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思考

2012-04-29 00:44:03冯立新
文物春秋 2012年5期
关键词:河北省现状措施

冯立新

【关键词】河北省;民办博物馆;发展;现状;问题;措施

【摘要】随着民间收藏的方兴未艾,兴建民办博物馆成了收藏界的一种时尚。本文通过对相关政策的解读,明确了民办博物馆的概念、地位、作用和意义,列举了其发展的政策背景,分析了当前河北省民办博物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几项具体措施。

近年来,民间收藏方兴未艾,很多收藏者强烈希望与社会分享其收藏及研究成果,因此兴建民办博物馆几乎成了收藏界的一种时尚。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民办博物馆的鼓励性政策,但因种种原因细化不足。明确民办博物馆的地位、作用,正确解读相关政策,认真研究民办博物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河北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具体措施,对我省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办博物馆的概念、地位、作用、意义

国家文物局、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对民办博物馆的概念和地位作了这样的表述:“民办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由社会力量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依法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向社会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民办博物馆是具有文化普及鲜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引导和规范民间收藏。河北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河北环京津,环渤海,地理位置独特,海陆空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使我省民间收藏发育较好。创立民办博物馆,可以将个人收藏有效转化为社会馆藏,通过展览开放将藏品由商品转化为文化产品,民间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民间收藏有了鲜明而正确的发展方向。

2、提供优秀精神食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国有大中型博物馆往往着眼于珍贵文物及高端艺术品的收藏和展示,对那些虽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但自身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不高的特色展品和藏品往往不够重视或者鞭长莫及。民办博物馆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五花八门的民间收藏将为民办博物馆提供丰富多样的藏品和展品,展示内容和形式都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3、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事业,推动文化大发展。收藏是有心人的事业,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办馆开放是智慧收藏家的选择,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推动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将大大有利于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吸引企业家投资文化事业,开辟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另一途径。

4、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化休闲观念,以文化参与促进文化感知,以强化公众感知推动文化发展,实现真正的文化繁荣。民办博物馆来自于民间,服务于百姓,尤其具有一定特色、一定规模的专题展览趣味性强,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容易在社会上激发人们发现美、收藏美、展示美的冲动,从而形成欣赏、收藏、展示、交流的良性循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文化休闲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社会整体文化素养,强化人们对国家、民族和家乡的自豪感、归属感,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政策背景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通过税收等相关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捐资捐赠社会事业”。“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

2010年1月,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从积极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为民办博物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提高民办博物馆的质量等三个方面,为鼓励民办博物馆发展提出了9条意见,宏观上明确提出了“民办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同等的法律地位”。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号召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将提高文化惠民能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针,强调多元投入、扩大覆盖,推进公共文化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并且将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作为文化惠民政策的重要措施,因此,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立足河北省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通过重点扶持能反映燕赵文化特色的民办博物馆来培育催生有广泛影响的文化现象,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是贯彻我省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民办博物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000年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办博物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目前全国各地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近500家,加上未注册的私人博物馆及收藏室,全国民办博物馆总数达1000多家。河北省正式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有五家:承德热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丰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唐山亚洲古代艺术博物馆、北戴河博物馆、沧州厚古博物馆等,另外具备一定的藏品基础,筹备或尝试建立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的还有近40家。我省民办博物馆藏品类别很丰富,生活用品、生产用具类如民居构件、家具、农具、火花、烟盒、眼镜等,特色艺术品类如根雕、剪纸、砚台、字画、内画鼻烟壶等,其他还有钱币、瓷器、奇石、毛主席像章等等。有建馆意向的收藏家大多表现为对某类藏品的独特爱好甚至痴迷,对自己的藏品甚至藏品涉及的专业领域的研究有一定造诣的也不乏其人,因此,民办博物馆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鲜明的专题性和超强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丰富了公立博物馆的展览形式和内容。

