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珩
剧院的建设和舞台的演出,是国家文化建设与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大剧院正式落成后,北京市民争先恐后前往观看,演出盛况空前,当此之际,不禁使我们想到旧日的剧场和舞台。历史上作为都城的北京,剧场和舞台曾经历过怎样的沿革与变迁?这个问题也许会引起大家的兴趣。
从元代到民国初年的北京舞台
剧院或者剧场这个名词,应该是近代的称谓;剧场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剧场中的舞台是戏剧的一个载体,谈到舞台的变化,首先应该回顾一下戏剧演出的情况。北京是一个有着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时代,戏曲已经在北京的舞台上演出了,我们平常讲的金院本,虽然演出情况无从考证,但地点也应该是北京。
元代是杂剧最为兴盛的时代。杂剧的成熟有一个过程,首先是元曲,就是所谓散曲,后来形成杂剧,像关汉卿所作《望江亭》《谢天香》《窦娥冤》《单刀会》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钟嗣成的《录鬼簿》,记录了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大概一百五十多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大都人,可见,在元代北京的戏曲演出非常的兴盛。今天虽然一些形象的东西看不到了,但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的明应王殿还保存有一幅“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坐场”的壁画。看过话剧《关汉卿》的人都知道,当时很多演员都名之为“秀”,如珠帘秀、赛帘秀,所以忠都秀也是在元大都演戏的著名演员。在许多讲到元杂剧的书中,都用这幅忠都秀做插图,图中的舞台已经有绘画图案的软幕,左右有上下场门,演员戴胡须,就是通常说的髯口,有的手执道具,另外还有场面,也就是乐队,说明元杂剧在当时已经很成熟了。
明初戏剧演出也很兴盛。宫廷里演戏,不仅局限于戏剧,也包括一些音乐舞蹈。演出场所是在玉熙宫,也就是今天北海的西岸,原国家图书馆的位置。一些官宦人家自己有蓄养的戏班,明代的奸臣严嵩,家里就有戏班。大众观剧的场所既有城市坊肆中的戏楼舞榭,也有乡村中的戏台。具体形式因缺少文字记载,又无遗迹可寻,很难有全面了解,我们仅能从周贻白、周华斌父子的《中国剧场史》《京都古戏楼》中得知一二。
明代万历年间,宫廷演出可以说达到一个高潮。当时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的一些庙会、茶园都时常上演各种剧目,王府、第宅内所蓄戏班唱戏也是非常频繁。明代主管宫廷演出的是教坊司,大致是在今天东城区东四南一带,所以遗留下很多胡同的名称都跟戏曲演出有关,例如本司胡同就是教坊司所在地,再有如演乐胡同、马姑娘胡同、勾栏胡同。勾栏是宋代的叫法,明代延续下来,勾栏胡同后来改为内务部街。这些胡同都是戏曲演出非常集中的地方,今天给我们留下的大概只有它们的名称,明末由于内忧外患的局势,整个演出活动从宫廷到民间都处于萧条状态,清初以后才重新繁盛起来。
戏曲艺术是不断演变的。明代早期,元杂剧还有它的舞台,后来成为北曲,逐渐南曲也进入北京,像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等很多南曲也搬上北京舞台。北京当时能够看到的戏曲中还有很多地方剧种,比如说弋阳腔、海盐腔,还有最后形成的昆腔,今天叫昆曲或者昆剧,它形成于江苏昆山地区,刚刚形成的时候也叫水磨调。昆曲进入北京后,非常受人们欢迎,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词句非常典雅,一方面也是剧情起伏跌宕。当时一出昆曲演出要分两三天才能演完,后来逐渐只演一些精彩的折子,比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或是《西厢记》中的若干片段,词句典雅而脍炙人口,很多唱词甚至家喻户晓。戏曲史上有这样一句话,叫“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用来形容昆曲的普及。