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树芳
牛顿的遗言
牛顿是众所周知的世界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在学生时代他曾感到普通数学的局限性很大,于是就创造了微积分。在光学领域,他改变了我们对光的认识,为光谱学奠定了基础。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划时代的著作问世,以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之后,他又发表了《光学》、《三次曲线枚举》、《流数法》等著作。在《万物简史》里面,作者引用亚历山大·蒲珀的一句话说明牛顿在科学史上的重要性:“大自然和大自然的法则藏匿于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世界一片光明。”
1727年3月,84岁的牛顿,出席皇家学会例会后,突然发病,回到家中后,于3月20日拂晓前与世长辞。他的临终遗言是:“我不知道世界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滨上玩耍的孩子,时而拾到几块莹洁的石子,时而拾到几块美丽的贝壳并为之欢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展现在面前。”
富兰克林墓碑上刻的几个字
集科学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巨星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两年书,12岁时他到哥哥经营的小印刷厂当了五六年印刷工人。他利用工作之便,结识了几家书店的学徒,晚上从书店借来书通宵达旦地读,次日清晨再归还。他14岁开始练习写作,后来他创办报纸并亲自撰文。1743年他创办“美洲哲学会”后又发展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他在科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之一是发明了避雷针,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富兰克林也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1776年已经70岁的他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在他回美国前夕,路易十六把自己的四周嵌满珍珠的肖像赠给他,以表彰他在外交上的杰出成就。回国后,他被选为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已经81岁的他,积极参与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还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
1790年4月17日深夜11点,富兰克林溘然逝世,享年84岁。他生前威名赫赫,头衔有很多很多,然而他的墓碑上只按他的遗愿刻了这样几个字:“印刷工富兰克林”。后来,群众又为他建了第二块墓碑,碑文是:“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
梦露墓碑上的数字之谜
玛丽莲·梦露是美国著名的女演员,好莱坞性感明星,主演过多部成功的商业片,其成就被载入美国的电影史册。她从一个身世凄苦的女孩,一跃成为身价千万的社会名流,这段经历被人们称为好莱坞创造的一段神话。梦露是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她经历过三次失败的婚姻,嫁过体育明星,跟过闻名遐迩的剧作家,然而她情感世界中最莫测难定的是与肯尼迪兄弟的流言蜚语,一度使她成为美国最令人艳羡的女人。
1962年8月 5日,梦露在自己寓所自杀,她的死因至今仍是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
“37、22、35,R.I.P”这就是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很多人看了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最终这个谜由梦露研究会揭开。三个数字分别是梦露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死者生前最大的嗜好是爱美,因而她用数字将自己十分钟爱的体型永久铭记下来。
托尔斯泰一生追寻的那个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最受人们喜爱的小说家、道德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其作品由于卓越的真实性和写实主义,以及对人物深刻的心理分析赢得评论家的好评和广大读者的齐声赞誉。他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作都以宏大的结构与严整的布局,迥异的性格与丰富的人物,甚至作者那巨幅的哲理性长篇大论,都成为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标志性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使他无可置辩地成为世界文坛的巨人。
1901年,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的诺贝尔文学奖开始颁发。当时,人们都认为托尔斯泰是当之无愧的人选,因此提名和推荐络绎不绝。然而托尔斯泰并没有获奖,这件事成了当年文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件大事。于是在第二年,瑞典文学院不得不对此做出一个答复,他们说托翁之所以未获奖,是因为没有具备资格的个人或团体推荐。因此,这一年便有了有关托翁的大量的推荐书。瑞典文学院不得不又发表声明,说这位杰出的作家对社会道德所持的怀疑态度与诺贝尔设此奖的初衷相违,所以绝不会发奖给他。不过,这对托尔斯泰的对社会的思索和在文学创作中的追求不但没有丝毫影响,反而更加深了他对自己信念的追求。当事情过了一个世纪以后,人们发现:诺贝尔奖没发给托尔斯泰,并没有给他造成什么损害,其实受到损害的恰恰是诺奖本身。
