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图书馆构建便利图书馆普及社会阅读

2012-04-29 00:44:03孟静
图书馆界 2012年5期
关键词:便利店图书图书馆

孟静

[摘 要]

通过“便利店”萌生了构建“便利图书馆”的设想,希望利用“便利图书馆”推广传统阅读。并对便利图书馆的理念、特点,及如何构建便利图书馆,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的开展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

阅读;便利;公共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5-0001-03オ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的长相,但可以改变人的品位和气质。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根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35本,识字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85分钟。[1]虽然阅读图书数量较2010年增加0.1本,但每天阅读时间减少了1.93分钟,与发达国家的阅读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时曾谈道:“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2]可见,阅读不仅与个人密切相关,更关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图书馆是集服务性、专业性、技术性、科研性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了阅读推广的重要职责。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普及社会阅读的作用,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构建迎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阅读环境。オ

1 现代社会普遍阅读特点为“碎片化”阅读

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下,现代人的阅读时间被“碎片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看手机报、读电子小说、利用阅读器阅读等数字阅读方式在公交、地铁,甚至喝咖啡和上卫生间的“时间碎片”里尽享阅读的乐趣。“碎片化”阅读之所以会被人们所接受,正是由于它的随意性、便利性,尤其是在数字阅读普及之后。在连续九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数字阅读接触率呈强劲增长态势,但纸质阅读仍是主力。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国民人均阅读图书、报纸和期刊分别为4.35本、100.70期(份)、6.67期(份),阅读电子书为1.42本;纸质读物阅读仍是七成以上国民偏好的阅读形式;有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同时手机阅读群体超过半数是农村居民,一半以上的手机阅读群体集中在26周岁及以下,而且电子阅读主要以“浅阅读”为主。尽管网络阅读、电子书等新媒体不断崛起,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但是,纸质阅读仍是目前最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英国的一项调查报告也显示,面对电子书的冲击,纸质书籍仍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公共图书馆除了继续加强数字阅读的推广外,在传统阅读中仍要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便利。构建“便利图书馆”,可以方便市民收集琐碎时间进行阅读,能够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的开展。お

2 “便利图书馆”的萌生、理念、特点及实践基础

2.1 “便利图书馆”的萌生来自“便利店”

“便利店”是一种用以满足顾客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业态。[3]它是位于居民区附近,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商品零售店。其兴起缘于超市的大型化与郊外化,使得想购买少量商品或满足即刻所需的购物者深感不便,于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少量或即时购买需求的小超市——便利店随之产生,并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公共图书馆作为普及社会阅读的重要场所,如果能像便利店一样遍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把书籍送到每个有阅读需求的地方,打造立体的、覆盖面广的阅读服务网络,方便市民借阅图书,一定会在促进社会阅读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005年底,香港公共图书馆在“团体借阅服务”基础上推出了“便利图书馆站——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Libraries@neighbourhood——Community Libraries Partnership Scheme),[4]务求在加强与社区团体的合作关系上,建立起一个特别的阅读社区,就是一种类似“便利图书馆”的模式,也是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延伸的有效途径。

2.2 “便利图书馆”的理念为“用阅读填补空闲”

美国便利店的营销核心和经营理念是“Get what you forget”(买到你在超市忘记买的东西)。便利店不同于超市之处在于其贴近生活的场所,更靠近消费者,陈列商品突出即时性消费、容量小、急需性强等特点。便利店虽然商品品种少,但陈列明了,方便顾客寻找商品,为顾客节省了时间。便利店营业时间长,全年无休。便利图书馆可以借鉴便利店的运营方式,作为现代图书馆的一种补充,以普及阅读为主要目的,将“用阅读填补空闲”作为其服务理念,即在空间距离和时间上为市民提供方便,让更多的人能够在空闲时间里走进图书馆进行阅读。

2.3 “便利图书馆”的特点是阅读便利、目的单一

便利图书馆,顾名思义是以提供方便为主要目的的图书馆,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普及阅读。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在谈论省级图书和市级图书馆区别的时候曾说:省级图书馆更像是全省的文献保障中心和研究中心,无论专业性还是学术性都是省内最强的,人们去那里学习,是为了有所提高;而市级图书馆是为普通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场所,它更多时候是起知识普及的作用。[5]目前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功能繁多,提供多元化、全面的服务,但利用起来便利性不够;便利图书馆目的单一,以倡导阅读为主要功能,面积不用很大,书籍也不追求全面,也无需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只要其保存的文献具有可读性、内容健康向上,能实现基本的借还等基础服务,起到引导市民阅读,用阅读填补人们琐碎的空闲时间的目的即可。

2.4 “便利图书馆”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香港推出的“便利图书馆站——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是香港公共图书馆为市民提供就近服务的一种模式,有自己独特统一的标志,地区行政参与,采取各种非牟利机构及团体包括志愿服务机构、社会服务中心、青少年中心、屋苑会所、居民组织、教育机构以及区议员办事处等多方协作模式,其建设经验为我们构建便利图书馆带来一定启示。

