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本真 用好小学数学教材

2012-04-29 06:16卞俊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鸡兔同笼领会笔算

卞俊强

课改以来,如何使用教材是教师探讨的热点之一,不乏创新之举,但也出现了不少偏差,如受“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要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感召,部分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为迎合新课标体现新理念,摒弃教材,追求所谓的“创新”,将重点放在如何去改编教材,认为用教材中现成的东西就不能体现创造性;乱用素材,所选的素材不具有真实性、实效性;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所谓平实、有效的课堂,一味地依附教材,教学过程成了忠实传递和完成教材内容的过程. 出现这些现象,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正确使用教材.

一、读懂教材是用好教材的起点

苏教版主审、著名特级教师沈重予老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 ”从这个角度说,教材是一个方向,是一个教师教学的方案,学生学习的学案. 因此,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读懂教材,认认真真解读教材. 读懂教材“教什么,怎样教”,读出教材承载的厚度.

首先,读顺教材内容的结构.看教学内容在具体章节的顺序编排,浏览教材的目录和编排特点,看教学内容教材中是怎样具体安排的,正确定位教材内容的属性,把握好本课在单元中起的作用,以及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什么样的基础,这样才能制定好教学目标. 其次,要读懂教材中问题情境的编排. 在情境中教材提供了哪些要求或者操作建议,设计了哪些师生活动,如何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这些都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如“鸡兔同笼”问题,过去是奥数教材中的典型题目,如今很多教材已经将其录入. 人教版和苏教版都安排在六年级,而北师大版却编排在五年级. 人教版主要是采用列表、假设和方程求解,苏教版主要是采用画图和列表求解,北师大版主要是采用列表求解,当然其中也融合了“尝试、枚举和猜想”等方法. 不同的教材有不一样的解决策略,体现了编者各自的课程理念和不同的文本思想. 作为教者不能读懂教材,不能弄清教材所处的位置,不能明白主题图和例题中的问题,以及采用什么方法,那学生对“鸡兔同笼”的本质属性会一知半解,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会事倍功半,更谈不上去体现新理念.

二、领会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关键

目前,许多教材已经改变过去传统教材单调、枯燥的范本,展现的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 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新教材时才发现问题多多,有时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没有跳出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有时一堂课下来感觉新的理念也有所体现,学生学得也比较轻松,但细细品味会发现学生学到的只是表层次的知识,甚至还会出现“活动了四肢,活跃了身心,休息了大脑的现象”,导致“去数学化”的倾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我认为关键是没有真正领会教材,没有从文本中领会编者的意图,没有从有形的文本和呈现的素材中读出无形的思想和编排的体系,导致具体目标定位不准,内容把握不到位.

1. 从有形的教材文本中读出无形的思想

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发现,小学阶段主要是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从许多实验教材中发现,数学模型方法出现的频率就较高(第一学段频数达到58次),这充分说明编者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意渗透是显现的. 因此,作为教者,应该细心体会编者的意图,用好教材提供的文本、情境图. 仍以“鸡兔同笼”为例,教者如果不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就有可能违背编者的意图. 本节课核心目标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借“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和掌握基本的策略,并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 如苏教版采用画图解法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一方法比较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易学老师好教,而列表法蕴含着“代数”思想. 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画图或列表整理,让学生在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答,同时感悟不同的数学思想.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可以将“渗透数学思想”作为教学的暗线,让学生在应用中,对知识的背后思想方法有所感悟,为后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和长期效应.

2. 从局部中把握好整体的知识体系

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对同样的知识认识深度在不同阶段也会不一样. 因此,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在编排上遵循“螺旋式上升”和“交替式增长”的特点,许多知识体系打破过去“一竿子到底”的现象,而是分阶段呈现.

“笔算除法”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集中呈现,显然学生接受上有一定的困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新的教材分三个阶段呈现. 二年级“笔算除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学生如果不用竖式也能完成,但如何激发学生理解竖式的意义,领会使用竖式的必要性,学会正确使用是本次重点. 三年级“笔算除法”是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阶段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年级“笔算除法”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其重点是商的定位,如果学生在三年级的笔算除法吃“夹生饭”,必定会为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带来“后遗症”.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从局部进行合理地目标定位,即二年级课上采用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在心理需求中构建;三年级教学时宜采用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在算理中抽象出算法;四年级采用从未知到已知,学生在认知矛盾中形成技能,领会意义. 因此,只有从局部领会编者意图,进行合理地目标定位,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好教学策略,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扎实、高效.

当然,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个性特点,恰当的重组教材,让教师的预案能更适应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和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焕发出教材的活力. 只有以教材为基础,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的深度和外延的广度,才能真正驾驭教材,用活教材.

猜你喜欢
鸡兔同笼领会笔算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从鸡兔同笼谈起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年轻人不能领会之痛
口算 笔算 估算
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认真领会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人大工作
鸡兔同笼
领会和落实“两个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