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
【摘 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这一章明确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全面实行以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高校大学生有着充沛的青春活力和享受国家最高等的教育,拥有最高端的教育资源和平台,是我国创新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主体队伍,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生力军,是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主要接班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改革开放使得国内外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但也使得高校大学生遭受到了来自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资本主义糟粕思想的侵蚀,因此,不断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学与管理,从而能让健康、正确的思想来指导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
一、新时期(十二五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现代化人才为教学目标的非常重要的社会学科,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发展观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因此将其引入终身教育,会极大的促进和保障师生自身素质以及道德水平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央就逐步下发以“16号文件”、“5号文件”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教师队伍建设、课程结构设置等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批示和讲话。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这一章明确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全面实行以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人才资源,进一步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能够在提升他们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将其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这无论是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还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与此同时,忘我之心不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中国输入“精神鸦片”,当前校园中拜金思想、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的抬头就是学生受到资本主义糟粕思想侵蚀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愈发重要,思想的高度决定着一个人行为水平的高度,只有摆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位置,积极寻找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促进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老师队伍建及学校的认识水平设有待提高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由年长教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是国内大多数学校的普遍做法,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由于缺乏更新,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但他们往往并没有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这种不足,也没有采取有效方式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和提高。
同时,很多学校并没有给予思想政治教育以足够的重视,仅进行了少量理论课的设置,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异常薄弱。有些学校为了节约教学资源,采取了将若干个班级的学生安排在同一间教室进行授课的大班教学方式,教师仅是为了维护课堂纪律就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根本没有能力安排师生互动或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社会化已经成为学校的发展趋势,学生已经不再拥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环境,处于学校和社会交叉点的他们需要同时面对现实、理想、期望、责任等诸多命题[3],学生在多种思潮的共同冲击下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对于思想政治课有关集体思想统一性的要求反感强烈,认为这些“陈腐教条”根本无法指导他们的日常行为,最终形成“及格就好”的消极应对心态。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兴趣的低迷也让很多教师产生被轻视的感觉,其中不少人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积极寻找提高学生兴趣的办法,而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手段单一,使学生无法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当前的社会竞争也异常激烈,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就开始被家长、老师灌输“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好学校,考不上好学校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的思想,因此其忧患意识较以往的学生大幅提高,注意力也开始集中到外语、乐器演奏等对未来就业有帮助的技能辅导上,对思想政治这种不会对未来就业产生直接影响科目的兴趣也就随之降低。
因此,如何让既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又受到多元文化冲击的年青一代理解并真正领会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工作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知行合一”
从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我国对于教育事业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较高的资金投入,现在很多高校也开设了传统美德教育、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一系列课程。此类教育的投入不可谓不多,教师不可谓不尽心竭力,学生不可谓不虚心向学,但收效却甚微。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把思想政治教学和实践拖结,只盲目讲大道理而没有运用到具体管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指将学习与实践联系到一起,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很多时候,我们将学习联系在一起,将其视为单纯的学习知识,而“学”和“习”在孔子看来是两个不同的学习方式,单纯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帮助学生对所学到的理论进行实践,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化,文字的影响终究比不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现实,进而导致学生转投能够带来实际利益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怀抱。在人们的印象中,思想政治教师都属于“学究派”,尽管“80后”教师的加入让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也得到了有效推广,但是教学还是局限在课堂的方寸之地,究其原因,除了教师自身能力存在差异性,更多还是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没有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有关。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高于生活,但仍然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进社区、走进学生生活。近年来,我国各类大型庆典活动、体育赛事、抗震救灾活动相对集中,有条件的学校如果能够以这些活动为契机,联系活动主办方、相关政府部门或社区,让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就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主义教育,做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和影响对象的最广泛化,最大程度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和思想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注意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由于与社会联系的日趋紧密,即便是住校学生也开始接触较课堂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学校可以开设专门店 辅导课程,让教师走进学生宿舍,帮助他们解决在日常交往当中遇到的人际关系处理、升学考试压力、人生发展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从而在帮助学生成才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标。若思想政治教育放弃了学生生活这一关键性的领域,就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想脱离,构建思想政治教学和管理工作“一条龙”体系最终也只能变为一句空洞的口号,无法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做出应有贡献。
在新时期,只有构建思想政治教学、管理与实践的“一条龙”体系,通过学校、社区、相关政府部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社区服务、义工等方式实践他们在思想政治课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中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和伟大性,才能获得“不亦说乎”的主观感受,最终将其转变为自身的坚定信仰和信念。
2.做到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
受考核方式和认知程度的影响,现在很多学生都将政治教育简单的视为一个必修科目,而非需要理解和掌握的人生信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还没有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魅力所在,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已经太土了”的错误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在教学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需要、时代内容、时代特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实际问题加以说明和解释。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美国的“9.11”事件,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战略所导致的民族冲突加剧问题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对当代资本主义殖民化浪潮及其可能导致的结果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实质以及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外皮下的丑恶嘴脸。待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后,联系“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击毙的事件,帮助学生认识到反资本主义殖民化斗争的残酷性,同时要求学生对“反资本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根本差别进行分析,教师加以辅助指导。这样的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记忆,也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将二者混淆并最终演变成为军国主义思想的可能。
除此之外,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应摆脱教学计划的束缚,做到培养学生信仰为主,背诵有关概念为辅。当然,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实行也离不开考核方式的改革,只有改变以往那种单调的考核方式,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当做是自身的信仰而非需要背诵的空洞文字。
参考文献:
[1]刘学阁.高校思想教育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班荣鼎.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期
[3]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思想教育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