晚年的托尔斯泰,一直致力于他的“平民化”理想,据说他自己扶犁、耕地、种菜、做鞋……1911年,他终于冲破了一切限制和顾虑,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在艺术世界中反复表达和描写过的自由境界:离家出走。而这一年他已经是82岁的老人,但他还是和青年时代一样,为自己内心的思索所激励所鼓舞,并最终用实际行动完成了他一生的思索。不过,在途中他不幸患了感冒,并在一个火车站去世。
在托尔斯泰幼年时期,他的哥哥曾经告诉他一个母亲讲过的故事,说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埋有一支绿色的木棒,上面有和平、幸福的字样,如果谁在一生中找到这个木棒,那他就可以实现这些人类许久以来的向往。托尔斯泰的一生正是这样一个追寻的一生,思索的一生。他一生的全部创作都可以看作是其追寻那清凉的空谷足音。他的大女儿说,他一直对这个故事念念不忘,到了晚年一次散步的时候,还在给她讲这个故事。在他死后,遵照他的遗嘱,人们把他葬在了他幼年听此故事的地方,坟上没有墓碑,也没有十字架。
上帝之后,莎士比亚决定一切?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2部长篇叙述诗,37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一些杂诗,代表作品众多。例如《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喜剧和《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四大悲剧。众所周知,真正使沙士比亚名满天下的是1595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上演后,观众像潮水一样涌向剧场,在泪水朦胧中观看这部戏。罗密欧与朱丽叶炽热的爱情就像一支火炬,尽管最终被熄灭在残酷的黑暗中,但那灿烂的火焰却为寒冷黑暗的大地留下了爱的温暖。他们以自己短暂的却又惊心动魄的生命,证明了爱情和青春的崇高与美丽,从而谱写了一曲激情洋溢的悲壮之歌。
莎士比亚的作品深刻地描绘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暴露现实,批判现实,塑造了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朽的艺术形象,凸显了巨大的艺术张力,在几百年后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在莎士比亚以前,还没有哪个作家塑造出具有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典型来。
就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而言,把“空前绝后”这个词用在他身上是不过分的。为他赢得了至高无上荣誉的剧作,就像一个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生活海洋和文学海洋,这个海洋中包括了气势恢弘激情洋溢的悲剧和妙趣横生的喜剧以及场面宏大的历史剧,这些作品处处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类的理想。从浅层的表达方式、阅读习惯到深层的心理结构、精神生活,莎士比亚的戏剧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西方人的血液,成为一种深厚的永久的文化底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西方著名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宣称:“上帝之后,莎士比亚决定了一切。”
还能干什么
按:我在《阅览拾零·之二》中写了《托尔斯泰一生追寻的那个故事》,过了没几天,见到蒋子龙同志写的《还能干什么》,讲的也是托尔斯泰的故事。文章不长,转载如下: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调侃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
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了,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不吭一声地回到家里,就忙起来了。他的“车间”紧挨着他的书房,一张大木台子上摆着榔头、钳子、锉刀等工具,墙上挂着干活儿时围的围裙……他为回应朋友的调侃,亲手制作了一双漂亮而结实的高腰牛皮靴,郑重地送给了大女婿苏霍京。
苏霍京哪舍得将老岳丈送的这么珍贵的礼物穿在脚上,便将皮靴摆在了书架。当时《托尔斯泰文集》已经出版了12卷,他给这皮靴粘上标签:“第13卷”。此举在文化圈里立刻传为佳话。托翁知道后哈哈大笑,并说:“那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卷 。”
手艺是精神的标记,行为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面貌。现在年轻人厌恶体力劳动,拒绝学习和掌握一门手艺,不管喜欢不喜欢读书,读得好和读得不好的人,都一窝蜂地往上大学这条路上挤,正应了契可夫的话:“大学培养各种才能,包括愚蠢在内。”
而托尔斯泰被誉为“全人类的骄傲”。他的全集出版了90卷,是“每一个作家必读的百科全书”、“文学艺术中的世界性学校”,其精神之丰富、深邃和博大,为世人所叹服。他又是货真价实的贵族出身,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个令现代人无比羡慕的“精神贵族”,而最让托翁深恶痛绝的也正是这种“贵族意识”。他到临死都信奉:“劳动,只有在劳动中才包含着真正的幸福。”
有一次脱翁路过码头,被一位贵夫人当做搬运工,叫去扛箱子。他为贵夫人搬运完箱子还得到了5戈比奖赏。这时码头上有人认出了托尔斯泰。于是许多人围过去向他问好,那位贵夫人见状无地自容,还想要回让她含羞的那5戈比,却被托尔斯泰拒绝了:“这是我劳动所得,我很看重这个钱,不在乎有多少。”
怎么样才能幸福?
