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古代地方文献研究

2012-04-29 00:44廖珉
图书馆界 2012年5期
关键词:氏族谱宝安东莞

廖珉

[摘 要]

对东莞古代地方文献的遗存状况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呼吁应重视东莞古代地方文献的采集工作,提出应加强研究、建立古代地方文献数据库、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等对策,希望对保存东莞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促进东莞的经济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地方文献;古代文献;东莞

[中图分类号]G259.27[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5-0015-04オ

东莞历史悠久,有文物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5 000余年前,而明代的东莞更是人才辈出。如明弘治三年庚戌科的文榜眼刘存业,学者陈琏、林光、陈建,军事家谭青海、袁崇焕,画家张穆等。人才兴盛带来了著作的繁荣。根据民国《东莞县志》记载,与东莞有关的著作明代最多,几乎占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著作总和的一半。这些古代地方文献记载了东莞自然、社会、人文的历史和发展脉络,是人们认识、了解和研究东莞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信息资源, 对保存继承、加速传播、发扬、交流、促进发展地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オ

1 东莞古代地方文献遗存现状及类别

东莞历史悠久,读书风气早兴,于北宋时即创办书院,至清代已有书院35所,居当时全国县级前列。据民国《东莞县志·艺文略》所列书目统计,东莞人历代著作共889种2 843卷,现存99种626卷,清同治至民国末约有八九十种为民国《东莞县志·艺文略》收录;另有莞音《字汇》30余种,以及东莞人编印的木鱼书100多种。[1]

1932年(民国21年) 5月1日正式开放的东莞博物图书馆是东莞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当时,馆内专门设立了东莞文库,收藏了历代东莞人的著作2 477册。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藏书在抗日战争期间均被损毁散佚。因此,民国《东莞县志》记载下来的东莞地方文献到今天能见到的已经是百不留一了。

近年来,在东莞文史学者杨宝霖老先生的搜求、研究和抢救下,除了散见于各图书馆和少数私人藏书家手中的古籍原版外,现已整理、校点和重新出版了一批东莞古代文献,如《东莞诗录》《胜朝粤东遗民录》《张家玉集》《邓云霄集》《东莞县志》(崇祯)、《东莞县志》(康熙)等。

东莞古代地方文献从著述类别上划分,主要包括:志、史籍、族谱、总集、别集、医书、农书、俗文学、字书、碑刻等。

1.1地方志

地方志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政、存史、教化”三大功能。东莞历代都重视修志。东莞立县1 600余年,自元代皇庆年间(1312—1313)邑人陈庚创修《宝安志》至明清以来,编志者不乏其人。据民国《东莞县志· 艺文略· 史部》所载,明清时期编印东莞县志15种,元代和民国时期编印东莞县志2种,但多数因年代久远且屡遭兵燹,今仅存7种(见表1)。[2]

