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反思与重构

2012-04-29 00:44钟义信吴正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资讯科技计算机科学科学技术

钟义信 吴正己

只有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不等于懂得了信息技术本身;更不等于懂得了信息科学技术。如果不讲信息科学,只讲信息技术,确实很容易就会走向单纯的“技能化”。

—钟义信

理想的资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吴正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自从2000年以后,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基本得到普及,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为单独的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呈现了技能化倾向,您如何看待这种倾向?您认为课程的理想内容应是什么?

钟义信:“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呈现技能化倾向”这个提法可能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科学技术教学的现状。我觉得,这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状况,应当加以引导。

中小学信息领域课程的“理想内容”是什么?首先,我认为,中小学只讲“信息技术”不讲“信息科学”,看来不是很合适。信息科学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只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不等于懂得了信息技术本身;更不等于懂得了信息科学技术。如果不讲信息科学,只讲信息技术,确实很容易就会走向单纯的“技能化”。因此,小学的这门课程是否可以定名为“信息科学技术入门”,中学则可以定名为“信息科学技术初步”。其次,“信息科学技术入门”和“信息科学技术初步”课程的内容,都应当给学生讲清楚“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小学讲得浅显易懂,中学讲得稍微深入一些;小学可以通过形象亲切的“应用”来引起兴趣,通过“应用”来引出概念和原理,中学则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方法从基本概念引出原理和应用。

从小就对信息科学技术有正确的(然而又是浅显易懂的)概念,这很重要。这是因为,如果从小学一开始就把概念搞偏了,将来纠正起来就会很麻烦。所谓“开始差之毫厘,将来失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至于开始的时候学到的概念比较浅,这没有关系,将来到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就会一步一步深入下去。怕就怕一开始就把概念理解偏了。

当然,“入门”和“初步”课程的具体内容安排是一个很细致也很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不过,我相信,只要发动中小学的相关课程的教师们,同时邀请对此有研究和有兴趣的大学教师、专家学者以及教育主管人员共同研究,这个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同教材内容一样重要的是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总的来说,都应当遵循中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的结构和层次规律,通过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生动形象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进“信息科学技术”的广阔天地。一方面要让学生对信息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科学技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应用无穷,魅力无穷”。

王吉庆:如果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含计算机课程)的发展来说,普及计算机文化和提高应用计算机作为人们必须使用的工具的能力和态度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目标与任务。而进入21世纪以后,应该说,信息素养的形成与不断提升已经确定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高中课程标准的颁布说明了新阶段的到来。但是应该看到,目前教育界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是不一致的,相当一部分具体工作者是根据课程的教材内容来理解课程的目标的,而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课程指导纲要的制定太早又仓促,没有明确信息素养的提升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而教材内容上工具论的痕迹十分明显。因此,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和实施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首先是目标和任务的学习阶段分解。

吴正己:其实资讯科技课程的发展轨迹,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都非常相似。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问世不久,软件及操作系统(DOS)的使用接口为文字指令,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大部分都需要用户自己撰写程序或加载软件包,1984年台湾的高中职开始有了资讯科技课程,课程内容自然是学习程序设计。20世纪90年代窗口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开始发展,台湾的小学、初中开始有了资讯科技课程,课程内容很自然地是以应用软件操作的技能教学为主,让学生能直接将计算机应用于学习与生活当中;而高中职的课程纲要虽锁定为计算机科学,但在学校中的实际主要却是以应用软件为主,少部分还教授程序设计。

