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科研的距离

2012-04-29 16:33:07汪仲元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2年7期
关键词:中科院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

很多企业是空有科研的架子,实际上最关心的还是商业的利润和市场,新产品从研发到投入生产很难,主管者的理念往往跟不上科研人员的想法,容易产生矛盾和问题。

文/本刊记者 汪仲元

产业升级是近年来中国产业界的热词,要实现产业升级,科研力量的介入必不可少,而科研人才服务于企业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效能在其中最为重要。

另一方面,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吸纳科研人才,将科研创新作为重点,同样体现着企业对于科研成果的消化能力。国家科研机构的助力加上企业自身的重视,缺一不可。

国家级科研机构

助力科研产业化目标明确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讲话中提到:中国科学院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加强了与地方与企业的合作,先后与29个省市自治区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地方和企业共建了一批研究机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科技创新园等。

在中国科学院的整体规划中,开展对各省市主要经济功能区的产业技术发展与结构需求调研尤为重要。据此制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合作规划纲要。有针对性地组织500个院属研发团队与500家企业结成对口战略联盟。

同时,中国科学院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和地方人员交流。每年向地方政府,企业派遣科技副职100人,接受企业科技人员到中国科学院进行合作研究或进修1000人次。

中国科学院具有相对先进完整的科研装备体系,其中通用仪器设备超过1000台套,总值超过30亿元。作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紧急措施,中国科学院决定一年内免费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和技术支持,紧急研制全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企业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申请使用全院的通用仪器设备。

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教育部、科技部、科协等一起继续有针对性在一些地区开展“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行活动,该项活动将进一步完善活动方式,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帮助有困难的企业解决问题,提出有可操作性的咨询建议,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目前中国科学院与各地签订的院地合作协议,按主题组织院士专家开展各项活动,在充分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现实一有距离的合作

科研人才与企业匹配性不强

现就读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智能机器人专业的博士后刘东荣(化名),正是中国科学院中参加一系列支持企业活动的青年骨干之一。小刘目前主要研究的,是机器人自动臂,而这项技术在国际工程产业的最先进领域运用十分广泛。国内目前在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以及一些高科技企业也有运用,但总体来说,技术不如国外成熟。如果将这一技术的成熟度和运用性提高,将之广泛地运用于实际生产,将使中国机器人自动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刘表示,他们所里和一些企业都有合作项目。在他还在攻读博士的时候就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一些与企业有关的科研项目。他们并不像外界有的猜测那样认为,是闷头搞死技术的。每一项成果和课题基本上都要经由实际检验和产业运用。

谈到博士后毕业之后的去向,小刘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留在所里继续搞科研,一个是出国深造,其中他并未提到进入国内的企业进行科研产业化方面的工作。对于这一点,小刘表示,在所里和企业搞的合作是一种有距离的合作,一方出钱一方出技术,但科研人员都是隶属于中科院。相对于企业身份的科研人员,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选择中科院这个身份。毕竟,在中国现下的大环境中,中科院不仅代表着国家科研机构的顶尖水平,更是一种社会级别的象征,无形中可以带来很多研究和工作上的便利。不少企业高薪聘请过小刘前去任职,但小刘考虑过后都婉言谢绝了,一方面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聘请他的企业多是与中科院有过项目合作的,据小刘透露,企业的类型和状况他其实并不满意:聘请他的多为国企和具有官方背景的私企,这与他设想中差距较大。相对来说,小刘还是更愿意选择有限度地与企业合作,既保持了在中科院的身份,又有机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

不光是小刘,他的一些同学也抱有同样的想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硕士生小马目前正报考中科院的大飞机制造方面的博士。她与小刘曾是北航的同学,也正是因为小刘的介绍,她也对进入中科院继续深造产生了兴趣。而在此之前,她也曾去一些企业试着求职,并且得到过几份待遇相当不错的邀请,与小刘一样,她最终也没有选择进入企业。两人的原因有几分相似,除了中科院金字招牌的吸引力,国内企业科研环境方面的欠缺也是重要因素。小马坦言,对于像他们这样的高学历科研人才来说,待遇优厚的工作机会是不缺少的,但目前国内的企业对于科研人员的需求多停留在表面上,很多企业是空有科研的架子,实际上最关心的还是商业的利润和市场,新产品从研发到投入生产很难,主管者的理念往往跟不上科研人员的想法,容易产生矛盾和问题。再加上在企业中接收到最新信息和科研成果的速度要慢于科研机构,这样几年下来容易造成知识的滞后,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致命的。“毕竟,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术才是我们最根本的东西。”小马如是说。

现实二科研人才流向国外企业

如果说进入类似中科院这样的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人才不愿意走出来是因为机构本身的吸引力。那么一些已经进入企业的科研人才的选择则让人感觉到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

