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2012-04-29 09:42:57张春生
农民致富之友 2012年6期
关键词:小种分生孢子抗病性

张春生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与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水稻病毒病并称水稻四大病害,该病分布广泛。病害流行地区,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50%,特别重的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1病原菌的特性稻瘟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为8~37%,适宜温度为26~28%。分生孢子在10~35%范围内均可形成,以25~28%为最适。萌发温度范围为15~32%,适宜温度为25~28%。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湿热时为52%、5~7min;病节内的菌丝为55%、lOmin;谷粒组织内的菌丝为53%、5min。病菌对于热、冷冻有较强的抵抗力: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在60℃经30小时仍有部分存活,于4~6%条件下,经50~60天,仍有20%存活;在速冻条件下,一30%可存活18个月。稻节和麦粒上的培养菌,在室温条件下,放置真空干燥器内,可存活10年以上。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3%以上,并需有一定时间的光暗交替条件。萌发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好有水滴或水膜存在。侵入要求条件较严格,在适温条件下,需持续结水6~7小时,病菌才能侵入寄主,即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叶表结水时间越长,病菌侵入率越高。所以,低温、寡照、高湿容易引起稻瘟病大发生。

2发病的原因

2.1单一品种的大面积栽培引起水稻稻瘟病的病原菌为兼性小种专化性寄生菌,不同的生理小种对不同品种的致病性不同。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也因此被分为两种类型,即水平抗性品种和垂直抗性品种。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对病原菌的各个生理小种均具有抗病性,但这种抗病性不强,因此在品种选育过程中经常会因其病症的点状发生而被淘汰,故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较难育成。而具有垂直抗性的品种只对一个或几个生理小种有抗性,但这种抗性较强,在田间表现发病率极低。这种具有垂直抗性的品种刚育成时,能够侵染它的生理小种其实已经微量存在或很快经突变产生,当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时,能够侵染该品种的生理小种得以大量繁殖并不断积累菌量,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即可大面积发病,直接导致该品种抗病性的丧失,这也正是垂直抗性品种的致命弱点。如前所述,水平抗性的品种容易在品种选育时被淘汰,因此,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绝大多数品种都是垂直抗性品种,这些品种一旦被单一化大面积推广,极易造成抗病性的丧失。

2.2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是稻瘟病大发生的直接因素,其中受温湿度、阴雨寡照的影响更大。当气温20~30%、田间湿度90%以上、稻株体表水膜保持6~10h,稻瘟病容易发生。平均气温24~28%,且有一昼夜以上饱和湿度,稻瘟病也易流行。水稻抽穗后遇到20%以下低温侵袭,可减弱植株抗病力,一旦阴雨多雾,容易引起穗颈瘟流行。

2.3过量偏施氮肥过量偏施氮肥,容易导致植株幼嫩或徒长,植株抗病能力减弱,病菌因此易侵入。同时过量偏施氮肥,可能导致水稻个体、群体失衡,郁闭,为病菌繁衍发生营造了局部环境。

2.4其他不良因素如长期遮阴、过度密植、长期淹水等其它不良因素均可能加重病害发生程度。另外,如喷药不当或喷药后又遇降雨,导致药液淋失,防效甚微,病菌传播蔓延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等。

3综合防治措施

3.1选择高抗品种,多品种搭配种植选用适于当地的抗病良种是综合防治稻瘟病的中心环节。选用抗病品种,推广抗病良种时,要防止单一种植,坚持品种多样化,做到多品种搭配,以抑制大范围、大面积暴发流行成灾造成的严重损失。

3.2消灭越冬菌源将稻草、稻谷壳集中作为燃料或坑制、堆制肥料。杀死越冬病菌,减少初侵染菌源。育苗时搞好种子的消毒处理,杀灭种子上所带病菌,拔秧苗时禁止使用稻草捆秧,也是减少初侵染菌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3.3精细整地,合理配方施肥精细整地,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促进插后秧苗早生快发,是防治稻瘟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施肥上要遵循如下原则,在多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首先要施足底肥,特别是增施磷钾肥,来促进秧苗插秧后的早生快发,要提早追肥防止秧苗徒长,巧补穗肥,以提高产量。

3.4水分管理要把握好时机,深浅适宜防治稻瘟病,水的管理很重要。应以湿润灌溉、干干湿湿为好,并且适时进行晒田,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轻发病。水稻进入抽穗开花和灌浆等阶段,也是稻瘟病防治的关键阶段,更要浅水灌溉、浅湿交替,以提高温度、降低湿度,防止穗颈瘟的发生。

3.5药物防治

防治稻瘟病的施药适期是在稻田的发病初期,防治穗颈瘟要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药,可采用如下药剂和剂量: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lOO%667m2,兑水50-60k/667m2喷雾;40%富士一号乳油lOOml/667m2,兑水50-60kg/667m2喷雾;此外,克瘟散、多菌灵和春雷霉素等药剂也可防治稻瘟病。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明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小种分生孢子抗病性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安徽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年际间干旱对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复杂性的影响
植物保护(2017年4期)2017-08-09 01:18:38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中国马铃薯(2017年1期)2017-03-02 09:15:51
黄淮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调查
作物学报(2016年10期)2016-10-19 04:14:09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
大豆自然侵染条件下Phomopsis longicolla的β分生孢子产生
大豆科技(2014年5期)2014-03-23 02:46:18
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霉病抗病性的诱导
食品科学(2013年22期)2013-03-11 18: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