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芳
地方党报与地方发展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是当地建设与发展的见证人,为地方留下客观的、主流的记录,更是当地发展的思想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新闻舆论宣传做到位,则能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多重因素的提升,民生发展得到保障;对于民众来说,新闻舆论监督到位,关注的问题就会获得反映的渠道及解决的帮手。由此,地方党报如何谋篇布局,对当地的发展具有“润物无声”的影响。
《包头日报》是一张走过60载的地方党报。自2009年改版以来,该报进一步加大了社会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增强采访力量,增设了专门版面,以全新的面貌站在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深入挖掘,勇于创新,构筑精品,大行“民生之道”,打造出让百姓信任、依赖的“贴心报”。
首先,由于身份定位,地方党报的首要责任始终是宣传正确的舆论导向、公布重要决策方针、通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弘扬主旋律。
在各类新型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主流新闻舆论的地位、作用显得更加举足轻重。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宣传报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党报的职责所在。处在意识形态领域前沿的地方党报,只有导向及时、正确,才能树立公信力、号召力和感染力。
虽然地方党报拥有与生俱来的严肃形象,但其强大的生命力根本上来自其自身“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时”即贴近中央大政方针,“地利”即贴近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人和”即贴近本地民生民情。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民众才是各级执政者存在的根基,同样也是地方党报存在的前提及运转的根本动力。
其次,地方党报在履行政治责任的时候,必须充分发挥与民众接触多、信息及时广泛的优势,忠实地反映老百姓的疾苦与诉求,在政府与民众间架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
多年的记者生涯使笔者觉得,实际上,地方党报的报道正是当地管理层行政决策的试金石——“正面新闻”可树立施政信心,提供行动指南;“负面新闻”则敲响警钟,提醒三思而行。这其中,又以提出质疑、揭示短处的报道尤为宝贵,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等于为执政者分忧。
地方新闻必然植根于本土文化,携带了本地资源的基因,这其中就包括政府推行的政策措施及其效应。为百姓发声,将呼声传送到管理层,进而实施媒体舆论监督的义务和权力,为民生问题献计献策,提供帮助平台,地方党报才会赢得民心,更具说服力与影响力。这样才能发挥党报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记者早先采写的《赛音道改造,商户有话要说》系列报道就起到了沟通与解决问题的作用。包头市青山区赛音道是一条有着十几年历史的商业街,主营建材、五金等产品,其影响力辐射至周边城市的盟市。但在2010年道路改造过程中,建设部门的规划与商户需求不符,因此双方产生意见分歧。许多商户决定搬离赛音道市场,这对已经成熟的市场无疑会带来挫伤。为此,笔者深入采访,通过新闻报道,使双方畅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以及商户的合理诉求。对此,青山区召开紧急会议,重新调整规划方案,最终方案更趋合理、科学,商户的合理诉求也得到了实现。
而2010年底采写的报道《楼宇之中“沙霸”横行》,则揭露了新交工楼宇中沙霸横行的真相。在报道内容上更具平民化、大众化,从影响市民生活的角度切入,从市民关注的角度深入,最终实现了从服务市民的角度升华。
与此同时,在内容层面,成功的时政报道更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把新闻的重点放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和意义上,做有观点、有思想的新闻。其中,《困境重重的二次生命线》则从自来水、供暖、污水排放二次管网老化入手,既分析,又建议,有力、有益地促进事件的解决。事实上,当年,包头市就对二次管网进行了改造。
党报民生新闻,不仅可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拉近党报与民众的距离,同时也对有关部门和地区改进工作作风、转换工作思路,起到了积极的有益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挥职能,服务群众。
(作者单位:包头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