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仁 阿员
佩里家族至今先后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届中国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们致力于英中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建树颇多,深受崇敬。
今天,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方面,都有一句常被挂到嘴边的话:“现在是两国关系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的确,中英关系运转良好。政治上,高层互访不断;经济上,双边贸易逐年增长;交流方面,矛盾不多,合作加深。中国留英学生多达十几万,已是英国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群体。要不是英国还没加入申根协定,中国赴英游客很可能也会创纪录。中英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与为之努力的人们有重要关系,英国48家集团的创始人佩里的一家三代60年来为破冰、搭桥、铺路而不懈努力,其贡献着实可圈可点。
打破坚冰
——他们开创了历史
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十分敏感的时期。其间,新中国成立、朝鲜战争爆发、东西方严重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等一系列事件,都是左右当时国际关系的大事。1948年3月,美国领导下的西方阵营制定了“出口管制方案”,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使得中国成为禁运的牺牲品。然而,一些经济学家和个别商业界人士于1951年10月聚会哥本哈根,认为必须联合起来反对不必要的贸易管制,并寻找东西方合作的途径。这样促成了1952年4月3日~12日的莫斯科会议,与会人士来自49个国家,471人,有充分时间进行非正式的或经过安排的接触。在所有的接触中,英国小组和中国小组之间的讨论,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经过多方面几年的接触,1953年六七月间,英国公司向中国派遣了一个非官方性质的先遣访问团,7月6日这个访问团同中国方面签订了贸易协议。随后,先遣访问团返回英国,着手发展同中国的贸易往来。1954年,在先遣访问团成员的基础上,扩大组建了由48家公司组成的团体,因而称为48家集团。
48家集团率先打破美国、欧洲对新中国的封锁,克服重重困难,开拓了与新中国的商贸往来。以杰克·佩里为首的一批英国人士顶住压力,为英中贸易的发展、两国关系的改善和提升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被尊称为中英关系乃至中欧关系的“破冰者”。
佩里家族至今先后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届中国领导叭的亲切接见。他们致力于英中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建树颇多,深受崇敬。
携手合作
——双方贸易上台阶
英国公司先遣访问团1953年中国之行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国,在整个50年代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英国对华贸易逐年都有明显的增长。1957年中期,中国经济技术访问团应邀前往英国,一对中国进行贸易禁运的惩罚性措施终于彻底垮台。1964年也许是推动英国对华贸易过程中最值得重视的一年,那一年,来自英国的公司至少在北京举办了3个展览会。1958年至1965年,英国对华贸易的幅度一直在稳定扩大,即使在“文革”期间也没有什么严重压缩。上世纪70年代初期,48家集团举行了2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并访问北京,英国政府改变了对48家集团的态度。该集团成员从48家公司扩大到70家公司。展览会和访问团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技术交流尤其显著。上世纪80年代,48家集团历经一系列调整,技术交流、交易展览会等活动在英中贸易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随后,48家集团把一些先进的公司联合起来,在中国建立了联络办事处,到上世纪90年代便成为48家集团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传统渠道,也推动吸纳了更多成员。1991年1月1日新机构成立,正式命名为“英中贸易集团”。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英中两国间贸易突飞猛进,无论是哪一个贸易集团,显然都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贸易需求。但48家集团的合作精神仍然未变,如+48家集团俱乐部继承并发扬了这种精神,为英中关系的发展继续添砖加瓦。
面向东方
——家三代爱中国
48家集团为中英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其60年的发展过程中,佩里一家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他们谈中国、访中国、爱中国,而且是三代人“传帮带”,的确可亲、可交、可敬!