什么是幸福?只有自己知道,也只有自己才能评价自己到底幸福不幸福,幸福到什么程度。
传统的经济理论告诉人们,收入的增加可以让人们满足更多的需求,而得到更多的需求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不过已经有不少心理学家调查显示,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加以考虑,快乐和幸福实际上正在和更多的因素密切联姻。
美国两位心理学教授在研究了150份有关财富和幸福的报告结果显示:如果让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获得一份门卫的工作时,收入的确是衡量幸福的标尺。但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额外的收入将不再带来多少额外的快乐和幸福。相反,快乐和幸福,更多的是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愉快的工作气氛、自我满足感、对生命意义的感受,以及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等等。研究还发现:认为现在自己很幸福和快乐的人,多年以后赚的钱往往比当年自称不幸福的人要多。这说明幸福感可以使生产能力、创造性和其他导致收入增加的特长不断提高。对自身状况满意的人也更容易结婚并能保持稳定的和健康的生活状态,而这一切都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钱有时候不一定能买来幸福,但幸福可以生钱。
第一个将幸福学和幸福指数概念引入中国的美国学者奚恺元,曾设想出一套幸福感指标,包括生活满意度、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和谐程度等三类主要指标。人情味、及交通状况、医疗条件、教育质量、自然环境、房屋价格、物价水平等成为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在奚恺元看来,人们到底是不是幸福,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更多的金钱并不一定带来更多的幸福。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天晚上在电视上看到的不仅仅是道琼斯指数、恒生指数,还包括跟人们密切相关的“幸福指数”。
“更加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在内心深处创造幸福,因为财富不可能战胜生命漫无目的的那种感觉。”伊斯特布鲁克在他的著作中指出,人们在生活中所真正需要的大多数的东西,诸如爱、友谊、尊重、家庭、名誉和快乐等都是无法定价的,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出售。经常感激别人、宽恕别人以及对物质条件感到满足的人,比其他人更加快乐和幸福。
哦,巴尔扎克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馆的庭院内,默默地站立着一个巨人,那就是巴尔扎克的塑像,著名雕塑家罗丹留下的传神杰作。这尊塑像常常会使人想起那位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巨匠坎坷的命运,刚强的意志,勤奋的一生,还有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
巴尔扎克从小就不讨父母的欢心,刚生下来不久便被送到乡下奶妈家寄养。8岁又被送到一所教会学校寄读。学校的环境肮脏闭塞,教师冷漠残酷,学习单调乏味,制度严格古板,天性活泼顽皮的巴尔扎克学习成绩总是处于下游。有一次拉丁文考试,全班35名学生,他排名32位。父母和老师都觉得他不会有什么出息。后来他父亲让他学法律当律师,他一点兴趣也没有,称律师事务所为“巴黎最可怕的魔窟”。通过这个魔窟,他看到了千奇百怪的巴黎社会,丰富了他的社会经验。不久,他断然放弃了当时人人羡慕的律师职业,毅然宣布要当作家。