到了21世纪,个人计算机在家庭中已非常普及,应用软件操作接口愈来愈简单,使用计算机所需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多数小学生甚至在入学前即已使用过计算机。很自然,大家认为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简单易学,实在不需要把它视为一门学科来教学生,它应该是作为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工具即可,于是在2000年,新定的台湾初中小课纲中资讯科技课程被删除了,仅将“资讯教育”列为应融入各学习领域实施的重大议题。也就是说,2000年后台湾的小学、初中课纲中已经没有资讯科技课程。虽然正式课程没有了,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学校仍是以自己的弹性课程时间继续教授计算机。高中的资讯科技课程也曾一度被删除,但后来以两个学分必修的方式保留下来。如果资讯科技课程的目的是工具性的,那么,由计算机未普及、缺乏软件时代,发展到计算机普及、软件易学易用时代,资讯科技课程内容由程序设计转变为软件操作技能,无疑是必然的倾向。但是,资讯科技课程如果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则不能仅局限在工具性或技能性的目的,因为软件工具愈来愈容易使用,课程存在之目的也必然受到质疑。我个人认为,理想的资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资讯科技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回归到计算机科学本质的教学,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概念是教学的目标,资讯科技工具或软件则是用来具体化或辅助这些概念的学习,同时兼顾计算机科学概念与软件工具的学习。台湾目前的高中资讯科技课程,其定位相当于物理、化学等学科,将资讯科技课程视为科学课程的一环,只是学分比较少,而且没有列入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科当中。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国际上又重新出现了培养“计算思维”的思潮,计算机科学逐渐开始成为信息技术课程重要内容,您如何看待计算机科学内容以及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呢?

吴正己:“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运用计算机科学概念或技巧,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维方式。现代生活中处处需要使用计算机,如何运用计算机有效地解决问题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技能。例如,分解(decomposition)、模式辨识(pattern recognition)、算法设计(algorithm design)等都是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思维方式。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范畴,它不等于计算机科学,但很多计算机科学的概念都得透过它来实现,它是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资讯科技课程中,程序设计教学不应该只是学习程序语言,而应该是以学习计算机科学概念(或计算思维)为目标,那么,两者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就资讯科技课程而言,学习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才是最重要的,解题工具愈简单愈好,故而许多计算机科学教育者相继发展一些简化的程序语言或可视化环境,如Python、Greenfoot、Alice、及Scratch等,以减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困扰,使学习更聚焦于问题解决。

王吉庆:“计算能力”是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对于21世纪人才能力需求七部分之一;不同于以前读、写、算中的“算”,如果把“计算思维”认为是其核心“算法思维”的话,那么我在2005年的“小学科,大作为”讨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时就提出了,“我认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学科类的学科教育中所强调的就是追求解决问题与完成任务的可实现、可操作的算法思维与创新精神”。而“所谓算法思维,就是提倡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的有序性和可执行性,它的环节包括操纵公式、反映现实、分解问题、抽象推理、选择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具有算法思维的人在完成任何任务或者解决任何问题时,都会认识到问题和任务是有起点,有边界与限定范围的,尽管其可能没有直接的方式达到目标,也能够迅速地采取算法思维进行分析,然后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完成任务或者解决问题”,按照这样的理解,算法思维应该还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的一部分,属于技术领域。我认为,一方面程序设计教学有利于算法思维的形成与提升,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其他信息活动的参与也可以从培育算法思维的角度去思考,特别是教学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上,需要认真考虑算法思维的形成与提升过程与方法。

还需要指出的是,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属于技术领域的课程。科学关注的是发现,技术关注的是发明;当然科学中也包含技术,人们发明许多技术以求更加准确而细致地发现;技术又利用新的科学原理发现创造新的发明。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课程,需要介绍许多信息技术方面的科学知识,但是主要的任务还是应用信息技术本身解决问题和参与信息活动的技术方法与过程。

钟义信:这个提法有片面性。“计算”的概念被泛化了。有人说,世界一切过程都是“计算”。和这个概念抗衡的是“逻辑”,有人说,世界一切过程都是“逻辑”。那么,究竟“计算”的概念更广大还是“逻辑”的概念更广大?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认识。

所以,“计算思维”这个提法需要斟酌。我觉得可以提出“信息思维”的概念。这是因为,传统科学基本建立在物质概念和能量概念上,没有信息的概念。但是,信息、物质、能量是现实世界三大战略资源,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研究对象。所以,除了建立在“物质和能量”观念上的传统思维方式之外,学习和建立“信息思维”是很重要的。虽然信息不能脱离物质和能量,但是信息又不等同于物质和能量。信息具有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人们想把人类智慧的奥秘搞清楚,想通过解剖找到答案。但是,这种单纯建立在“物质和能量”观念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不可能解开人类智慧的奥秘,必须运用“信息思维”才有希望打开“智慧”的大门。

猜你喜欢
资讯科技计算机科学科学技术
《晋控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晋能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方式的多样化研究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及其他语种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第二十七届国际通讯与资讯科技展览及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