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威
留一点时间给读书,多一点空闲给思考。从名著中吸取知识和智慧,在读书中感悟人生。与名著同行,与经典为伴,读有形之字,思无形之理,悟自然之道,匡人生之求。相信这样的人生会更加丰富多彩。
生与死
1949年,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写下了著名诗篇《有的人》,留下哲理警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毛泽东:“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的生命有始有终,看待生死各有不同。活着不可能不犯错误,但要少干错事多干实事常积善德决不干损事;死了不落褒贬不可能,但要少留坏名多留芳名,常行仁义决不留骂名。
得与失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有无、得失之间,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联结,二者具有同一性。”有所得必有所失。得者失也,失者得也。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失礼三鞠躬,得理让三分。得到了太多不该得到的,失道;失去了太多不该失去的,得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虽是福,但千万不能失足。得势不忘朋友,得志不做小人。正所谓,得兮失之所伏,失兮得之所倚,全在人情练达、洞明把握之间。
苦与乐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杜甫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日出日落不由人,苦乐从来心底生。悲观者,做任何事情都感到痛苦;达观者,把吃苦本身当作快乐。快乐与痛苦是内心的一种体验和感觉,往往就隔着一层纸,把纸捅破的唯有自己。先苦后乐是真快乐,先乐后苦是真痛苦。求索的过程固然布满艰辛与痛苦,但成功的愉悦却恒久而通透。宁当艰苦的挑山工,也不做一头快乐的猪。
说与做
《论语》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曾参曾说:“言者,行之指也。”《大戴礼记·解诂》上记载:“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说的比做的好叫演戏。光说不做,天上掉不下林妹妹;光做不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多做少说,我做人说,做了也不说,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精辟:言行一致,不放空炮。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有些东西,只能说不能做,做了也白做。有时候,先说后做;有时候,边说边做;还有的时候,先做后说。
软与硬
《水浒》有诗云:“平生作善天加福,若是刚强受祸殃。舌为柔和终不损,齿固坚强必遭殃。”刀硬水软,抽刀断水水自流;水软石硬,水滴石穿没商量。打铁先得自身硬,硬汉子不会吃软饭。软对软一团和气,硬碰硬两败俱伤。以硬对软,铁锤砸在棉花上;以软对硬,哈气化冰水汪汪。软,并不全是懦弱,有时候是以退为进的智谋;硬,并不总是刚强,有时候折射出的是愚蠢与固执。
上与下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西方记者问周恩来:“中国人为什么走路总低着头?”周恩来回答:“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所以总低着头;西方人走的是下坡路,所以总抬着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易易在有目标激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下山难难在被惯性拉动,“路在脚底下,心在山上头”。“京城活雷锋”孙茂芳有一句名言:“做好事要脚心朝下,不能手心朝上。”上下多心,一盘散沙。上下同心,泰山可移。上推下卸,难当大任。对下负责是对上负责的最高境界,对上负责体现在对下负责的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