表1东莞县志一览表

序号

题名

朝代

作者

现存情况

1

《宝安志》

资州郭应木修,陈庚辑

无存

2

《宝安续志》

庄恭、陈义辑

无存

4

《东莞县志》

吉水周式修,陈琏辑

无存

5

《东莞县志》

乐平吴中修,卢祥辑

海内无存,日本保存有残本3卷

6

《东莞县志》十五卷

刘存业辑

无存

7

《东莞县志》

上海乔诰修,谢邦信辑

无存

续表1

序号

题名

朝代

作者

现存情况

8

《增修东莞县志》

萧山孙学古修,陈士俊辑

无存

9

《东莞县志》八卷

歙县汪运光修,张二果辑

中国孤本,藏于广东中山图书馆善本室

10

《东莞县志》

蠡县郭文炳修,李作辑,张朝绅撰

世界孤本,仅有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原刻本

11

《东莞县志》十四卷

周天成修、邓廷吉、陈之遇等辑

仅知故宫博物院有藏本

12

《东莞县志》四十六卷

卢陵彭人杰修

无存

13

《东莞县志续志》二册

兴义范文安修

仅广东省省博物馆有藏

14

《东莞县草志》五十卷

邓淳辑

无存

15

《东莞县志稿》

何仁山辑

无存

16

《东莞县志稿》

邓蓉镜辑

无存

17

《东莞县志》

民国

陈伯陶修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东莞博物馆、

东莞市志办等有藏

另,黄时沛纂的(嘉庆)《东莞县志》分46卷,共24目,卷数虽较雍正版为多,但全书篇幅反而不及。此书问世虽不及200年,但流传甚少,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图书馆各藏1部,均为残帙;东莞博物馆亦藏1部,但缺第九册。

1.2 史籍

民国《东莞县志》记载的东莞史籍有70多种,包括明代陈建撰写的《皇明通纪》27卷,《皇明启运录》《明朝捷录》,国朝张璐撰写的《海氛纪闻》,邓佐槐撰写的《中法战事记》,邓淳撰写的《岭南丛述》60卷,宋代赵良骏撰写的《宋诏书》2卷,等等。其中,明代陈建撰写的《皇明通纪27卷》《皇明启运录》和尹守衡撰写的《明史窃》都是明代通史性质的文献;《中法战事记》《海氛纪闻》则是记录清代某一战役情况的史籍;《岭南丛述》全书分天文、岁时、舆地、群山、诸石、水道、文学、武备、人事、墓域、器物、珍宝、百果、蔬谷等四十类,其中记述了广东的手工业产品250种,广东出产的香58种。全书皆引古籍,达544种,被我国史学界誉为广东大百科全书。

1.3 族谱

东莞目前保留的族谱、家乘粗略估计约有400余种。民国《东莞县志》上记载的有:宋代黎友龙撰的《东莞黎氏族谱》,明朝赵真佐等撰的《宝安赵氏族谱》、赵伯安撰的《宝安赵氏族谱》、张溥撰的《东莞张氏族谱》、陈似愚撰的《陈氏族谱》、陈景方撰的《陈氏族谱》、李伯纯撰的《宝安李氏族谱》、李彦纲撰的《李氏族谱》、何濳珍和何濳渊同撰的《宝安何氏族谱》、翟日亮撰的《东莞翟氏族谱》、罗亨信撰的《保安罗氏族谱》、林光撰的《茶园林氏族谱》、钟映雪撰的《钟氏族谱十卷》、祁顺撰的《东莞祁氏家谱一卷》、刘鸿渐撰的《刘氏家谱五十四卷》和陈佐撰的《凤岗陈氏族谱》,等等。[3]

根据东莞文史学家杨宝霖先生总结,他读过的约有二百余种。认为其中最大型,质量最高的是《东莞张氏如见堂族谱》(32卷32册)、《崇桂堂梁氏族谱》(18卷18册)、北栅《凤冈陈氏族谱》(8卷8册)等。

1.4 总集

总集是汇录多人作品的诗文集。明正统年间(1436—1449)南京礼部左侍郎陈琏所编《宝安诗录》是东莞第一部诗歌总集,没有刻印,久成佚书。明成化年间(1465—1487),江西左布政使祁顺续《宝安诗录》成《宝安诗录后集》,也已经遗失。清康熙十九年(1680)稍前,蔡均编成《东莞诗集》40卷,以纪诗来寄不忘故国之哀思,因此在乾隆间文字狱盛行之际被列入《禁书总目》。清道光二十七(1847),邓淳编成《宝安诗正》60卷,今世仅存残缺抄本,包括残存序例、目录、卷一全文,及李觉斯诗等零星篇章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罗嘉蓉编成《宝安诗正续集》12卷。民国二年(1913),苏泽东编成《宝安诗正再续集》4卷。民国十年(1921)张其淦成《东莞诗录》65卷,收录宋至清末东莞诗人815家收诗5 736首,其时健在的诗人作品概不录入。[4]299—305

