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园杂记》民俗语汇的特征分析

2012-04-29 00:44黎燕
现代语文 2012年6期
关键词:杂记事象语汇

摘 要:《菽园杂记》民俗语汇具有六个方面的突出特征:涉俗性;变异性;稳定性;兼容性;服务性;教化性。对《菽园杂记》的民俗语汇进行特征分析,有利于了解该书民俗语汇的概貌,并对研究该书民俗语汇承载的民俗事象、书中记载的民俗事象所反应的语言现象,以及双方的内在联系,都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菽园杂记》民俗语汇特征

《菽园杂记》作者陆容(1436~1494),明代人,字文量,号式齐,江苏太仓州人。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曾授南京主事,后迁兵部职方郎中,终居浙江参政。容以其博学卓识著称于世。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

《菽园杂记》内容广博,无所不包。《四库全书提要》说,《菽园杂记》“于明代朝野故实,叙述颇详细,多可与史相参政;旁及谈谐杂事,皆并列简编。”[1]全书对当时的人事活动、社会风情、风俗习惯等有较详细的描写记载,是研究民俗语汇很好的语料。全书或记载,或议论,颇显作者之博学,因此陆容此书被同时代的人誉为“本朝纪事之书,当以陆文量为第一。”

我们通过对《菽园杂记》全书民俗语汇的整理与分析发现,该书民俗语汇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第一,涉俗性。民俗语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语汇,最重要的就是其涉俗性,即该语汇一定是与特定的民俗惯制或事象相关联或是反映了某些民俗惯制与事象。例如:

【纳币】山西石州风俗,凡男子未娶而死,其父母俟乡人有女死,必求以配之。议婚定礼纳币,率如生者。(见P62,卷五)

“纳币”指古代婚礼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之一。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送聘礼至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体现了古代的婚姻习俗。

又如 【快儿、抹布、圆果、竖笠、兴哥、谢欢喜】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以“幡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圆果”,“伞”为“竖笠”。讳“狼籍”,以“榔槌”为“兴哥”。讳“恼躁”,以“谢灶”为“谢欢喜”。(见P8,卷一)

这些语讳,是民间的禁忌、避讳习俗在语言上的反映。

第二,变异性。《菽园杂记》民俗语汇的变异性具体表现为:

(一)历时变异性。民俗语汇是历时的民俗语言现象,该书某些民俗语汇反映或代表的风俗事象在历史发展中发生变化或不复存在。如:

【斗叶子】斗叶子之戏,吾昆城上自士夫,下至僮竖皆能之。予游昆庠八年,独不解此。人以拙嗤之。(见P173,卷十四)

“斗叶子”是指明代的一种博戏,纸牌戏之一,在现代已不觅踪影。又如:

【禋祀】遐规历代哲王,莫不顺时禋祀,兴云致雨,天实肯从,转孽为祥,何有不赖。(见P87,卷七)

“禋祀”是反映祭祀风俗的词语,在现代社会已变成历史词汇。

(二)地域变异性。民俗语汇的地域变异性特征,是指反映同一民俗要素或事象的概念,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民俗语汇来表达;抑或某些民俗语汇只体现一地之风俗。前者如:

【撞太岁】京师有依托官府赚人财货者,名撞太岁,吴中名卖厅角,江西名树背张风,盖穿窬之行也。(见P171,卷十四)

“撞太岁”指依托官府赚人财货的人,吴中名为“卖厅角”,江西叫“树背张风”。

后者如【斋打底】江西民俗勤俭,每事各有节制之法,然亦各有一名。如吃饭,先一碗不许吃菜,第二碗才以菜助之,名曰‘斋打底。(见 P29,卷三)

“斋打底”反映江西勤俭的民俗特征,如吃饭,第一碗不许吃菜,第二碗才以菜下饭,名曰“斋打底”。

第三,稳定性。上文谈到了民俗语汇在时空层面的变化性,其实,辩证地看,民俗语汇也是相对稳定的。因为民俗事象或惯制一旦产生,便会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相对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具的民俗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正是通过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传承下来的。作为民俗事象和惯制载体的民俗语汇,自然也是相对稳定的。例如:

【妗/舅母】《辍耕录》言:“婶妗字非古,吴音世母合而为婶,舅母合而为妗耳。”此说良是。(见P82,卷七)