什么是“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原来,两句分别出自《长生殿·弹词》中的“不提防余年值乱离”和《千钟戮·惨睹》中的“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意思是说这样的唱词老百姓都耳熟能详,家家户户哼在口中,这与后来很多人都会哼唱京剧“我坐在城楼观山景”或是“父女打渔在河下”一样,所以昆曲在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不同,戏曲在清代中期也发生了变化。当时昆曲被誉为“雅部”,和它相对的是“花部”。什么是花部呢?上面讲的弋阳腔、海盐腔等,还有梆子腔,都属于花部。花部一开始和雅部并存,在一些士大夫的观念中,雅部属于正声,花部属于乱弹,乱弹并不完全是贬低的意思,它包括许多剧种,涵盖的面比较广泛。
这时期不但南方的剧种来了,北方的剧种也逐渐进入,最突出的是秦腔到北京。当时秦腔有一位演员叫魏长生,有出剧目叫《滚楼》,可以说轰动京城,震惊朝野。那时的秦腔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秦腔,而是流行于山陕一代的丝弦二黄。由于秦腔演出的一些戏比较贴近生活,很多男女情爱的东西,所以被政府认为是坏人心术的靡靡之音,被明令禁止。但不管怎样禁止,这些属于乱弹的剧种还是在民间迅速地发展起来,昆曲的统治局面逐渐就被撼动了。当时还有一些剧种像安徽的徽调、湖北的汉调都进入北京。徽班正式进京的时间应该是在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1790年,所谓四大徽班,就是以高郎亭为首的三庆、四喜、春台和和春这四个班社,使乱弹花部更为兴盛,而且互相吸收各方的艺术营养,后来徽汉合流,形成了皮黄。有人问皮黄是不是京剧?严格来讲,皮黄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京剧,而是皮黄戏,就是徽汉合流以后形成的西皮戏和二黄戏,以至今天京剧的念白里面还有所谓的湖广韵、中州韵这些说法。所以在乾隆五十五年以后,只能说是徽班进京,不能说京剧已经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京剧定型应在同光时期。大家最熟悉的一幅画是沈蓉圃的《同光十三绝》,画中都是当时著名的戏曲艺人,应该算是最早的明星画像;其中老生比较多,有余三胜、卢胜奎、程长庚,小生有徐小香,老旦有郝兰田,丑有刘赶三、杨鸣玉,旦角有梅巧玲、余紫云。从《同光十三绝》这幅画里也可以看到彼时的演出情况和当时人们追星的心理状态。
清代的演出地点可以分为几大类,一是宫廷,二是王府和宅第,三是会馆,四是茶园和饭庄,五是民间庙会或者乡间戏台。当时营业性的演出多是在茶园或者茶楼里面。
清朝康熙以后,宫廷里面的演出活动非常多。主要的演出场所除故宫之外,还有西苑,也就是今天的中南海以及圆明园,各处都有很多戏台。慈禧时代修颐和园,建造了德和园大戏台,时代就比较晚了。故宫里面的戏台,规模最大的是畅音阁的三层大戏台。除此之外,在乾隆时期修了宁寿宫戏台,也就是乾隆花园里面的戏台。还有一些中小戏台,像景祺阁、倦勤斋和漱芳斋的戏台。漱芳斋的戏台有两个,一个在漱芳斋外面,一个是漱芳斋里面的小戏台。漱芳斋戏台是不能演大戏的,多是清唱《思凡》一类的昆曲折子,或者像一些插曲、八角鼓这类曲艺形式的演出。
西苑里面的戏台也很有特色,有纯一斋戏台,可以一边看戏,一边看水,赏荷花,是一个抱厦戏台,今天已经不存在了。西苑里面的春藕斋戏台,也非常有名。
圆明园有一个非常大的戏台,就是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同乐园大戏台。我们现在一说到清宫戏台,大家一般熟悉的就是故宫里面的畅音阁大戏台,还有就是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台。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台在清宫戏台中规模最大,而且最后建成,气象恢弘,有上中下三层。这个戏台很有特点,建筑本身也有很多突破;最上面一层称为福台,中间的一层称为禄台,演出的最下一层称为寿台。除了有上场门、下场门以外,还有从寿台到禄台也就是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的楼梯,禄台外侧还有栏杆,这些都是德和园戏台的特点。这里演出一些喜庆戏或者神话戏都可以,比如《目连救母》,就用到下面的设施,像《安天会》这类戏可以用到上面的设施,整出戏得以立体地呈现出来。此外,承德避暑山庄有清音阁大戏台。圆明园的同乐园大戏台,不仅能演戏,还能举行一些盛大的庆典活动。
