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

2012-04-29 11:57汪媛
考试周刊 2012年55期
关键词:虚词文言文言文

汪媛

在语文学习中,一直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学生不愿意学文言文,认为它枯燥无味,认为它没有现实的使用价值,因而教师教学时很吃力。但是,国家对文言文的学习越来越关注,高中教材的每本必修都会有一到两个单元的文言文,高考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也有上升的趋势,教师和学生必须扛着这座大山。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语文教学中最难的有三方面内容,而这也是学生最头痛的“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其中文言文是第一怕,可见它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我试从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常见的问题等着手,力图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一、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

(一)《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必修课程目标中的阅读与鉴赏的第九点写道: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该要求详细而明确地指出了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所要具备的文言素养,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要求,故而在教科书中,文言文在阅读鉴赏中占到45%的比例。对于学生而言,看似简单,但在学的过程中恰恰对此是最没有耐心的,有的学生甚至连一本文言工具书都没有,更别说静下心来理解句子,弄懂文章大意了。

(二)《安徽省语文考试说明》对考查内容的要求

在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总会有十九分左右的文言文阅读题,而且分值还有上升的趋势,这依赖于高考的考试说明要求。如2012年的考试说明关于这一块的说明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包括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浅易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鉴赏三个方面的内容。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实词的考查范围以中学学过的为主,虚词的考查范围为《考试大纲》列出的虚词。二是侧重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以考查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三是侧重于文言文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以考查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所以,在高考试卷分值比例中,文言文占到12.7%,而且只有文言文题学生能拿到满分。

(三)现实中应用要求

1.作文中,文言文可以作为一种体裁出现。如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考生就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这肯定得益于学生平时对文言文的认真学习与钻研。古代诗文中优秀的文学形象及作者,他们的生平、事迹及思想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又是他们可以运用到文章中去的素材,而这些素材不仅具有说服力,而且能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学生还可以借鉴文中精彩的语言,以加强文章的辞藻美与语言美。

2.学习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学习用历史发展的观念看待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金庸说:“我很喜欢古文,默记古文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使人自然受到引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同样可以在不断学习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以此来熏陶自己,达到质的飞跃。

二、教学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怕学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语言载体,是传承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媒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文中的写作背景与学生现在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及语法构成等方面与现在的普通话语法也存在着很大区别。因而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

1.基础差,跟不上课标对高中生学习的要求。现在的高中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中虽然学了不少的文言课文,但内容比较简短,学习要求也比较低,最多只是强调背诵,而忽略对古汉语语言现象与规律的归纳与整理。这就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对于内容不再像初中那样浅易的文言文,自然产生了畏惧心理。他们现在除了课内迫不得已去学习外,其他时间是很少去读的。

2.认识不到位。多数学生认为,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不仅是困难的,更是没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毕业后根本派不上用场,没有实用价值。本人曾经举过《赤兔之死》高考满分用文言文写作的例子,但学生认为那只是极少数,甚至是唯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天天去咬文嚼字之乎者也,不是累死,就是被淘汰。那么,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很多学生认为是为了应付高考,因为高考中,文言文不仅所占的分值大,而且很有可能得高分甚至满分。正因为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淡薄,学习效果也不好。

(二)教师怕教

在教学中,我反思自己的教学状况,发现自己虽然比较年轻,但教学方法却比较老套,尤其是对文言文的教学,总是按照基本的套路而来。我相信自己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大部分老师的共同模式:一篇文言文,首先解题讲作者,然后字词句的逐句逐段翻译,最后总结一些文本内容及作者情感。过于注重字词句的分析,忽略了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导致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没有吸引力,这就出现了老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无所谓地听的现象。

文言文教学很讲究师生互动,课堂上,老师若提问书本中注释的字词,又觉得简单,但若不提问,许多学生连文章大意都弄不清,因为他们一般都做不到提前预习。放眼望去,每位学生都会有一本高中文言文全解,却没有一本古汉语字典,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抱着全解,而不去思考。所以一篇文言文经常被上得支离破碎,而且至少需要三到四课时。这既影响了教学进度,又难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中,一方面加强对理论书籍的学习,吸取优秀教师的经验,另一方面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在现实教学中,试图运用一些更好的教学方法,既注重学生的背诵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能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自信心。以下是我的建议和想法。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落实字词为目的而进行的串讲式教学,满堂灌,经常是老师在上面耐心讲,学生在底下睡倒一片,毫无兴趣与积极性。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在教学中视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1.相信学生的能力。老师不要包办课堂,更不要怀疑学生的能力,而是以相信他们为前提,积极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时时受到激励,感受信任。只有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才能让他们从心底里不怕文言文,接受文言文,并最终学好它。

2.坚持文言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把文言文的常识分为三大类:实词、虚词和句式。或者五大类: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而且会把这些作为教学的重点之重,但是由于语言本身的枯燥,加上老师上课的模式化太重,学生接受起来困难重重。因此我们要坚持基础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既教文章又教做人。

(二)课堂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文言文讲的都是古人故事,老师可以围绕文中的主人公或者作者找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阅读的欲望。

2.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文言文的习惯。对于其他文体,学生也许会认真预习,但对文言文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预习,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在上课之前先布置一些具体的预习作业,切记作业不能笼统,而是必须动笔的书面作业,如让学生写出某段的译文,给出重点实词与虚词,让学生写出意思,等等。

3.课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方法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也就难以牢固。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解读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这样组织教学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能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当然,学生自读不是盲目地自读,而是有针对性地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课后加强作业的布置。很多人都认为语文是语言学科,不需要做题目,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需要学生花一定精力去写写做做的,文言文的学习尤其如此。课后应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去巩固去创新。并且要求学生将好的素材背熟以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去。

现在,国家对文言文的学习越来越关注,高中教材的每本必修都会有一到两个单元的文言文,高考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也有上升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攻克这座壁垒。

猜你喜欢
虚词文言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