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苗
每个孩子都像是一根火柴,隐含着能量,而教育就是摩擦力,使每根火柴都能够释放热能,发出智慧的光芒;每个人都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进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学习虽然有一段时间,对外教们仍难以对号入座,但对托马斯(Thomas)却相反,只用几秒钟我便牢牢地记住了他:他长着蓬蓬长长的白胡子,用慈祥和蔼的眼睛看着你,像极了圣诞老人!只是没戴红帽子而已。托马斯是枫叶学校的副校长,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甚至有学生喜欢称呼他为“大胡子爷爷”。
“大胡子爷爷”托马斯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外表,但更吸引我、感动我的是他的那颗“中国心”。一次聊天,托马斯告诉我,说他正在读一本关于太平天国的书。这着实吓我一跳,在这个向前也向“钱”看的时代,竟然还有普通的外国人了解这段历史。然而之后我发现,他不但能顺畅地说出“洪秀全”的名字,而且还上下五千年地提到了李白、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乾隆等一系列的历史人物,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又肃然起敬。在天津开发区的外国人不少,能说一点中文的都不多,更不用说了解中国文化了。
提到天津,他还给我上了一堂历史政治课。他很痛心地说:“塘沽,曾是英法联军登陆的地方,他们打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掠走那些精美的艺术品,至今还陈列在英、法的博物馆里。我亲眼看见那些旷世珍宝,跟我身边的人说那些珍宝的来历时,他们都一脸的茫然:‘是吗?是真的吗?”
说完英、法的博物馆里的中国事后,托马斯又说回到了天津:“大沽炮台就在附近,可就是没人去看,人们只会往商场里跑。”听后我不禁沉思:“一个普通的外国人都这样来为我们操心,作为中国人,我们不更应该去深刻铭记民族的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日子吗?”
缘分源于一只橘子
1965年,中国正处于“文革”发生前夕,政局变幻,山雨欲来。中国独立于世界东方,与西方国家隔绝。在加拿大,年轻的托马斯正上高中,他对这个遥远的国度毫无所知,知道的进口日用品大多数来自日本和香港。托马斯甚至以为香港是日本的一个省。直到有一天,他在买橘子的时候,发现所摆放的橘子有不同的名字,有“中国橘”也有“日本橘”。
托马斯回去查找后,才发现,原来亚洲有一个国家叫中国,而且是一个大国!
可能是好奇心使然,他开始搜寻关于中国的信息,结果更让他吃惊的是,本以为是日本一个省份的香港,原是中国的一部分,鸦片战争后被英国占为殖民地。
这些“发现”,让托马斯喜欢上对中国做更多的探究。上大学时,他还读了李大钊、陈独秀的书,而且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激情澎湃。为此,他参加了“中加友好协会”,开始与更多的老师、同学交流有关中国的问题。甚至参加了一个关于“台湾还是大陆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的校园辩论赛,托马斯坚决支持中国大陆,并且赢得了辩论。
197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中加友好协会”访问中国,托马斯第一次有机会真正接触、了解中国。托马斯说,他们的飞机在上海机场降落,走出机场后,看到的是一个个漆黑漆黑的小村庄。他们入住的上海大厦是当时上海唯一的高层建筑。尽管生活条件有限,但他觉察国家安定,人民非常友善。1个月的访问让托马斯与中国建立起了终生的联系。
自那以后托马斯每隔一两年就会带着妻子、女儿到中国来,一起体验中国的变化。他说自己虽然是外国人,但他用自己的眼睛见证了中国的变化,比如当年上海外滩还是一片寂寥,而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活力的地段之一了。这样快速而巨大的变化,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如今走在上海街头,真有时光穿越之感。
点燃教育的星星之火
托马斯虽然每隔一两年来一次中国,但仅限于旅游而已,他希望有机会长时间地在中国工作和生活。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2002年,托马斯受聘到辽宁师范大学教授英文和加拿大历史课。面对这些年轻热情、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托马斯仿佛看到了年轻时代的自己,但是他们却生活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愈加频繁,互联网的影响、贸易的往来、文化的交流使他们能够及时地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世界是你们的,你们将创造一个新时代。”这是托马斯不断向这些年轻人提及的。
有几十年教龄的托马斯对学生总是怀着殷殷期盼之情。他认为每个孩子都像是一根火柴,隐含着能量,教育就是摩擦力,它要去激发能量,使每根火柴都能够释放热能,发出智慧的光芒;每个人都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托马斯一直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要多层次、多角度地经历中国人的生活。为此他特意申请到沈阳郊区的一所高中教课,那里的孩子都来自农村。托马斯看到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华,也看到了中国农村的落后和贫困。他说这些学生非常勤奋、非常单纯,他们中不少人甚至没有去过4小时车程的省会沈阳,而他们天大的梦想就是能去一趟北京,对于出国,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政府能够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
一颗难能可贵的“中国心”
托马斯非常崇拜周恩来,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周恩来的画像。他钦佩周恩来的远大抱负,对国家、对人民无私的奉献,以及为建设一个强大中国所作的艰苦努力。他常常凝望、指着周恩来的画像,对来办公室的学生说:“你们应该记住,这些伟大的前辈用自己一生的努力,来争取你们能过上今天的生活。如果你们不能用自己的努力使这个国家更加强盛,你们就应为此感到羞愧。”
托马斯常说:“我有一颗中国心,这不仅是因为我娶了一个中国妻子,更是因为我爱中国。她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我着迷。她还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克服困难,推动这个民族和国家不断前进。我跟我的同胞总是说中国好,就像说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我听到有人说不喜欢中国的话,我总是告诉他们,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中国美好的一面,他们应该先改变自己的观念,然后尽自己的微力去帮助中国改善不足。”
对此,作为托马斯的学生的我,不能不被他感动。老师告诉我,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文化是一种天然的感情,欣赏异国文化是人类共有的审美情怀。然而,托马斯对于中国文化,不但欣赏,而且热爱;不仅热爱,而且投入;不但投入,而且建设。这是更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