他的母亲是个很精明的女人,她想出一个办法,要使儿子从梦中清醒过来——她在贫民窟为儿子租了一间阁楼,希望简陋的生活环境能打消儿子的“疯狂野心”。去看过巴尔扎克的一个朋友留下了这样的记录:“我走进一间狭窄的阁楼,里面有一把没有底座的椅子,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和一张很不像样的木板床,床的周围挂着两块半开着的脏帘子。桌上有个墨水台,一个涂得满满的大笔记本,一壶柠檬汁,一个玻璃杯,一口面包。这间阴暗的小屋子闷得令人窒息,还有一股恶臭。”巴尔扎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写作。他狂热地工作着,每天写60页,三年中写了31部作品。但是他仍然没有成名,仍然没受到爱戴,仍然还不上大笔债务。为了生存,他做过出版商,办过印刷厂,还办过报纸,但是都一一失败了,还欠了6万法郎的债。经过失败的痛苦后,他决定重返文学的家园。并且在拿破仑雕像前的剑柄上刻下自己的诺言:“这把剑所没完成的事,我要用笔来完成。”
1829年,巴尔扎克30岁的时候,他雄心勃勃地开始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写137部小说,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为后人提供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他给这一伟大计划起名叫《人间喜剧》。为了完成这一旷世巨著,也为了还清他一屁股的债务,他辛勤地劳作着,平时每天都要创作10多个小时,1834年11月间,每天更是伏案工作18小时之多。一部作品完成了,立即写第二部,而且常常是好几部作品同时进行。一旦创作起来就绝对一心一意,心无旁骛,甚至连去他情妇那里的时候,都能保持他僧侣式的生活规律。在短短20年内,他每年要写4至5部小说。他的《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是25小时写成。《乡村医生》用了72小时,而长达几十万字的名著《高老头》竟是三天内一气呵成。为了保证写作时清醒,他嗜浓咖啡如命,曾经说:“我将死于3万杯咖啡。”果真,慢性咖啡中毒成为他死因之一。
长期的辛劳严重地损害了巴尔扎克的健康,刚过50岁,他就重病缠身。1850年8月18日晚上11点半,他永远闭上了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结束了辛勤劳累的一生。到他逝世时,《人间喜剧》已经完成91部小说,描写了2400多个人物,提供了19世纪前半叶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的详细情况。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
在巴尔扎克年将半百之时,命运之神为他的生命写下了《人间喜剧》的最后一章。18年来与他有着暧昧关系的汉斯卡伯爵夫人的丈夫辞世而去,她终于可以终身相许了。
但事情并不顺利,那时汉斯卡夫人已经对巴尔扎感到厌倦,所以拖了很久才和他结婚。巴尔扎克说:“我正处于幸福的顶峰,处于梦想的高潮。”
然而好景不长,他就从梦中醒来了,梦中的夫人已到中年,手足都已发肿,常常无法走动。更可怕的是他自己也患了重病。
最后一天,雨果来向巴尔扎克告别,老护士告诉雨果:“他将在黎明左右断气。”
老护士说对了,那天夜里巴尔扎克真就断了气。那肯定是整个法国的黑夜,因为人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逝去,即使在他生命中的白天,他们也没有给过他荣誉。当他申请加入法国文学院的时候,那些道貌岸然的先生们砰地一声对着“这个小丑”关上了大门。
“古稀”之说可休矣?