十七大以来,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显著成就,在图书馆界有许多类似便利图书馆建设的创新,如长春图书馆推出的协作图书馆建设、深圳图书馆的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及各地普遍开展的社区图书馆,都为“便利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其中由深圳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具有遍布街区、24小时服务的特点,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图书馆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受到普遍认可。目前,北京、上海、西安、合肥、广州、长春等多个城市都引进了自助图书馆。“便利图书馆”能够发挥自助图书馆的优势,把图书送到人们身边。当您在街边等人的时候,您可以走进附近的便利图书馆边看书边等候;当您在商场逛累时,可以走进商场内的便利图书馆,看看书,小憩一下……“便利图书馆”能够以自身的特点成为公共图书馆推动社会阅读普及的助推器。オ

3 “便利图书馆”构建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便利图书馆的建设要打破阵地化服务模式

便利图书馆以方便市民阅读为主要目的,其建设要突破阵地化服务模式,在居民区、繁华街路、商场内等各种地方随处可见图书馆,让市民感觉到图书馆借书、看书就像买东西一样方便。通过便利图书馆的建立,打造“十五分钟阅读圈”,缩短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如自助借还机一样体积小、布点多,将阅读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建设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便利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并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全面覆盖,才能保证其的持续性发展。

3.2 便利图书馆的服务应遵循图书馆服务原则

《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应当充分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国际图联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也明确规定: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便利图书馆作为非便利图书馆的补充,应遵循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原则。便利图书馆可由国家和政府举办,合理布局,实现就近服务,面向全社会所有人免费开放,开放服务时间不中断。同时,关爱、尊重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每一位读者,保障公民的平等阅读权利,实现公民利用公共图书馆、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基本权利。

3.3 便利图书馆的建设应采用总分馆模式

图书馆“总分馆”模式是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的成果,总分馆制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益为目的,通过一体化和专业化管理,实现体系内各级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服务的互动,充分体现了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合理性与适用性。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应用广泛,如:长春市协作图书馆、广东东莞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等。便利图书馆可以分馆形式出现与总馆形成在采购、编目、网络、服务、管理五个方面完全统一的图书馆联合体,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及图书馆效益的最大化。

根据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严格意义上的总分馆体系是由同一个主管机构管理的图书馆群(其中的一个图书馆被指定为总馆)。[6]我们可将提供资源、服务比较全面的图书馆作为总馆,将所有便利图书馆作为其分馆。它们由同一个建设主体进行管理,隶属于同一个管理单元,其建设主体为政府,其管理为完全政府行为。非便利图书馆与总馆在业务工作中实行统采、统编、通借、通阅、联合咨询、联合培训、联合开展读者活动、统一对人、财、物进行管理等,即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服务资源的全面共享。

3.4 便利图书馆的图书采取“动态资产权”

总馆与便利图书馆既然构成总分馆体系,就应该实现“通借通还”,总分馆之间构成的统一管理的图书馆群内,一张读者证可以借还总分馆任何馆的图书。苏州图书馆在通借通还中采用的“动态资产权”,使图书的资产权随其借还地的变化而变化,系统在读者还书时自动变化其所在地,并作为还书地的图书馆资产可以继续流通,保障了图书流通的顺畅性。便利图书馆为读者阅读带来方便,读者可以随时在身边的便利图书馆里借书,看完后在其他就近的便利图书馆还书,“动态资产权”使图书因异地借还而“流动”,保证便利图书馆业务的顺利开展。采取“动态资产权”的通借通还形式,使读者仅通过一张身份证或者借书证,在任何一个图书馆便利点均可借书、还书,既减少图书馆员的工作量,也真正做到方便市民,促进社会阅读。

3.5 便利图书馆的功能通过网络进行延伸

以每个便利图书馆为中转点,市民可通过网络检索同一管理单元内的资源,发出借阅信息,然后由专门配备的人员用送书车把书送到读者所在的便利图书馆。让读者通过“网上借书”这种方式,感受“轻点鼠标,尽享书香”的乐趣。这种借阅形式更能够方便读者,为阅读带来更多的便捷。

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地区阅读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是每1.5公里半径内有一所公共图书馆。显然,中国距离这个标准还有很大一段差距。便利图书馆的构建就是为了打造“没有边界的图书馆”,缩短公共图书馆与人们的距离,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便利性。相信在以“用阅读填补空闲”理念的指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便利图书馆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普及社会阅读、创造书香社会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中江.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图书阅读率为53.9%[EB/OL].[2012-06-23].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4-19/3832813.shtml.

[2]温家宝谈三点读书心得: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EB/OL].[2012-06-2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7/content_13062487.htm.

[3] 便利店[EB/OL].[2012-06-23].http://baike.baidu.com/view/179142.htm#sub179142.

[4] 郑学仁.便利图书馆站——香港的社区图书馆经验[J].图书馆建设,2008(1):15—18.

[5] 吴晓燕,周 涛.杭州图书馆的十五分钟阅读圈,免费![EB/OL].[2012-06-23].http://news.sina.com.cn/c/2006-08-02/05329631580s.shtml.

[6] 于良芝,邱冠华,许晓霞.走进普遍均等服务时代: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31—41.

[收稿日期]2012-05-15

[作者简介]

孟 静(1979—),女,馆员,本科,现在长春图书馆工作,任流通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便利店图书图书馆
便利店
幼儿画刊(2023年7期)2023-07-17 03:38:28
一克拉便利店
中国宝玉石(2021年5期)2021-11-18 07:42:26
季付荣:肩上扛着便利店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班里有个图书角
换汤不换药的樽享便利店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