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区性新闻院系新闻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2-04-29 00:44江鸿
新闻论坛 2012年5期
关键词:院系调研笔者

江鸿

目前新闻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全能记者、全能编辑”正日益成为当下媒体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新闻业后备军的新闻院系也普遍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即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媒体需要的新式新闻人才?针对这一问题,除了在课程设置上要实现与行业需求对接外,还应该高度重视实习、实践环节的“实用化、现代化、社会化”式教学模式的采用,以此实现和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达到当代新闻业对新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上述问题对于教学精养丰富、历史悠久的新闻院系来说,可以在其既有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改革。而对于组建历史比较短的地区性新闻院系而言,则需要充分地立足地方,挖掘潜力,寻找优势,以此实现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科学转型。下面笔者就自己所在的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近年来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成果,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分好实践教学阶段,用好实践教学媒体,开创实习、实践教学新特色

在日常教学中,地区性新闻院系在师资匹配上固然有着一定的缺陷,但在实践教学中却可以利用密度高、强度大、针对性强、个性化突出的实践教学特点,弥补日常教学中产生的一些缺陷,以此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这方面,笔者在学生实践课的教学模式中,尝试采用了细分三个阶段、用好两类媒体进行实习实践的办法。

第一个阶段即大学二年级的暑假,结合社会学、新闻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开设,笔者会利用2周—4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这一阶段的社会调研又会以两种方式展开,一种方式是“内定任务式调研”,即教师集思广益,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确定调查题目。学生带着题目分组展开调研,每一小组配备一名带队教师,负责该小组的调研活动。另一种方式是“外来任务式调研”,即接受一些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调研任务,合作进行调研。这些调研活动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开启了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第二个阶段即大学三年级,从5月份开始为期3个月的专业实习,这也是学生正式步入新闻媒体的第一次正规实习。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能够从本次实习中学到东西,我们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做法:

第一,参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适合的实习单位。这一做法即教师结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擅长从事纸媒体还是广电媒体、网络媒体,擅长进行新闻工作还是企划工作等),在和每一个学生协商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的特点为其分配实习单位。

根据近年来的反馈,这一做法由于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而也就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分配实习单位时的盲目性,使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优势,从而有利于其毕业后的发展。

第二,实习中实施“双导师”制。为了让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后能及时找到相应的老师进行咨询,同时也是为了随时跟踪学生的实习状况,笔者所在单位采取了实习“双导师”制,即每名实习生均配备了一名校内指导教师,一名所在媒体的指导教师,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在遇到问题后能随时找到指导教师进行协商解决,而且还使学生在实习中有了“主心骨”,有利于实习工作的更好开展。

此外,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校内的实习指导教师还采取了回访媒体的做法,也就是在把学生送入媒体后的实习中间、实习结束后分两次拜访实习生所在媒体,收集各媒体对实习生的意见反馈,从中找到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真正实现了“教学、实习互相促进”的目的。

第三个阶段即大学四年级下学期的毕业实习。这一阶段的实习,我们将其称为“就业式实习”,在这次实习中采取了这样的做法:

首先,在学生中做好前期调查,区分出哪些是要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哪些是准备在媒体就业的学生,然后去分别安排实习单位。

其次,出于帮助学生就业的目的,我们在实习之前会积极和已经建立起联系的实习单位联系,询问对方是否有用人计划,然后把准备将来进入媒体工作的学生,按照其特长分配到用人计划的实习单位,把准备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或者准备考取公务员的学生,安排到没有用人计划的媒体。这样一来,有就业需求的学生,如果表现符合实习单位要求的话,在实习结束后一般都可以留在实习单位,成为其固定员工。

而用好两类媒体,就是用好校内、校外两类媒体。在这方面笔者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延伸实习实践的“触角”至校内,用好用活自办校园媒体

对新闻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中练、练中学”是提升其专业素质最有效的方式。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把学生随时派到媒体又会干扰到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也能锻炼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呢?对此,笔者所在单位采取了充分用好用活自办媒体的办法。在创办运作校内媒体方面,笔者结合自身媒体工作经验,把社会媒体的工作程序、工作规范,以新闻媒体运作的客观规律引入了校内媒体,实现了和一般校园媒体的差异化经营方针。很多学生在进入媒体进行正式实习后均反映,自办媒体的锻炼让他们能够很快地融入媒体工作中。可以说,自办媒体虽小却起到了让学生提前熟悉媒体工作的目的。

(二)充分挖掘校外媒体,扩大校外媒体实习范围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实习的去向和成果。为了使不同水平面的学生能有不同的“锻炼平台”,近年来,笔者采取了“巩固中间、走向两边、紧跟潮流”的方式,大力开拓实习基地。

“巩固中间”,即继续巩固学校所在地现有的,已和学校结成了良好合作关系的各级各类媒体,使学生在“家门口”的媒体即可获得良好锻炼。

“走向两边”,即走向“上边”,开拓国家级媒体、乃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作为新的实习基地;走向“下边”,积极开辟本省所辖各地区媒体作为学生寒暑假期间进行短期实践,乃至就业实习的单位。

“紧跟潮流”,即紧跟媒体发展变化的趋势不落伍。随着近些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实践基地建设中大量开拓了新媒体基地,每年的实践都引导一些对新媒体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包括新媒体领域进行锻炼。这些新媒体实习阵地的开拓,锻炼了学生在新媒体方面的工作能力,为其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操作层面上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实践教学的有章可循

基本的实习实践模式确定后,为保证实践教学有章可循,我们组织人员编订了《新闻系实习实践指导手册》,其内容涵盖“实习实践说明”、“实习协议”、“实习规则”、“实习日志”、“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新闻采编常用技巧”、“实习评价表”等。实习手册的编订,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可以时时温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指导性内容,有利于实习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近几年学生的实习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实习手册让他们对实习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实习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了明确认识,该手册甚至被有的同学称为“百宝书”。

总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从目前反馈的信息来看,细分三个阶段、用好两类媒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积极效果。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使学生获得了媒体“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素养突出”的评价,而且还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日益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差异化”定位,获得了初步成功。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邰山虎

猜你喜欢
院系调研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