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梅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改善民生这一取向性政策以来,民生问题随即成为全党工作的主旋律。“以人为本”执政兴国新理念的确立,更加促使新闻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更高的热情关注“民生题材”。党报为党传言,又为人民代言,就更应在做大做强民生新闻方面下功夫,让民生新闻成为党报创新的一大亮点,这是党报增强竞争力、亲和力、感召力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可以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舆论引导能力。
党报关注民生新闻的独特优势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升学、就业、医疗保障、民工维权等一系列民生新问题接踵而至。党报有责任引导民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新闻报道中应关注广大群众的生活状况、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
党报关注民生新闻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党政时事活动中的民生新闻资源优势。党报拥有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记者在进行时政新闻采访时,可以从重要会议和领导人的重大活动及出台的重要决议、政策等方面,找出其中汇集的大量民生新闻信息,发掘出好“点子”。二是党报的权威公信优势。作为党报,表达着党和政府的立场和观点,充当着党的喉舌和代言人。党报对政策的敏感、熟悉程度、理论方面的认知水平,以及对事关民生的社会保障、利益分配、医疗卫生等政策解读,更具理论高度与权威性。三是很多读者看党报,关心党报,把党报视为传递民意、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因为党报的新闻报道容易引起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从而促使问题能够得以及时妥善解决。
党报在民生新闻中的“主角” 定位
目前,新闻界都在提倡民生新闻由“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扩展题材范围,大处着眼,根据国家政策指向,围绕群众切身利益选取具有普遍意义的选题,使民生新闻呈现多层次性。
党报应抓住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来做文章,从单一的新闻事实或多种社会现象中抓出新闻,做出深度。过去,一些媒体将民生新闻仅仅理解和定位为面向城市社区、以市民生活为题材的新闻,很少去关注农村面广量大的农牧民。笔者认为,党报要城乡兼顾,民生新闻既关注城市又关注农村牧区,既关注市民又关注农牧民,以更宽阔的视野去报道民生新闻。
党报民生新闻要努力提升贴近性
报纸是否关注民生,关注程度如何,都要通过版面反映出来。对于党报来说,头版更是“寸土寸金”。人民日报社一位负责人曾说:“一版是‘脸面,只有一版神气起来,才能高出一筹。”如果通过民生的角度去解读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部门的举措等,新闻价值倍增,这种普通百姓和民众关切的民生新闻就可“请”到头版,有的还能处于“黄金”位置。从“民生”角度解读和诠释“国计”,更利于促进“国计”的影响力、利于“国计”深入民心,更能体现党报的“三贴近”原则,这样的民生新闻会更受读者欢迎,也会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因此,做活民生新闻,既是党报的一大亮点,也是党报提升贴近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它需要记者深入群众,发现老百姓故事,始终把读者放在心上,报道鲜活的新闻,读者爱看的新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疾苦;要从百姓视角,用群众语言,报道来自百姓身边的新闻,同时发挥党报的本土优势,促进问题的解决。这样,报纸才能和读者贴得更近,改变党报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刻板印象,了解受众需求,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力求把报纸办得版式美观大方,栏目丰富多彩,内容引人入胜;同时,探究新闻背后的新闻,提升新闻的品位,既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又找到与百姓需求的契合点,办读者喜爱的党报,让党报新闻更加出彩。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日报社)
责任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