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与对策

2012-04-29 16:19李静
考试周刊 2012年65期
关键词:评价教师学生

李静

摘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合作学习是一种追求形式上的表面合作,是一种缺乏实际价值的合作学习。作者列举一些小组合作的低效现象,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对策

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如今,在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合成、注重群策群力的大背景下,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并在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组织、操作不当,使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合作不主动

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言语表达活动,而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地讨论与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学生参与不全面

有的学生习惯于讲座式课堂教学,多数时候在合作中沉默不语;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又力不从心;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有的同学基础较好,但不善于争取机会,等等。这些原因,使得教师难以调动学生人人参与。

(三)学生合作不充分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因为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只要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就匆忙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致使许多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层,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只能被动接受别人和教师的观点及看法。这样,学生对合作学习就渐渐失去了兴趣。

(四)学生角色不明确

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往往随意性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性格等个性差异,使小组成员不能均衡搭配。加上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或角色落实不到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副其实的常任报告员,形成小组活动被一两个“积极分子”垄断,其他学生陪坐的局面。而教师怕影响教学效果,拖延时间,也不敢让学习困难学生充当报告生,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

(五)教师评价不全面

教师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基础,但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励过多地集中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了对个体的评价和奖励。而小组合作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最终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如果教师在评价合作学习时,不把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紧密地结合,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对策

(一)合作小组的构建

合理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又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质、家庭背景、性别等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模式。注意合理搭配,将内向的同学与外向的同学组合,将成绩偏差的与成绩较好的学生组合,并兼顾男女比例,以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互补,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小组合作在短期内能获得成效。一般可采用“同桌合作式”(适合做Pair work和conversation);“四人合作式”(适合做Group work,如讨论、调查、辩论等复杂的交际活动)和“多人合作式”(通常按组分,适合做Team work,Interview,Tasks,单词竞赛或故事接龙等规模较大的竞赛)等。这样既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又使小组成员彼此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实现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以Unit 12 Festivals:Warming up(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语文出版社)为例,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的节日,因此笔者把学生分为八组,四人一组,要求学生在课前列出中国节日的英语名称和日期,并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抢答比赛,教师轮番说出日期或节日的名称,学生分小组抢答,抢答正确得一分;最高分小组获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的精神,又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合作学习任务得以高效地完成。

(二)合作任务的设计

1.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课堂小组讨论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在具体设计任务时,教师往往只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或可操作性,以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即任务的教育性原则。以Unit 10 Reading: The spirit of Marathon(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语文出版社)一课为例,教师仅让学生就课文内容——“奥运”的历史展开讨论。在课堂上学生们虽踊跃发言,讨论气氛还很热烈,但讨论后的汇报仅是照着课文上的细节朗读了一下。这样的讨论,实际上只浮于语言文字的表面,学生仅了解了文中的信息,却没有深刻领悟到文章的内涵——“马拉松”精神,更谈不上在思想上有所升华。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问题的教育性意义。因此,仍以这课为例,在设计拓展性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马拉松精神是什么?”“如果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你会怎么做?”等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有这样的讨论,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去思考,从中得到感悟。

2.任务的多样性和真实性

活动的多样性指活动的空间、时间、内容和方式的变换。合作学习可以安排在教室或户外;可以利用课内或课外业余时间;活动内容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力求有一定的真实性。如笔者在教授Unit 10 Reading: Under the Blue Sky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下册,语文出版社)时,在课前设置如下任务:要求学生调查本地区环境污染的情况,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及噪音污染,并与本地区十年前的环境进行比较,然后做一个报告。这样各小组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到本地区河流、工厂等地实地查看,到有关部门向专业人士进行请教,等等。将所有信息做好归纳、总结后由各小组总结员向全班报告。再经过小组讨论想出解决的办法与措施。各小组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措施:设立环境保护宣传栏;从我做起,少用一次性用品;不买含磷洗衣粉等。由于这项任务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具有真实性和实际意义,因而每个学生都带着极大的热情参与了这项任务,并有了一次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主体意識。

3.任务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即教师一声令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或讨论,或调查或采访,但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做。原因之一可能是教师指令不明,学生不知道如何活动;原因之二就是教师没有注意到任务的渐进性原则,新授之后,立刻让学生投入一些较复杂的交际活动中去,如角色扮演、辩论、叙事、调查、采访等,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以至于在实际运用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如在教授far的比较级farther,farthest時,笔者在给学生做此任务的设计时应考虑渐进性原则,设计时既要考虑学习的层次性系统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做到循序渐进地进行任务,然后逐渐过渡到高级任务。在任务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问答、转换、扩展等简单的重复率较高的活动来达到强化与巩固的目的,而在高级阶段任务时,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句型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如角色扮演、辩论、采访、讨论等一些联系社会实际的任务,如在课堂上展示一幅中国地图,上面标有各大城市。在初级任务阶段,让学生相互回答,如“Which city is farther from Shanghai/Beijing/Guiyang?”“Of these cities which one is the farthest from Shanghai/Beijing/Guiyang?”在学生熟练掌握 farther,farthest 的基础上,给他们布置高级任务: 假设给学生两天的假期,小组讨论准备到哪些名胜去旅游,为什么?由于假期时间只有两天,因此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势必要考虑到这些名胜的距离远近问题,那么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必须利用新知识并滚动以前所学知识,如提建议的句型“Why not...?”“Lets...”“What about...?”表达自己看法的句型,如“I think...”“I like...”“I dont like...”等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完成讨论的任务,选择一个小组成员一致赞成的旅游地点。在此阶段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合作的技能。

(三)合作成果的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教师应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

1.小组自评

合作学习小组应定期地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并反省在小组活动中,哪些组员活动是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哪些活动可继续或需要改进,以确保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的课堂中,由于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使得小组合作缺乏真实的反馈,也就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改善与提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小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其进行自评。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评价表,如:

2.组员互评

由于小组活动成果是以小组汇报或小组总分的成绩进行汇报的,很难看出其成员个人贡献,因此活动评价时,教师也只会注重对小组结果进行评价,而忽略也很难对个人做出一定的评价。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笔者设计了组员互相评价表以满足小组成员内在“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具体操作如下:

根据此表各小组评选出组内最佳成员,然后在班组中评选,选出最佳参与者,并颁予“今日之星”奖。

总之,合作学习给英语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探究,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快乐地竞争。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它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何进行多角度思维,优化改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的实效仍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评价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