1.5 别集

别集是个人的诗文集,据民国《东莞县志》记载有10余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宋赵必[王象]的《覆瓿集》(被收入《四库全书》),明代林光的《南川冰蘖集》10卷、张家玉的《名山集》《张文烈公集》、陈履的《悬榻斋集》2卷,清代林蒲封的《鳌洲诗草》。有8种收入《四库全书存目》,分别是明代陈建撰的《学蔀通辨》,祁顺撰的《巽川集》16卷附录2卷,罗亨信撰的《觉非集》10卷,李元弼撰的《江皋小筑集》,邓云霄撰的《百花洲集》《解韬集》《冷邸小言》和清代陈阿平撰的《钵山堂诗集19卷》。

明代陈琏撰写的《琴轩集30卷》收录了关于东莞的诗文共157篇,其中关于东莞氏族源流的有56篇(内有族谱序36篇),记录了东莞三十姓三十九族尤其是东莞氏族的族谱。具体族谱名如下:博厦纸氏、潢涌黎氏、槎黎氏、南城翟民、鳌台王氏、河田方氏、茶山卫氏、东渚文氏、邝氏、北栅陈氏、琥珀坑丁氏、栅口张氏、温塘袁氏、东城黎氏、咸西李氏、海南栅王氏、罗村钱氏、椎山黄氏、莞城赵氏、太平叶氏、英村罗氏、亭头陈氏、北街何氏、赤冈何氏、莞城林氏、白沙刘氏、长表刘氏、归德冼氏、小亭梁氏、莞城柳氏、篁村房氏、封氏、靖康蔡氏、咸西蔡氏、莞城蔡氏、简氏、咸西麦氏、桂华坊朱氏、樟村邬氏。其中“栅口张氏”至“樟村邬氏”今已无存。一些大姓已无族谱流传,其族的历史只能根据陈琏的记叙。与部分氏族的后世族谱相比,陈琏所记资料俱为其族人提供,且事在明初,无攀亲牵附。[5]

《琴轩集30卷》内还收录东莞人的墓志铭、墓表48篇,包含了东莞氏族源流衍变之文,是研究东莞氏族的珍贵资料。

1.6 医书

东莞历代医生虽多,但医生著书立说的不多,故东莞医籍甚少。目前笔者只见过1种,即清代钱颖根所著《初生十则》,而所了解到的明代方桂源撰的《医学奇剂》、李元弼的《尊生要览》、梁宪的《笺补神食物本草》《简易单方集》,清代翟登云的《翟氏传方》、陈焕堂的《伤寒论归真》则多已无存。

1.7 农书

农书素来是士大夫所不为,因此东莞古代文献中农业之书寥寥,笔者只了解到有清代刘淦清的《蚕桑格式》1种。

1.8 俗文学

东莞的俗文学文献主要是木鱼歌,又称歌书。东莞木鱼书家刻本和书坊刻本有102种、抄本50种,共计152种。长篇作品包括《第八子花笺》《新订九才子二荷》《新选万宿萧梁》《双头莺歌全本》《正宗梅李争花》《番宝名琴全本》《新篇五色兰花》《新刻番宝海棠全本》《新选金丝蝴蝶》《龙衣记》《金叶菊》《新刻石出香莲记》《新刻第十才子金锁鸳鸯》,等等。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花笺记》《二荷花史》《金叶菊》等。短篇作品叫“摘锦”,包括《山水鲤鱼》《月下弹琴》《双单月》《同姓不婚》《花神托梦》,等等,其中名作有《泪湿青衫》《长亭饯别》《禅院追鸾》《玉碎珠沉》等。木鱼书存世的不多,仅有刻本91种,抄本30种。[4]326—368