王府戏台的规模自然不能和宫里相比。今天我们还能够看到的王府戏台有两个,一个是恭王府花园里的戏台,还有一个是在宝钞胡同的那王府戏台,那王府就是蒙古王公那彦图的府第,那里的戏台也是保存尚完好的王府戏台。
除了宫廷和王府之外,还有就是会馆戏台。会馆是各省或者各地同乡联谊会,可以提供食宿接待,能够举行一些公益活动。当时几乎每一个会馆都有戏台,会馆最多时数量达到三百多个,除了省级和其它州县地域性会馆以外,还有行业性的,所以戏台也有多所,例如从前有织云公所戏台,现在没有了,现在能看到的行业会馆戏台只有银号同业公会的正乙祠。地方会馆戏台现在保留还有三处,已经修缮对外开放的就是湖广会馆戏台,此外还有安徽会馆戏台和平阳会馆的戏台。这些地方除了演戏以外,还能举办一些大型会议或活动;比如安徽会馆曾举办过欢迎李鸿章的仪式,湖广会馆也是曾国藩去看过戏的地方。
会馆演戏是半营业性质的,有很多人是被邀请前往的,不被邀请者通过种种途径和关系也可以到会馆去看戏。会馆看戏不对外卖票也不收茶资,但是演员演出是有报酬的,除非一些义务戏、赈灾戏。会馆的戏台并不是每天都演戏,只是一些重大活动或者岁时节令才有演出,很多名角都在会馆的戏台上表演过。
再有一类就是官宦人家的戏台,较早的有孙承泽宅中的戏台,也被称为孙公园戏台。一般比较大的官宦人家的宅第中都有戏台建筑,规模大小不等,如金鱼胡同的那桐花园就有戏台,建造质量也非常好。谭鑫培的最后一次演出就是为了欢迎广西军阀陆荣廷在那家花园举行的,从那以后,谭鑫培便因生病再无演出,很快去世了。
很多饭庄里面也有戏台,如金鱼胡同的福寿堂,在东安市场北门斜对面,它是两层的饭馆,饭馆的菜做得并不好,但有戏台,可以承应一些庆典活动,很多人结婚庆寿就选在福寿堂。再一处是隆福寺福全馆的戏台,这个戏台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因为张伯驹先生曾经在那儿过四十岁生日,同时也为赈济河南水灾唱了一回戏。福全馆在隆福寺靠东口的路北,是几进的院子,现在那个地方早不存在了。当时张伯驹先生自己扮孔明唱《空城计》,邀请了四位最著名的演员给他唱配角,余叔岩配王平,杨小楼配马谡,程继先配马岱,王凤卿配赵云,当时甚是轰动,被认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饭馆戏台是一种常规的设施,可以演戏,但并不是以演戏招徕食客。例如像什刹海北岸的会贤堂也有戏台,但规模不是很大。张伯驹那次在福全馆的演出照例也是不对外的,只是邀请了一些至亲好友和戏曲界的朋友。
清代一般民众看戏主要是在茶园,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茶楼戏台是在明代,就是后来的广和剧场,在前门外肉市,原来的建筑已经看不到了,但是后来的牌坊上还有“查楼”两个字。茶园卖茶并演出。像清末吉祥茶园,就是后来的吉祥剧院;丹桂茶园,后来以演戏为主,叫做“丹桂第一台”。此外还有文明茶园、阜成园,都是茶园类的演出场地。这种演出场地一般来说是不买票,只付茶资,就是以喝茶为主,以观剧为辅,然而后来逐渐地到茶园去反而以看戏为主了。当时茶园的条件是很简陋的,进去以后门口没有卖票的,只有领位的人把你领到桌子旁边,如觉得地方不好还可以换,并没有多大的价格区别,坐下以后过一会儿再收茶资。虽叫做茶资,实际却不是茶钱,而是看戏的钱。
剧团或者戏班在茶园的演出情况非常复杂,北京和天津、上海各有不同,有的属于临时的演出,也有的是签订若干时间合同来演出,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有签一年的合同,演员一般是拿包银。农村中的戏台大多与庙宇有关,明清时代北京城内的寺庙大多没有戏台建制,如隆福寺、护国寺庙会期间,一般是在庙外搭建临时性的戏台,多以杉篙为骨架,铺以木板、芦席,或有顶或无顶,庙会结束即拆除。但城外或远郊的庙宇则多设有永久性的戏台,也称“万年台”,如密云古北口、门头沟一带的庙宇,都有这样的戏台,甚至庙宇年久倾圮后,而戏台尚存,仍能在喜庆和农闲时演出,这种戏台俗称“野台子”。剧团、班社应邀唱戏收取每场的固定费用,而观众则无须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