小曹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学院,毕业后并未选择继续深造或是进入国内的企业就职,而是直接进入日本一家为丰田汽车研发电子控制系统的公司担任技术工程师,目前在日本名古屋工作,年薪能拿到七十万人民币。小曹在刚毕业时,同样收到了不少公司的邀请,但他在经过考虑之后,选择了直接出国就职。谈到这一选择,小曹认为是个正确的决定,他说,日本的企业对于科研非常重视,拿他现在供职的这家企业来说,科研人员在其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左右公司的决策。小曹目前担任他所在部门的组长,手下管着五六个日本人,他说,从这些日本下属身上能看到和国内科研人员不太一样的特质。同样是搞科研出身,这些日本年轻人从大学开始就明确了自己以后的职业目标,选择的专业都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在大学时期,他们就开始进入各种公司实习,积累工作经验,而日本的公司对于进入公司实习,尤其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大学生是非常照顾的,并且积极挽留他们日后为公司效力。小曹手下的这几个年轻人中,有大约一半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直留在了公司。小曹认为,这种方式对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营造一个好的研究和工作氛围是非常有利的。

小曹还提到,与他同期毕业的同学有留在国内企业从事研发的,但大部分都选择了转岗或者离开企业科研岗位。有的自己创业,有的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总之,在小曹和他的同学们看来,国内的企业科技研发环境似乎不那么尽如人意。

现实三企业科研人才改行

现实的无奈选择

企业留不住科研人才,其原因有多方面。北大计算机系毕业的胡博士毕业后进入北大校办的一家著名IT企业就职,收入不错。但现阶段的他正在从事的却是与所学专业相距甚远的风险投资和财务管理。同很多毕业进入大型企业搞研发的人一样,胡博士在最初确实感觉到能到这样一家知名IT企业工作,相当令人满意。但现实的压力却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他供职的企业具有强烈的等级制度,层层管理,像他这样的科研人员,又是刚刚工作,地位并不高。在他看来,企业最重视的还是销售和公共关系这些方面。自己的所学在这样的一个体制下难以发挥作用。他后来离开这家企业,进入一家私人创办的小型科技企业工作,但不久发现,企业的一些并不十分规范的操作让他这样的科研人员感到困惑重重:当时他所在的公司正在研发一项地图定位技术的产业应用,这项技术具有十分广大的前途。正当他全力以赴进行技术产业化操作时,却突然发现该项技术的专利权并不在自己公司的手里。换言之,即使这项技术成熟上市,那么自己得不到半点利益,还有可能被专利持有者起诉。不得已,他和研发团队放弃了该项技术的研发。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之后他便渐渐淡出研发领域,转而接触一些投资人,做到了现在某公司财务总监的位置。他坦言,相对于老本行,目前的工作需要从头学起,但是自由度很高,没有那么多被管制之处。虽然觉得搞技术比较纯粹,但在眼下的企业环境里确实要受很多限制,不能自由发挥。

如何融入企业科博会的启示

在2012年北京科技博览会上,不少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成为了各自展台的主角。一家云计算和物联网公司的副总裁表示,自己就是负责企业的科研工作,从最开始的纯粹搞研发到现在的行政副总裁,分管研发和产品。在他看来,科研人才与企业的结合并不困难,关键是找对各自的兴奋点:科研人员由于对企业的环境并不是很熟悉,对于如何融入企业有困惑这很正常,企业应该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少计算成本和投入,多给些耐心。回报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急功近利不适合用在搞研发上,国外一些大企业在投资自己的实验室方面不惜血本,长期坚持,结果是科研部门不断拿出值得推广的产品和成果。而国内企业恰恰是这一点做得不够好,也造成了许多科研人员在企业难以长时间服务的状况。

而科研人员来自一个相对纯净的环境,如果不试着了解企业文化,将技术比对现实运用,那给自己带来的也必然是失望和失落。

在科博会上,还有一些企业的科研人员并未像这位副总裁一样从事研发管理工作,但在单纯的研发领域同样做得不错。一位制造感应农业大棚的企业科研负责人表示,国内的高科技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大有可为。如果只看到不足,那么将错失很多机会。像他们自己的企业,确实因为各种原因流失了一部分科研人员,但坚持留下来的,现在基本都做得不错。

毕竟,产品和新技术才是像他们这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研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中国科研力量从象牙塔走进市场,从公式理论跨进制造运用,其间存在的距离不短,产生距离的原因方方面面。但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科研力量是企业的当务之急,否则创新和竞争力无从谈起,产业升级也只是一句空话。科研人才走向企业的路在何方,相信更多的耐心,适宜的环境和对现实清醒的认识是其中几项重要的路标。

猜你喜欢
中科院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
《中国科学院院刊》新媒体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7:10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新农业(2018年3期)2018-07-08 13:26:56
《中国科学院院刊》创刊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