笔者曾在英国工作过几年,听过关于老佩里(杰克·佩里)的故事,和小佩里(斯蒂芬·佩里)喝过酒,同小小佩里(也叫杰克·佩里)吃过饭。他们一家对中国、中国文化、中国人民满怀深厚的感情。
佩里的祖辈来自东欧,当年很穷,到英国后白手起家。老佩里的父亲从事纺织业,1949年前就与中国人有商贸往来。新中国成立后,老佩里与中国的合作更加频繁,这直接促成了后来的破冰之旅。佩里家族的生意遍布多国,其中有当时的苏联,那时中苏冷战,生意只能在两者之中选其一,经过慎重考虑,老佩里最终选择了中国。当时,美国因为佩里家族与中国的商贸往来,停止了与其公司的全部生意,并拒发老佩里访美签证,封杀长达15年之久。直到1972年尼克松、基辛格访华,才允许老佩里赴美。
再说小佩里,1972年第一次到中国,4个星期的访问,他对中国历史和自己的家族史感触颇深。要回英国时,他从深圳拖着行李穿越大桥前往香港,突然感到依依不舍,那感觉与当年自己的祖上离开故乡,远途跋涉来到英伦是如此相似。他停下脚步,回望这片古老大陆,留下了滚滚热泪。此后,小佩里不断访华,至今已经有200多次了。无论是英国领导人访华,还是中国领导人访英,小佩里都是不可或缺的座上宾。在英国华人圈以及驻英的中国官方及民间人士中,小佩里向来是极受欢迎的人物。
小小佩里也很有意思。他曾对笔者说:“我祖父1953年率领一批英国企业家访问中国,组建48家集团与中国开始做生意,为英中两国贸易‘破冰;我父亲继承祖父的志向,继续担任48家集团的主席,进一步推动了英中两国关系的发展;我如今同样奔走于英国、中国和美国之间,也是为扩大彼此贸易关系而忙碌。新中国成立60年了,我们家与中国的良好关系也保持了近60年。”
小小佩里自身的经历也许更说明问题。这位今年28岁的小伙子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解中国,家里常常见到中国朋友,我第一次到中国时只有6岁,可以说是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的。过去60年,尤其是近30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家三代人对中国的印象就有明显不同。我祖父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多少汽车的国家;我父亲说,中国是一个到处是汽车和自行车的国家;我则认为,中国是一个互联网极为发达的国家。我以前是足球运动员,几年前开始进入父亲的公司工作。我在上海、北京都待过,这两个城市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几乎一年一大变。尽管一年到头在英中美三国间飞来飞去,但我还是喜欢在北京待着,那里可以充分享受到传统的中国氛围,当然也有很多要好的中国朋友。我们在北京的公司主要从事贸易和商业咨询,目前业务开展得很顺利。我喜欢中国文化,喜欢与中国人打交道。我希望把公司办得更红火,把我们家与中国的友谊更好地发展下去。”
放眼未来
——关系更上一层楼
除佩里家族外,48家集团里还有很多与中国关系密切、友好的人士,如米德华和夏乐进。
上世纪80年代,作为48家集团主要成员的伦敦出口有限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米德华和夏乐进两人先后任该代表处首席代表。其中,米德华的父亲米勒是德国人,是抗日战争时期与白求恩同时来华的三位著名外国大夫之一;母亲中村京子,日本人,14岁时随军来到中国,日本战败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夏乐进的父亲是曾任英国共产党伦敦区书记、1951年来华任新华通讯社顾问专家达35年的夏庇若,母亲刘静和,祖籍福建,是上世纪50年代初与钱学森同船从美国回来报效祖国的爱国人士。
虽然一个是德日混血,一个是中英混血,但他们都讲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和英语,都为能在伦敦出口有限公司工作、服务于中英文化和贸易交流而感到自豪。“我和米德华的父亲与老佩里也非常熟悉,他们早年都为冲破西方对华封锁,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开展贸易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现在是子承父业,要比父辈们更加努力,继续把集团与中国的关系向前推进。”刚刚从伦敦书展归来的夏乐进对笔者说。
如今的48家集团旗下的俱乐部,不仅直接同中国方面做生意,而且一年到头频繁举行活动,为英中两国关系助威加力。48家集团俱乐部现设立有多种奖项,诸如:“金色英伦奖”、“金色中华奖”、“特别奖”、“百年腾龙奖”和“破冰者奖”等,专门表彰那些为英中两国关系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青年破冰者”和“妇女破冰者”组织也在不断壮大,小小佩里一班年轻人正在成为48家集团的生力军,为中英关系的长远发展增添动力。
2012年对中英两国关系来说,更是一个好年头。今年,中英迎来了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周年,中国是2012伦敦书展主宾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率队出席了4月16~18日在英国举办的伦敦书展,期间会见了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及“青年破冰者”组织代表,并参观了伦敦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展馆。
此外,“时代英国”活动将在中国开展,中国更期待伦敦成为中国奥运军团的又一“福地”,等等。这一系列的重要事件中,48家集团无疑是主要角色之一,为中英两国关系新篇章演出更为精彩的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