把“摄影”与“穿越黑暗”想在一起。罗兰·巴特的观点恰是相反,他引布朗修的话说:“‘影像的本质完全在于外表,没有隐私,然而又比心底的思想更不可迄及,更神秘;没有意义,却又召唤各种可能的深入意义;不显露却又表露,同时在且不在,犹如美人鱼西恒娜的诱惑魅力。换言之,摄影从来不是穿越(隐藏的)黑暗而来,它比任何描绘工具更能展现真实。于其把相机视作‘暗箱,还不如借用以前的‘明室呢。”在此,罗兰·巴特充分肯定了胶片时代的“暗室”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冲洗照片的暗室日渐成为摄影业发展的瓶颈。此外,冲洗底片时操作者还要接触具有强腐蚀隐患的化学药剂。数字技术的出现和电脑上日益丰富便捷的图像制作软件使得暗室操作的种种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并将这一操作过程最终跨入了在计算机上进行图像后期处理的“明室”时代。
二、数码技术的产生
数码相机的技术原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而从数码相机近来的发展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普及已经让此项技术的产物深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成为人们聚会、旅游等各种娱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对数码影像技术的溯源,当提1951年宾·克罗司比实验室发明了录像机(VTR),这是一种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上的设备。到了1956年,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被视为电子成像技术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在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须对月球表面进行勘测。然而工程师们发现,由探测器传送回来的模拟信号被夹杂在宇宙里其他射线之中,显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无法将信号转变成清晰的图像。于是工程师们不得不另想办法。1970年是影像处理技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当工程师使用计算机将CCD得到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后,所有的干扰都被剔除了。后来“阿波罗”号登月飞船上就安装有使用CCD的装置,这就是数码相机的最初原形。“阿波罗”号登上月球的过程中,美国宇航局接收到的数字图像如水晶般清晰。这之后的数码图像技术发展迅速,当归功于冷战期间的科技竞争;而这些技术当时还主要是应用于军事领域,大多数的间谍卫星都使用数码图像技术。
在数码技术发展史上值得一提的还有索尼公司。索尼公司于1981年8月在一款电视摄像机中首次采用CCD技术,将其用作直接把光转换成数字信号的传感器。目前索尼公司每年生产的CCD产品占据全球50%的市场;使索尼品牌能够在数码相机市场上傲视群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核心命脉—高端技术研发始终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
冷战结束之后,军用科技很快转为民用产业。1995年,以生产传统相机和拥有强大胶片生产能力著称的柯达(Kodak)公司向市场推出了其研制成熟的民用消费型数码相机DC40。这被很多人视为数码相机市场成型的开端。DC40使用了内置为4MB的内存,不能使用其它移动存储介质,其38万像素的CCD支持生成756*504的图像,兼容Windows 3.1和DOS操作系统。苹果公司的数码相机QuickTake 100也同时上市。当时的这两款相机都设置了和电脑连接的串口。这之后,数码相机CCD的像素配置不断加大,功能不断翻新,拍摄效果逐步接近传统相机,因其摄影成相越来越好而越来越为大众所喜爱。
三、数码技术对摄影术的影响
可以说,绘画现今的发展得益于当年摄影术的“发难”,就像数字技术的产生促进了摄影术发展一样。这样的例子在当今世界并不少见。摄影术的诞生曾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相机成为模拟人眼的无可替代的工具—人眼看得到的东西,相机也“看”得到。在真实准确地替代人眼感知这一点上,相机迈出了关键一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相机镜头里的胶片对所摄影像的感光不可能十分完美,影像也就不那么理想了。
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靠光线、影调、色调、线条构成摄影语言。其中影调是色彩及灰白的语言,是人类视觉的延伸和扩展,是人类情感的艺术再现。具体说来,摄影语言就是用镜头的画面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愿,通过对镜头画面的构成来表述和强调摄影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一图胜千言”形象地道出了摄影的效果,通常这种效果是语言和文字无法替代的。在现代的广告中,凡是靠产品形象来展示其特征的廣告如汽车、首饰、手表等,无不用摄影技术来表现。
还有非常普遍的婚纱摄影,一般是通过新郎新娘的合影来表达新婚的甜蜜和幸福。摄影师会根据不同的摄影语言来呈现他们的幸福,一般不会只用一种,而种种不同的摄影语言则能表现出不同的意思。当然,总有些事物的特征是摄影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如醋的味道、温度的高低等等,摄影师只有通过对其他事物的表现来间接反射出人们对温度、味道的感受。
与以往传统的拍摄不同,数码技术是用特殊的摄影语言来表达所能展现的艺术。它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事物,而且达到了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不仅仅是用具象的东西表现出来,还有一种需要人脑经过想象而获得的意象。如果说摄影术从诞生就使人们惊叹于它的逼真—因此对传统绘画产生了巨大冲击;那么数码技术的出现又让人们惊叹于它的神奇—能以多种手段超越已有的逼真而使人们脑中的意象变成可视的绚丽画面。
从摄影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摄影术从“暗室”到“明室”是技术演进的结果,而技术的革命往往会带来艺术的腾飞。
四、数码相机和电脑带来的改变
数码相机的使用以及在电脑上的图像后期制作给摄影术带来四个改变:1.拍摄方式;2.观看方式;3.制作方式;4.传播方式。这些特点让数码时代的摄影语言与在胶片时代有了根本不同。首先在拍摄方法上,胶片时代的摄影者要花费相当精力考虑胶片感光程度,需要学习相机的光圈、速度的调配;而传统相机一般没有内测光,所以很难准确估算曝光参数,如晴天拍摄时可以套用公式,阴雨天曝光则很难掌握;白天拍摄可以参照通常数据,傍晚、夜间则可能有特殊需要。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人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胶卷、相纸及洗印药剂等耗材来不断学习探索。传统摄影的经验是体力、精力和财力的积累,因此以胶片为物质基础的摄影活动就很难普及百姓生活;而数码相机的出现使摄影彻底摆脱了胶片的限制,大大降低了摄影成本,实现了由技术到艺术的飞跃。
如今,拍摄方式的解放使得现代人的拍摄更加注重对瞬间的捕获以及对光的运用,并且更加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表达的艺术效果。在观看方式上,传统的胶片在没有冲洗出来的情况下是不能直接看到图像的;而数码相机则可以现拍现看,甚至可以电脑为载体,在很大的屏幕上看,投射到墙壁上看,然后以网络为平台任意传播。数码时代的到来对摄影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图像后期制作。将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利用3D技术的操作系统处理之后,就可以看到跟肉眼观看相差无异的立体景象;并且通过电脑进一步的技术处理,可以将整幅图像或图中之形象美化得淋漓尽致,使景色更加富丽堂皇。
数码相机在呈现方式上,因为没有了过去使用的传统胶片,也就没有了银盐相纸做基质的照片;同时在传播方式上,摆脱了过去限于成本的只能由小片纸、小幅面的传播,跨越到现在通过网络的任意时空的大幅面传递。我们的生活中不乏数码相机和电脑后期制作的实例。比如数码产品和电脑后期制作对教师教学的影响。老师们对数码产品宠爱有加,这些产品的使用方式已明显改变着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使他们的教学设计的思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宽阔,已经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非同一般的课堂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摄影业在电脑上进行后期制作的技术发展对摄影语言的丰富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人类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摄影术也在日新月異地演变着。人类通过制造工具逐渐改变了整个世界,人类通过改进工具又继续影响着整个社会;我们坚信,人类还会推出更先进的工具—永无止境的发明创造继续统领着现代摄影术的发展。
(谢钦/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