【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俱存曰重庆。(见P2,卷一)

这些亲属称谓,并不因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而消失,显示出从古至今在强大宗法制度影响下,亲属称谓的稳定性。又如,中医是汉族劳动人民根据医疗实践经验总结创造出来的,其内容涵盖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包涵着丰富的民俗内容。

【保养】回回教门异于中国者……其俗,善保养者,无他法,惟护外肾,使不著寒。(见P17,卷二)

【胎衣】南京內官秦力强,喜食胎衣。(见P45,卷四)

【五味子】一枝箭出贵州,同五味子根、金银藤共煎,能愈毒疮。(见P157,卷十三)

上述中医学术语(属民俗语汇中“非隐语性行业习惯语”),直到今天还在沿用。

第四,兼容性。“民俗文化能够长存不灭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它的兼容性……以中华民族为例,不但融合了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也吸取和引进了部分官方文化、区域性民族文化及国外外来文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2]作为民俗文化载体的民俗语汇,也显示出强大的兼容性特征。例如,因船家避讳“住”和“翻”,而称“箸”和“幡布”为“快儿”和“抹布”,这本是江苏吴中一带的语言现象,而现在全中国都废“箸”“幡布”而称“快儿”“抹布”,显示出民俗语汇对地区性民俗语汇的吸纳和兼容能力。又如:佛教传入我国后,和我国原有的思想相接触,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新学说。许多民俗语汇就在不断本土化的佛教文化中诞生了。

【轮回】上念之,命收其头骨,规成数珠,分赐内管念佛,冀其轮回。(见P3,卷一)

【沙门】若称沙门比邱之类,則堕其窠臼中矣。” (见P19,卷二)

上述二词来源于佛教的民俗语汇,它们不仅带有我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也融合着异域的文化特征。

第五,服务性。民俗语汇的“服务性”内容不仅可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还可以协调民众心理,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

【种竹无时,雨过便移,多留宿土,记取南枝。/十人移竹,一年得竹。一人种竹,十年得竹。】(见P168,卷十四)

这两条农谚,论述了种植竹子的经验,对民众的生产实践有很大帮助。以上谈的是服务物质生产活动方面的内容。再看民俗语汇对民众精神需求满足的效用:

【梁山伯】【祝英台】梁山伯、祝英台事,自幼闻之,以其无稽不之道也。(见P135,卷十一)

人们看到这两个民俗语汇,就会立即联想起梁山伯和祝英台经久不衰的爱情故事。梁祝不是单纯的人物代号,其背后还隐藏着人们对爱情坚贞如一、至死不渝的赞许以及期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第六,教化性。所谓“教化性”,是指民俗语汇能在社会文化中起到教育和模范作用。

【孝子】今旌表孝子、节妇及进士举人,有司树坊牌于其门,以示激劝。”(P145,卷十二)

【五子庙/五通神】广陵之墟有五子庙,云是五代时群盗尝结义兄弟,流劫江、淮间,衣食丰足,皆以不及养其父母为憾,乃求一贫妪为母,事之甚孝。凡所举动,惟命是从。因此为善,乡人异之。殁后且有灵异,因为立庙。吴中祭五通神者,必有所谓太妈,疑即此鬼也。”(见P94,卷八)

“孝子”一词,反映了我国传统“百善孝为先”的观念。

谚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见P182,卷十五)

劝告世人——不要没事找事,自寻烦恼。

俗谚【事要好,问三老】(见P12,卷二)

提醒人们——经验来源于实践,凡事想要办得圆满,就要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民俗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自身就是一种民俗事象,而且还记载着、传承着其他民俗事象。”[3]对《菽园杂记》的民俗语汇进行特征分析,有利于了解该书民俗语汇的概貌,对研究该书民俗语汇承载的民俗事象、书中记载的民俗事象所反应的语言现象,以及双方的内在联系,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注释:

[1](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四库全书提要》。

[2]张宗益,符金英.浅论民俗文化[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

版),1991,(3)

[3]谭汝为.民俗文化通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黎燕四川绵阳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621000)

猜你喜欢
杂记事象语汇
感恩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欧拉秀玛杂记
泰安杂记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村居杂记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文心杂记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