“古稀”是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它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1200多年前的杜甫感叹人生苦短,能活到70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后来到了明朝,距今500多年前时,著名书画家唐寅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七十“古稀”之年,便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人生唏嘘几何。
查核一下,1000多年前的“古稀”老翁,却是稀少得很。仅以知名的诗人、学问家为例,超过70岁的真是寥寥无几。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寿命已经长了许多,仍以名家为例,不仅感叹“古稀”的唐寅已超过“古稀”,罗贯中、吴承恩、冯梦龙(“三言”作者)、郑板桥等人,也均过“古稀” 。
现在,我国的人口平均年龄已经到73岁,完全可以说,“古稀”者已经遍地都是了。再看名家:前两天相继去世的两位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和张瑞芳均活到94岁;一个月前去世的红学泰斗周汝昌享年是95岁;前两年相继去世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和国学大师季羡林双双活到98岁。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他今年已经是106岁高龄,但还在写文章,还在出书。前几天我还看了报纸上介绍他长寿的文章——《拐个弯儿》。他说:“想不通的时候,拐个弯儿就想通了啊。”他还举了好几个例子,介绍他遇上苦难、悲痛、忧愁或不顺心之事是如何拐的弯儿,都让人敬佩不已。记得前些时候,在报上还见过百岁老人侍奉高堂老母的消息,那是当新闻看的。今后也许就不是什么新闻了。当前,关于退休年龄问题被吵得沸沸扬扬,有的专家提出可逐步延至65岁,尽管大多数人不支持这个意见,但这是发展趋势呀!到这份儿上,“古稀”之说似乎就显得不那么合适了吧?
那么,面对这一切,现在我们该怎么解读“古稀”之说呢?是否可以让它休矣呀?
从公务接待禁食鱼翅想到“四菜一汤”
近日,网络新闻记者证实:《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5695号建议答案》中明确表示,三年内将发文规定公务接待不得食用鱼翅。这是对人大代表议案的回答。看了这个答复真是感慨颇多,应该说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吧,总是要解决嘛,总是给了一个回答呀。可又一想,实在是奇怪得很,解决个吃鱼翅的问题,如果说三个月有点紧,半年总可以了吧,为什么需要三年呢?这岂不是告诉全国官爷,在这三年之内公务接待还可以大胆放心地食用鱼翅嘛!
不知为什么,这使我想起了“四菜一汤”之说 。多年以前,我还没有退休,也搞过公务接待。那时候,从上到下都喊“四菜一汤”,各级各单位也都下过不少文件。当时我年轻好学,爱动点脑子,就想知道这个“四菜一汤”是怎么个来历?为什么不喊“五菜一汤”,不喊“三菜一汤”?后来,我还真从一部历史资料中找到了“四菜一汤”的出处。
明朝洪武年间,适逢全国天灾,百姓生活极其困难,而一些达官贵人却没受到影响,还在吃吃喝喝花天酒地。朱元璋决定要整治一下这种风气。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果然都来祝贺,宫廷里摆了十多桌酒席。第一道菜上的是一碗萝卜。朱元璋说:“萝卜是百味药也。民间有句俗话‘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愿众卿吃了这碗菜后,百姓们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出了门。”
第二道菜上的是韭菜。朱元璋说:“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得人心。”接着,又上了两碗青菜。朱元璋指着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臣相。”随后端上来的是一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又说:“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寅是寅来卯是卯,我朝江山保得牢。”宴后,他当众宣布:“今后请客,最多只能是‘四菜一汤,今天的寿宴就是榜样。谁要违反,定严惩不贷。”这之后,社会上就有了“四菜一汤”之说,到现在这个说法的来源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其实也没有多大必要去了解这些。因为“四菜一汤”的内涵和它多方面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这些年,“四菜一汤”已经不怎么提了,这大概也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了吧?或许是本人退休多年,真的跟不上形势了。如今,忽又听到公务接待禁食鱼翅之说,这当然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事,可怎么也不理解了为什么要在三年内才发文禁用呢?百思不得其解。
爱因斯坦的遗嘱和雨果的葬礼
有一次,一帮青年问爱因斯坦什么叫相对论,爱因斯坦回答说:“当你和一位漂亮的姑娘坐在一起待上两个小时,你以为只有一分钟,可是当你在一个烧热的火炉上坐上一分钟时,你却以为是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1915年,在狭义相对论发表10年后,爱因斯坦又发表了广义相对论。
