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摘要:教育要回归人本,首先就应该是恢复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来遮蔽了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光芒。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应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有机结合起来,以德育人。
关键词:情操;人格;素质;情感;道德
情操,有人认为它是由道德理论与道德情感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更加复杂,更加高级的道德情感,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相交织而发展形成的综合体;也有人认为它是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体现。是道德情感与节操的综合体,是一种道德境界。在当前教学中,我们更要发挥我们的学科特色,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突出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近年来一直在强调:“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具体的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体当作认知体来看待。”因而,她大声疾呼:“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应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有机结合起来,以德育人。
一、政治课陶冶情操的主要任务
(一)通过陶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仅要使学生懂得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理论,而且要培养学生对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人和事的敬仰之情、热爱之情;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需要倡导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而且要使学生对损公肥私、自私自利、醉生梦死、贪图享乐的人和事产生厌恶感、鄙视感和批判感。如果学生有了上述种种“情绪”、“感触”,那就证明陶冶有效。
(二)通过陶冶,培养学生“五爱”情感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我们应当把传授“五爱”知识与培养“五爱”情感结合起来,特别要在培养“五爱”情感上下功夫。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中讲到第七课:“我国的民族精神”的教学中,我们不仅使学生懂得了为什么要爱国、爱中华民族,为什么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道理,而且应当通过教学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通过陶冶,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竞争日趋剧烈的时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刻不容缓。近些年来,因高考落榜、失恋、就业等原因而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惨痛的教训一再提醒我们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种种困难和挫折面前能沉着冷静、刚毅果断、乐观豁达、忍辱负重。引导学生学会“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以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高尚情感来充实自己、净化心灵。
总之,陶冶情操具有多重任务,但各任务间不可割裂,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多重任务间的有机渗透与整合。
二、陶冶情操的基本方法
(一)情境陶冶法
情境性是道德情感的特征之一。良好的情境会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不良的情境会使人产生消极、颓废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新编教材已加强了这方面的比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相应良好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通过改变不良情境来抑制和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一是营造艺术情境。即充分运用现代的影视音像等手段,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调动情绪,继而产生情感。
(二)榜样陶冶法
榜样是青少年的一面镜子,具有极大的感染性,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它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使人们产生相似的情感。例如: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的言行和事迹,也非常感人。这些都是陶冶情操的最好教材。青少年通过感人的英雄模范事迹、名言、格言来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情愫,以打动学生的心扉。
(三)对比陶冶法
情感还具有两极性的特点,即悲与喜、爱与恨、幸福与痛苦、光荣与耻辱等都是成对出现。真善美总是同假丑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如果我们能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比较、剖析,也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此外,还有诸如名言、格言、谚语陶冶法,等等。由于方法具有的弹性特征,从而决定了方法的可变易性、可迁移性及可重组性,各种方法的施用都应随教学环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择用或再创造。原则只有一个——追求最佳的传授与陶冶的双重实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我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强学习,通过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师德建设工作,以德育人,以适应新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爱苾.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周广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溧阳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