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振美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笔者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谈谈在高中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
1.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1学习心理学知识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虽然不要求掌握心理学概念、心理健康水平的划分等严格意义的心理学知识,但以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具体包括如下内容:让学生体会心理健康、不健康的表现及不良心理的危害,让其掌握一定的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需要及时知觉和判断自己的心理状况是否正常,知道什么心理反應是异常的、应该如何调整等;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
1.2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就高中生而言,高中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问题做辅导和咨询。
高一是新起点,是转折点,是教育的关键期。针对高一新生来说,从初中升到高中,环境的改变,集体的重组,同学的更新,老师的变换,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变化等都对他们提出了挑战。因此,对高一新生的教育内容应主要集中在学习生活适应、调整等方面。
进入高二后,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较以往有所提高,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另外,高二学生面临着文理分科,未来的职业选择也成了他们思考的问题。因此,高二学生心理教育内容应集中在学习指导和职业选择方面。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如何帮助学生消除考试焦虑、调整学习心态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对即将进入高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和成功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2.进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班主任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应要求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问题,以班会课、黑板报、心理小报、文娱活动等形式开展多姿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高中学生绝大部分是团员,学校团总支应以团的章程为纲领,在团的活动中,特别是在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和“十八岁成人仪式”等活动中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成才意识和自主自助的能力。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除了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有关外,家庭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们通常都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吃穿住行,却忽视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到孩子出事了才追悔莫及。学校要以家委会、家长会及家访等形式,在广大学生家长中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使家长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性、挫折承受力等方面有所提高。
3.建立心理咨询室,施以个别心理辅导
学校要建立面向高中学生开放的心理咨询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补充。心理咨询室的功能是帮助那些有轻微心理障碍或遇到难题的学生。对前来咨询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人格、行为、能力和健康方面的心理测试,甚至进行追踪调查,立为个案研究,为心理健康教育积累经验。如: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而形成自卑心理,烦恼丛生,对老师不能讲,对家长不能说,更不愿对同学倾诉,慢慢影响到他的人际交往和学习成绩,无形中把自己同外部世界隔离开来。这时心理辅导老师的春风细雨便是他精神世界的一缕阳光了。这样的问题不是健康课和心理讲座所能解决的。个别心理辅导,注重的是个人的深层的心理调整。此外,为了建立咨询员与咨询学生之间进一步轻松自然融洽的关系,完全消除咨询学生的思想顾虑,使他充分表达其难言之隐,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进行电话咨询。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5.对高中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指导
人际交往既是高中生社会化发展的需要,又是他们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构建心理支持系统的需要。高中生通过与身边各种社会角色的人际交往,可以交流思想,获得信息,客观地认识自我,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会与他人合理竞争与真诚合作,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通过与自己信任的朋友、师长的密切沟通,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及时宣泄和消除负面情绪,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那些孤僻、多疑、自卑、离群、嫉妒、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往往会有更多的烦恼和忧愁难以排遣,有更多的人际冲突难以化解,因此会逐渐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并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校学习的心情和效率。
为了帮助我校高中生正确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掌握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正确处理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改善不良的人际交往,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一些人际交往指导,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帮助。
6.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完善学生人格
高中各学科的任课老师也要根据各科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比如历史任课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仁人志士、大哲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帮助学生实现“至大至纲”,“心怀天下”的人格理想。
加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教育的新的要求,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标志之一,需要社会、学校各方的积极配合(包括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素质)。因此,除了上述作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综合施教,突出一致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