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2-04-29 00:44洪艺敏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通识应用型课程体系

洪艺敏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起。应用型本科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基础理论,设置使学生具备坚实理论基础的基础课程。要突出实践教学,构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要坚持需求导向,以能力为主线设置专业课程;要关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要增强课程的“弹性”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

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起,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和任务。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培养人才的特性

1.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全日制普通高校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第二种是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第三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占大多数,从事应用型本科教育。虽然这一类院校情况复杂、门类繁多,历史长短不一,水平差别较大,但这类院校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二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三是应用型本科以教学为主;四是应用型本科以面向地方办学为主。

2.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特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应用、推广和转换能力。应用型人才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不同,也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承担着为更高层次教育提供生源的任务,要求所培养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要求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他们的知识更新能力、专业提升能力和综合素质比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低一些。[1]

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讨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有必要对课程的基本理论进行再认识。

1.课程和课程体系

大学的课程是大学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某一门学科科目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或教学的共同体。

大学的课程体系是大学培养人才的载体。它包括了课程各层面的性质,把课程的知识、目标、计划、学习、评价诸多要素整合为一体,把教育传授文化遗产的功能、服务社会和发展社会的功能、发展智力和培养个性的功能整合了起来。[2]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从总体上能较完整和有特色地反映该专业或学校主体就业领域所需人才应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及素质要求。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2.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大学课程体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哪些课程及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二是各课程间在内容和呈现上如何互相配合和衔接。[3]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注重基础理论,设置使学生能具备坚实理论基础的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不能按照研究型大学的要求那样又深又厚,也不能按职业教育的要求只够用便可。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理论要坚实,理论的科学性要准确、实在。要把一个正确的理论摆出来说清楚,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个理论,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构成,有多少学派等就应该适可而止。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注重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思想,思考理论是如何应用到思想的。[4]

第二,要突出实践教学,构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用实践性教学体系来完成。实践性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贯穿于整个培养方案的概念,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要求我们必须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要把实践性教学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方面。[5]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需要对课堂实践、实验课程、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的设计。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都必须有时间、大纲和教材、场所、物质以及队伍的保证。课堂实践(包括课堂讨论、模拟操作、教学观摩、课堂辩论和课堂演讲等)要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理论性课程还是应用型课程,都要有课堂实践,要把学生参加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情况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实验课程,严格按照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学时开设实验课程。专业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实习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要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对实习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要建立一支由校内外教师组成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给实习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列入培养方案,并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培养方案中,要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学分学时进行明确的规定;要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坚持理论与能力并重,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要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校社、校企合作,促进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走出学校。

第三,要坚持需求导向,以能力为主线设置专业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业或职业岗位的人才要坚持需求导向。

一是要了解社会需求情况。对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或职业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或职业对本科学历层次人才可能的需求情况、当前的人才使用情况及最急需的人才类型、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

二是要了解学生情况。学生情况包括毕业生情况和在校生情况。要开展毕业生情况的调研,除了包括对毕业生目前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与内容的了解外,还应分析对他们工作中最有帮助的教学内容、最需要加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工作应具备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等。要对在校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期望的工作领域以及期待从事的工作类型、最感兴趣的专业知识领域、课程设置中最需要加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目前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及内容的意见和建设等。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行业或职业岗位能力、对学生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置课程体系。

三是要吸收社会、行业和企业人员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征求他们的意见,将合理部分反映到课程设置中。

构建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包括培育身心健康和高雅修养的完善个体以及能造福于集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社会人两个方面。这是因为人生存在社会中,作为社会的一员,人与社会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求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人必须学会与社会整体和谐相处,学会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以及合作共事的基本态度、知识(包括各种道理、原则)和能力。一个能够在社会上自由发展的人,就必须了解历史变化的规律,顺应时代潮流,抓住环境提供的机遇,既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也为个人的生存与完善创造最佳条件。[6]

高校要培养各级各类专门化人才,但育人还是最根本的目标。因此,高校在开展专门化教育的同时,还要开展通识教育。高校的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做人”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造就人;造就能享用与时代和环境相适应的物质财富的人;具有较高精神境界,能享用真、善、美的意蕴而产生满足和愉悦感的人;了解自然和社会发展大势,并能以此驾驭自己行为的人;能与人相处、交流沟通、合作共事、有事业心、对社会负责任的人;能正确思维,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有健全体魄、身心健康的人。专业教育旨在培养一个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做事”的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才能实现育人的目标。高校不仅要重视专业教育,而且还要重视通识教育,同时,要把培养学生做人渗透到所有教育环节中,要把通识教育的精神渗透到各门专业或非专业课程中,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形成优越的育人环境。

中华女子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女子本科院校,是全国妇联所属的女子院校。目前学校的定位是教学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学校地位特殊,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是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参与社会决策和管理的女性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超过或接近男生,据教育部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普通本专科女生所占比例为50.86%,硕士女研究生所占比例是50.36%,博士女研究生所占比例是35.48%。[7]但在社会各个领域女性“高端缺席”的现象依然突出,所有高端数据比例都在5%左右。[8]为此,《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提高女性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比例。贯彻落实《纲要》要求,是中华女子学院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使学校毕业生日后在岗位上脱颖而出,成为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使她们具备宽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能够掌握事业的全局和各种相互关系,高屋建瓴地洞察发展趋势。从这一角度上看,实施通识教育对学校尤为重要。学校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充分重视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改革现行专业课程体系,改变专业课程体系“学科化”的倾向,压缩专业课时,精减专业课程,构建一个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体系。突破现有学科框架,从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发,设置课程。突出思想性和科学性,改革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课程教学团队。

2.课程的“弹性”问题

课程的“弹性”体现为课程的可选修性和课程的可组合性。课程的可选修性是高校“以生为本”的重要体现,而课程的可组合性标志着课程适应学生和社会的程度。加大课程的“弹性”,即加大课程的选修自由度,实现课程的可组合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社会和学生需求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行业和职业不断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构建适应这种变化的课程机制。实现课程的可组合性,以模块构建课程,当社会行业或职业的需求发生变化时,学校不需要对整体的课程体系进行大的调整,只需要进行课程模块的调整。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的学生越来越有个性,需求也越来越多,发展学生的个性,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前提。为此,学校要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的机会和空间,在课程体系中,要增加选修课,设置不同方向性的课程模块,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必修课也要逐渐实现可选择性。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2] [3]胡弼成.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4]潘懋元.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与建设重点的探讨[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10,(4).

[5]李明舜.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A] .中华女子学院教学和教学管理研究论文集(第一集)[C].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35.

[6]王义遒.当代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的再思考[J].大学通识教育报,2007,(9):1.

[7] 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60/index.html

[8]吴宏岳.我国女子高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8):26.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 雯]

猜你喜欢
通识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