1916年,他完成了总结性的论著《广义相对论原理》,这本著作把哲学的深奥、物理学的直观和数学的技艺令人惊叹地结合在一起,被称为是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巅峰。
爱因斯坦被世人称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自由的征程,可他自己却说:“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小的部分。”
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于1955年4月13日因动脉出血被迫住进了医院。爱因斯坦自知这一关是不能过去了(他前两年也为此病住过院),于是向后人谈起了后事。他再三嘱咐了两件事:
一是千万不要把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梅塞街112号是他临终前长期居住的地方);二是他在美国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一定要让给别人使用。他热切地希望:除了他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他的一切都将随着他的离世而死去。
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生前不要虚荣,死后更不要哀荣。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还再三叮咛亲属:“死后不要发讣告,不要为我举行葬礼,不要设坟墓,也不要建立纪念碑,把脑供给医学研究,火化后把骨灰撒在不让人知道的河里。”
爱因斯坦住院 5天后,于1955年4月18日凌晨在睡梦中与世长辞,享年76岁。按照爱因斯坦的遗嘱,他的遗体被悄悄送到特伦顿附近火化,送殡时没有出殡的仪仗,没有花圈和乐队,没有悼词和演说,只有他的大儿子汉斯·爱因斯坦等12位亲属和生前友好紧随在灵车后面。人们遵从这位科学巨星的愿望,将他的骨灰保存地点没有向世人公布。
爱因斯坦这颗曾经照耀世界的科学巨星就这样悄然无声地离开了人间,乍听起来使人很惊讶,也很遗憾,但这却使我们认识到:真正的伟大和真正的高尚总是并肩而行的。除了他的崇高业绩和伟大理论以外,他那感人的遗嘱和那静悄悄的送葬仪式不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吗?这笔精神财富,将同他的伟业同他的理论一起与世长存!
写到这里,本人想到以前读书看到的另一个情节。那也是一颗巨星,一颗文学的巨星;也是一个葬礼,一个隆重得让世人震惊的葬礼。
1885年5月22日,一位经历过波旁王朝覆灭、七月政变、雾月政变、欧洲大革命以及巴黎公社革命的法国作家,因患肺充血而去世,在昏迷状态中他还念叨着:“人生就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6月1日,法兰西共和国为他举行了国葬,有来自法国和世界各地的200万人排成行列,把他的遗体送进聚集了法国名人纪念碑的“先贤祠”。这是法兰西有史以来最隆重的一次葬礼,这最高级别的葬礼献给一位人道主义者、一位民主战士、一位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
200万人排着行列为其送葬,这样的场面在世界历史上,能找到几个?至少我还没有找到。这里还有一个情节也应该提一下:1881年2月26日,也就是雨果80岁生日那天,有60万他的仰慕者走过雨果巴黎寓所的窗前,为这位伟大的作家庆祝寿辰。
200万人送葬,60万人祝寿,是何其原因使雨果能有如此感天动地的魅力?雨果是一个作家,他一生著作等身,其创作涉及文学各个领域。在他60多年的创作中,各类作品共有79卷之多。他一生的活动和创作,处处体现着人道主义的指导思想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被称为永远的人道主义者和浪漫主义的领袖。《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描写的是光明与黑暗斗争的画面,无情地揭露了禁欲主义思想对人的腐蚀与毒害,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宗教色彩。另一部气势宏伟的巨著《悲惨世界》,被称为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这部著作将法兰西社会半个世纪的悲惨现状一一展现出来,是一个充满了不幸和痛苦的悲惨世界。雨果说:“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愚味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雨果还说过:“对苦难人们的爱活在我的心中,情同手足,我和他们心心相印:痛苦、贫穷、还有繁重的劳动——这一切问题让我永远忧心如焚。”
这就是伟大作家雨果,这就是永远的人道主义者雨果,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民主战士的雨果!到这时候,我想200万人送葬、60万人祝寿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科学巨星爱因斯坦和文学巨星雨果都早已离开了人世,一个走得悄然无声,一个走得轰轰烈烈,两种场景决然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的伟业和崇高的精神,都永远留驻人间!世人不会忘记他们,世世代代都不会!什么叫永垂不朽?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