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开颜
一、引言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题海战术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则是有效的途径。一题多解可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求不同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一题多变可引导学生关注题设条件的变化,克服或弱化思维定势,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在高三复习(尤其是进入二轮专题复习)阶段,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思维“盛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以“折返运动”为例说明此理。
二、折返运动及其结论
所谓“折返运动”,是指物体过去后又能返回来的一种运动。
【例题】(1996年高考题)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则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等于J,恒力乙做的功等于J 。
分析:由题意知物体运动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历时ts速度为v(如图1);二是折返运动(先匀减速、后返回匀加速至原点),设加速度为a,又历时ts速度变为v;再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两过程的位移s=-s◎。
本题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法1】运动学角度
s=t①
s=t②
联立①②◎解得v=2v,
之后运用动能定理可得W∶W=1∶3,又W+W=32,解得W=8J,W=24J。
【法2】力的瞬时效应(加速度角度)
s=at①
s=vt-at=at•t-at②
联立①②◎解得a=3a,
再据F=ma、W=Fs可得W∶W=1∶3。
【法3】力的累积效应(冲量、做功角度)
Ft=mv-0①
Fs=mv-0②
Ft=mv-(-mv)③
Fs=mv-mv④
联立①③得=,
联立②④得=,
解得F=3F。
【法4】图像法
根据题意画出的v-t图如图2,设与图中AC段对应的匀减速的时间是k•t,由两块三角形面积S=S,得到
v(t+kt)=v(t-kt)①
又=a=②
联立①②解得k=,
则v=2v,a=3a,F=3F。这些结论在处理折返运动时非常有用。
三、结论的应用
【变式1】(2007•北京理综,20)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绝缘面上有一带电小滑块,开始时滑块静止。若在滑块所在空间加一水平匀强电场E,持续一段时间后立即换成与E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E,当电场E与电场E所持续的时间相同时,滑块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动能E。在上述过程中,E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冲量大小为I;E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冲量大小为I,则( )。
A.I=IB.4I=I
C.W=0.25E,W=0.75ED.W=0.20E,W=0.80E
解析:在本题中,物体受到电场力作用,运动过程与上面分析的完全一样,应有F=3F,则W∶W=1∶3;根据I=Ft知I=3I,只有C选项正确。
【变式2】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如图3(a)所示,板间加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电压,如图b所示(U和T均为已知)。在A板上O点附近有一静止的带电粒子,其电荷量为q,质量为m,在t=0时刻,受板间电场作用而加速向B板运动(不计重力),途中由于电场反向又向A板返回。
(1)为使t=T时刻,粒子恰好回到O点,对反向后的电压U有什么要求?粒子返回O点时的动能是多大?
(2)为使粒子在由A向B运动中不至于碰到B板,求U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电压变化图中可知,前半周期粒子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半周期内将做折返运动。经过相等的时间后又回到原点,应有F=3F。又F=qE=q,可得U=3U。粒子在前内的位移s=a()=,在一个周期内有Fs+Fs=E-0,解得E=4•=。
(2)U≤,过程略。
【变式3】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某点有一个静止的带电液滴,现使场强突然反向(而不改变大小),液滴运动一段时间t后,使电场再次反向,大小变为E,又经过时间t,液滴恰好又返回到原点。求E/E的值。
解析:设液滴的带电量为q,初态静止时有qE=mg,E反向后液滴将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有qE+mg=ma,得a=2g;改换为电场E后的加速度a=3a=6g,根据qE-mg=ma,解得qE=7mg,即E/E=7。
【变式4】如图4所示,平行金属板长为L,两板间距离为d,在距板右端也为L处放置一竖直的屏M。在两板之间加一电压U,让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两板中央以平行于板面方向的速度射入,要使小球能打在屏M的中点P,U的值应为多大?
解析:板间是匀强电场,小球受恒定的电场力和重力做类平抛运动,出电场后在重力场中做斜抛运动。注意到水平方向小球的分速度不变,则两个过程经历的时间相等。现考察竖直方向,小球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在相等的时间内做折返运动回到原点(可以肯定是先上后下),这正是前面提到的模型。小球在斜抛运动中的a=g,类平抛运动中q-mg=ma,结合a=a=g,代入得U=。
【变式5】如图5所示,MNOP区域存在着宽度为L、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在竖直方向的范围足够大;在电场的左边,距电场左边界MN为L处有一带电小球以某一速度被水平向右抛出。小球进入电场时,速度v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当小球从电场的右边界OP离开电场时,其高度与小球被抛出时的相同。求小球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解析:在水平方向上,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两过程中经历的时间均为t=L/v;在竖直方向上,小球进电场前做自由落体运动,进电场后受到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沿竖直向上,做折返运动,小球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分速度满足v=2v(如图6所示),又由图知v=v/tanα,v=v/tanβ,联立得tanβ=tanα,则β=tan(tanα)。
【变式6】如图7,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底端沿光滑的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力F,物体又经过相同的时间返回到出发点,且具有32J的动能。则:
(1)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少?
(2)撤去恒力F时,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为多少?(以地面为零势能)
解析:物体沿斜面方向上做折返运动。对全过程由功能原理可知,物体返回底端时具有的机械能正是力F做功的结果,即W=32J。
(2)撤去F后的折返运动过程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撤F时物体具有的机械能为32J;注意到折返运动过程的合力F=mg•sinθ,匀加速向上过程重力势能的增量等于重力做功的绝对值,数值上可认为就是F做的功。借用本文给出的结论W∶W=1∶3,得W=24J,由此,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为24J。
四、结语
综上所述,考题往往以不同的情景或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不少题目明显带有陈题改造的痕迹,所以做题在精不在多,重在通过做题掌握解题方法,达到做一道题通一类题,进一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效果,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