1.9 字书

《字汇》把东莞音的同音进行归类,每字作简要的解释,用“东”“江”“支”“鱼”等韵为序,多为封建社会塾师所编。此类遗存不下30多种,种种体例不同。オ

2 东莞古代地方文献整理和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对东莞古代地方文献进行抢救性工作,如东莞民俗学家容媛、容肇祖、袁洪铭等对东莞口头文学做了记录、整理,留下许多东莞特有习俗的记载;东莞文史专家杨宝霖对东莞木鱼书研究得十分透彻,撰写了论文《东莞木鱼歌初探》《花笺记研究》等;杨宝霖经过几十年来悉心研究所整理出版的《莞水丛书》(包括《东莞诗录》《石屏遗集》《壮其遗集》《东莞诗词俗曲研究(上、下册)》《邓云霄诗文集》《邓尔雅诗集》《粤东名儒言行录》《宋东莞遗民录》《胜朝粤东遗民录》《罗享信集》《曼叔诗存》《简士良集》《何仁山诗文集》)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工作意义重大,但因绝大多数是个人行为,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的重视,效果甚微。

2004年起,东莞市成立了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对民间文化资源进行普查、搜集、整理,出版了《东莞民间文化丛书》(《东莞木鱼书》第一集至第四集)。东莞市政协编印了《东莞风俗叙述与研究》和《东莞文史》32册。2010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在《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讨论稿)》中对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求:“注重保护对地方文物、民俗器物、本土名人名家艺术精品和古籍文献的收藏,抢救保护古籍、民间绝技绝艺,在全市形成品种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体系,加强地方文化研究”。尽管如此,目前东莞古代地方文献的研究力量仍十分欠缺,研究人才极其缺乏。オ

3 东莞古代地方文献的今后发展措施

东莞地方文献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尽管见存者为数不少,但散佚者更多。而现存相当一部分的珍稀典籍也处于破损边缘,需要及时加以保护、整理和研究。

3.1 重视采集工作

研究显示,东莞古代地方文献中有相当数量的珍贵孤本文献尚未被研究者发掘,除部分被国内单位收藏或私人所有之外,一部分已漂洋过海,流落在外了。如何采集到这些珍贵文献是我们更好地开展古代文献研究的课题之一。

3.2 建立东莞地方文献网和数据库

在组建东莞地方文献网的过程中,要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成立东莞地方文献工作协调委员会,邀请各类型图书馆、地方档案、社科情报以及相关的政府机构职能中的图书数据单位参加,并制定协调的范围和方法,对协调各方的责、权、利明确规定,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有机联系的、真正统一的”东莞地方文献工作网。[6]

3.3 加强东莞古代地方文献整体研究

据笔者考察,目前针对东莞古代地方文献个案研究的较多,譬如针对某个家族、某个人进行的研究,而对东莞整个古代地方文献研究的较少。引发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力、财力不够是主因。加强整体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东莞古代地方文献有宏观的认识、了解和把握;有利于凸显东莞古代地方文献的作用、地位,使其更易得到政府的重视;有利于东莞古代地方文献事业的整体发展。

3.4 加强东莞地方文献专业人才的培养

东莞地方文献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东莞地方文献工作者除了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要加强对东莞地方文献研究队伍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实际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力度,加强东莞地方文献理论研究者和业务队伍的交流,确保东莞古代地方文献研究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 东莞县志[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8(九):3322—3337.

[2] 东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东莞市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1587—1590.

[3] [明]陈 琏.琴轩集(第一册)[M].刻本.杨宝霖重辑.东莞:政协东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2000:1—6.

[4] 莞城千年文化编辑委员会.莞城千年文化[M].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

[5] [明]陈 琏.琴轩集(第三册)[M].刻本.杨宝霖重辑.东莞:政协东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2000:964—1062.

[6] 郑金帆.福建古代地方文献研究探析[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1):133—134.

[收稿日期]2012-05-04

[作者简介] 廖 珉(1970—),女,馆员,广东省东莞图书馆。

猜你喜欢
氏族谱宝安东莞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十五届文博会举行颁奖大会,宝安收获满满 尽情展示魅力 喜获六座奖杯
宝安艺术家赴汉中取经
朗诵名家宝安“献声”掀热潮
饶凯玉 宝安刻纸画艺术第一人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 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举行清代李氏族谱捐赠仪式
迁琼《海氏族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