我省民办博物馆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 与公立博物馆地位不平等,未被真正纳入博物馆管理体系。我省民办博物馆目前基本处于始于自发,任其自流,悄然自灭状态。国有博物馆基本实行免费开放政策,由政府补贴以维持正常运行,而民办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文化事业机构,所收取的一点微薄的门票收入还得缴纳企业经营所得税。也正因为法律地位、政治地位的实际不平等,造成政府部门对民办博物馆的长期漠视甚至忽视,监督管理也流于形式,疲软无力。

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尚无具体扶持措施。目前,从中央和省级政府层面明确了对民办博物馆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但是财政、税收、文化宣传等相关部门都还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

3、 政府部门行业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民办博物馆的管理主要是注册登记准入管理,正常开放效益管理,撤销后藏品流向管理等三方面。目前除注册登记有笼统的条文规定外,其他的实质性内容均无明确规定。

4、 民办博物馆自身存在的问题。企业或集体创办的博物馆在人力资源、经费筹措、馆址馆舍、陈列宣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对来讲私人创办的博物馆方方面面都会面临巨大的困难。首先,馆址、馆舍问题。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对馆舍位置、环境、空间、布局有一定的要求,而目前我省民办博物馆的基础条件普遍较差,有的租用写字楼,有的利用废弃的厂房,有的利用空闲的住宅。酒香也怕巷子深,合理的选址和合适的空间对民办博物馆的生存发展有时候比藏品更重要。其次,藏品研究和展示问题。收藏者的研究和收藏一般基于对某方面藏品的独特兴趣,但往往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民办博物馆的展览也是如此,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再次,观念和意识问题。收藏家和文物贩子的最大区别是,收藏家往往着意于藏品序列的完整性和藏品的真实性,文物贩子看重的是市场价格和经济利益,博物馆人则是有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博大胸怀的超级收藏家。这样的超级收藏家为了保证自己藏品的完整性和整体社会价值,宁愿将藏品全部捐献给国家的博物馆,也不会零打碎敲地将藏品卖给文物贩子。如果每个民办博物馆的创立者都有这样的观念、意识和境界,博物馆的发展并不是难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经费问题。利用藏品保持向社会正常开放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博物馆,而要维持正常的开放,人工费、水电费、房租费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四、推动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措施

民办博物馆的发展,首先收藏家要有服务社会的美好意愿,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经济扶持,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厚爱。从政府的层面考虑,以下措施当有助于推动民办博物馆的发展。

1、政府栽就梧桐树,招来民间金凤凰。推动民办博物馆的发展,与收藏家最贴心的做法应该是仿效经济开发区和科技工业园区,由政府出资、拨地、建馆,并负责宏观管理,收藏家免费使用展馆,陈列藏品,并负责展馆内部管理。这样,政府能够有效控制博物馆整体布局,也便于对博物馆的展示、开放实行有效监管,既解决了民办博物馆馆址馆舍问题、展品安全问题、藏品归属问题,又解决了博物馆的运转维持问题。更多藏家的加入,还可以使博物馆不断更新展示内容,提高展馆的使用效率,并提高社会收藏的社会效益,一举多得。

2、在收藏家与公立博物馆之间建立藏品信托机制。收藏家可以将藏品委托公立博物馆代管,借助博物馆优良的库房保管条件和专业的研究力量,共同整理研究、发掘藏品的内涵,提升藏品的价值,通过成果出版、陈列展出,实现藏品的公益职能,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收藏家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3、细化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捐助文化事业。民办博物馆是有智慧、有良知、有一定实力的个人或集体对社会的一种奉献、一份功德,他们有权力争取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国家和政府有义务去帮助和资助他们实现其服务社会的美好愿望。从政治层面讲,民办博物馆越来越成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引导、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鼓励文化消费,鼓励企业投资文化产业,捐助文化事业。因此,尽快出台一套完善的税收倾斜政策势在必行。

4、完善民办博物馆监督管理制度。国家文物局正在编制《博物馆管理条例》,河北省文物行政部门也应当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尽快出台河北省博物馆管理办法,对民办博物馆的注册登记、效益管理和撤销后的藏品处理作出明确规定。总的指导思想是保护开办者服务社会的热情,维护博物馆的社会公益性,为社会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责任编辑:成彩虹〕

猜你喜欢
河北省现状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8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23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