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军久 朱次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标》还指出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提倡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求、自主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的注入教学方式,构建一种全新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还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教会学生自主预习
预习是自学的演习,它通过学生自己读,自己发现问题,并设法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
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在课前读教材,一边读一边做标记,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哪些是比较重要的知识,哪些是自己能看明白、能理解的知识,哪些是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知识,并理出本课知识脉络。在课堂上由学生先来说说本节课将要学什么知识,哪些你已经懂了,哪些有疑问,有疑问的先由同学相互解决,争议大,分歧多的,由老师协助解决。
二、教会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解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坚持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勾画出暂时有疑问的地方,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这基础上,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就学有方向。
自主解疑表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与活。学生在理解中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不人云亦云;能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总喜欢结合教材中的“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探究”“讨论”“活动”等,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求得真谛,在亲临其境中悟出哲理,让他们在读、想中开拓思维,教育自我。
三、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初中学生年龄小,有极强的表现欲,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利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坚持开展课前复述和预习汇报工作,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每节课课前的复述由科代表排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讲台展示。通过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发言的快乐,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见解不同要包容,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注意给全体学生公平的发言权,我有时采用轮岗制,由一小组同学从前往后轮着发言,以此带动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甚至把个别学生感兴趣的课直接交给学生去上。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把握教材的能力、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也要做引导人,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解开他们的心结;更要我们做开心人,在学生成功时、失败时,都能送去灿烂的微笑。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本领,才能帮助他们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责任编辑 刘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