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美丽相遇

2012-04-29 00:44宣丽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风雅颂好书儿童

人的一生,总应该被一些好书俘虏过,总会有一些与书籍的美丽相遇烙在记忆的深处。

小学六年级,文革拉开大幕。农村本就没有太多的书,红小兵们又把家里有字的物件(除了毛主席语录)统统交给了老师。某日,我最崇拜的姚医生神秘兮兮地打开一只简陋的木箱,居然有30本左右的老书!他说:只准你一个人知道,每次只准选两本。守着这份承诺,我与《曹禺选集》《三家巷》《水浒》《镜花缘》等懵懵懂懂地相遇了。

大学初始,文革刚刚结束,一个宿友不知从哪儿先后弄来了《安娜·卡列尼娜》《基度山伯爵》《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外国小说,我们欢腾着哄抢到第几本,就从那本读起,常常是乐滋滋地中间、结局、开头颠倒着读,戏称这是与名著“蒙太奇”式的相遇。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师范首届小教大专班执教《古代文学》,我和30个小伙伴们成了当地最学术的“风雅颂”书店的熟客,一坐就是半天,哲学的、历史的、文学的,临走再抱上一堆,“最近去‘风雅颂啦?”常常成为我和同学们之间的招呼语。这是一段与经典如胶似膝的倾心相遇。

从少年到中年,几乎是以一种宗教般的情怀,我在书籍中或疾或徐地行走着,我迎向他们,他们也敞开胸膛悦纳着我。有时随意打个照面,却因为某个词句电光火石般照亮了混沌的大脑,有时刻意逢迎,最终仍擦肩而过,更多的则是相看两不厌、脉脉难再语的会意会心。

好书如同好友是讲究缘份的。别人可以代你考察,为你引荐,但真正的寻找还得靠自己的感觉。这本不喜欢,那本不对眼,总会有一本或者几本让我们突然间有所触动,于是,从一本到一类,生物链一般呼啦啦来了一串。对待这群手拉手的朋友,有的人徜徉其间,不离不弃,视为终身伴侣。有的人一段时间后腻了,便拣尽高枝,取法乎上,去寻找更合胃口的。也有“先结婚后恋爱”的,由强迫转为眷恋,但能够相遇进而相守,应该有些情投意合的根基。

好书是可以救急也可以储存而生出利息来的。完全摒弃功利的阅读大概不存在吧,实而察之,为了某节课整出一些新鲜的玩艺,为了某篇文章写出一点属于自己的句子,为了在闲谈中不做永远的听众等等。虚而观之,为了拓展思维的缰界,为了厚实精神的底子,在纳新吐故的过程中与原有的“我”互动,而让人生一次次更新升级。急用先学式的阅读往往有着立现成效的优势,暂时“无用”的阅读则可以积存着,遇到合适的气候与土壤便发酵而烂漫起来。

好书是有质感、有温度、有声音、有灵性的。在书中与卑微的灵魂相遇,不由悚然而生警惕:我会不会做出这样恶俗的事情?与睿智和深刻的见解相遇,往往反躬自省:需要怎样的积淀才能如此振聋发聩?与广博的视野和幽默的搞笑相遇,人生便多了些许的丰富与情趣;与崇高、善良、真诚、优雅相遇,举手投足间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濡染并进而渗透到骨血之中,汨汨而生出一种叫做“气质”的东西。

当然,书读得太多未必全是好事。在今天这个物欲化、混日子化的社会中,如果完全是碎片式、跳跃式、时尚式、寻求刺激式、纯粹功利式的阅读,缺少经典的那种崇高、道义、雅致、圣洁、悲悯、同情等品质,读得多了,可能会变成一个精神上的矮人。或者,只读些能够带来肤浅的快乐的文字,感受不到苦难、挫折、忧伤,以虚假的完美、轻飘的优美来呵护童心的纯真,读得多了,可能会变成一个经不得折腾的瓷人。或者,只沉浸于纯粹的书海,而不抬头看看现实世界中汹涌的人海,读得多了,可能会变成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呆人。

基于对阅读的一些点滴理解,我特别欣赏“人物”栏目中彭志祥校长的阅读观、儿童观、教育观。要让儿童在阅读中自己长大、慢慢长大、快乐长大;要费心更要淡定地做儿童阅读,去功利化;要打造儿童阅读的生态圈,闲心阅读,日常阅读,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等等。我也佩服他的学习力、领导力、行动力。教师们调动起来了,家长们参与进来了,行政主管部门全力支持了,甚至升学的部分命题权也争取过来了。彭志祥,好样的!

好样的还有不少。比如“教育写作”中的另一个志祥,秦志祥,个性的语言,真切而又超越的体悟,读起来怎一个畅快了得!“域外来风”中的沈茂德校长总在不断地学习着思考着,与大家分享着,每次与他小叙,都会反省我自己的“小”和“懒”来。还有那一个个跃动的作者名字,一篇篇激人思考的文章,能在本期与你们相遇,幸甚!

(宣丽华,《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210013)

猜你喜欢
风雅颂好书儿童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好书共享
当代社会道统的失语现状:《风雅颂》知识分子研究
晓光作品的“风雅颂”
好书推荐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关于立足时代创作“新风雅颂”的思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当下高校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