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新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遇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纵观当前国有企业暴露的各类腐败问题,很多都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发生的。惩治和预防是体系建设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严惩治,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而科学预防,更能巩固惩治成果,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植于企业内部控制之内、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中,以强化管理手段构建科学的防控机制,才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由之路。
系统构建腐败风险管理机制
腐败风险管理是借鉴和应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健全腐败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处置等管理机制,从而防范和化解腐败风险的工作模式。实施腐败风险管理,推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查找腐败风险点,深入进行各种腐败风险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并针对风险点和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超前化解权力运行过程中各类腐败的风险,从而全面防控各种腐败风险。一是腐败风险识别。全面、系统地查找腐败的风险点,可以帮助企业各层面、各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范围内的员工识别腐败风险,提高自律意识。通过各风险点的连结,帮助企业形成一张自上而下、覆盖各层面、各领域、各环节的防控网。这其中又应重点围绕投资决策、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财务管理、营销采购、工程招投标、重要项目管理、用人管理等等关键环节加以查找,把腐败风险防范与企业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把惩防体系建设深入扎根到企业的内部控制和日常运营中来。二是腐败风险预测。从岗位到流程再到单位,查准查全查深廉洁风险,对这些信息加以科学地分析和研究,依据风险评估标准,可以预测并确定腐败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影响程度的大小,即预测腐败风险发生的频度和强度,从而确定腐败风险等级和治理规划,进而明确相应的管理层次和工作力度。另一方面,依据腐败风险等级设定的参数和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概率,可以预测未来腐败发生的特点、领域,从而确定防范措施的选择。腐败风险预测,使惩防体系建设的关口前移,既考虑到企业当前存在的腐败风险,又超前性地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避免了腐败风险问题遗漏。通过预测腐败行为的发展走向,从而有效地帮助我们调整反腐倡廉的政策和措施。三是腐败风险控制。通过风险预测评估,制定风险防控的应对措施,明确企业的领导责任、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充分发挥企业纪检监察部门、风险控制部门、审计部门等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作用,查漏补缺、建章立制、以廉促绩。将查找出的廉政风险与部门业务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建立健全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岗位制约,规范操作流程,建立步步设防的立体式内部控制网络,将廉政风险预警防范融入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以领导人员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统筹协调、集中力量,把有限的反腐资源向高风险的岗位倾斜和集中,更加有效率地规避风险、治理腐败。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机制
通过不断地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机制,以严密规范的制度机制体系来管权、管事、管人,才能有效地对各类风险加以防范。一是建立内控制度体系。要高度重视内控体系的建立,实现战略、职能、职责、岗位、制度、流程的合理循环,力求做到每项工作不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每一岗位工作人员能按制度确立的职责、程序自主完成每项工作任务,使全部的经营活动和管理行为均处在合规管理、制约受控状态。二是完善廉洁从业制度。推行廉洁从业承诺制度,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定的内容进行提炼,形成廉洁从业规范,要求各级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必须公开承诺,有诺必践。完善对领导人员的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对领导人员的廉洁从业情况、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情况进行公开并接受员工的民主评议。实现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动态管理,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及时对各项反腐倡廉制度进行制定、修订和废止。三是完善效能监察制度。将效能监察作为查找问题、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要围绕采购、计划投资、工程建设、物资管理、市场营销等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关键领域,组织开展效能监察,每年可统一立项1~2个效能监察项目,并通过科学运用效能监察成果,不断规范公司经营行为。四是深化公司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考评、任职回避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研究探索对经理人员业绩进行考评的具体标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通过集中化管理、专业化运营、信息化控制,不断推进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实现高效规范运转。
深入完善廉洁从业教育机制
把握廉洁教育的特点规律,建设好国有企业廉洁从业教育制度,不断增强公司全体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真正做到入脑、入耳、入心。一是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以全局的胸襟把企业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置于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教育对象,确定宣传教育主题和宣教内容。二是把握时机,提高及时性。在一些容易发生违法违纪现象的特别时机,如在重大项目招标、采购时,重要工作岗位变动之前、违规违纪问题暴露之时等等,及时在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队伍中开展提醒预防教育。三是适应形势,注重创新性。创新教育方法,引入娱乐化、信息化、立体化的宣传教育手段,以丰富的载体、风格、形式,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实际、充满活力,使人们从心理上、情感上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感染,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四是虚功实做,加强实效性。必须把工作落实到细节上、具体上,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持之以恒,立足长远。如,可将某个月作为每年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教育。
全面形成权力制衡制约机制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要在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的基础上,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于某一人。一是加强对“一把手”权力的制衡。建立“一把手”有限授权机制,应着重把行政主要领导的资金项目审批权、资金支配权纳入“三重一大”问题集体决策范围,同时,实行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财务、审计、法律、纪检监察共同把关的会审会签制度。二是完善民主决策。将民主集中制广泛运用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建立议事集体决策机制。公开决策内容,在程序各环节尽可能扩大公开程度,广泛听取民意和专家意见,提供给决策者参考。增加决策选项,对诸如投资、人事等选择性决策问题要提供尽可能多的选项。科学规定讨论表态顺序,对于决策结果,不涉及保密的,实现决策信息公开,接受员工群众的监督。三是强化流程控制。企业在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上,需要着力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基本环节打造覆盖国有企业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完整控制链,进一步建立健全保证制度严格执行的具体制度和实施细则,以更加严明和更有刚性的制度来防止决策被歪曲、篡改、滥用。四是加强跟踪检查。切实加强对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特别重大的决策事项,要一对一定期检查,力求通过对企业的原始会议记录、决策相关资料等进行具体监督检查,并做出评价。对企业发生的严重违规违纪违法案件,都要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上查找原因、落实责任、明确措施、推动整改。
形成多维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在国有企业腐败惩防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完善的监督机制是预防和发现腐败的前提和基础,而要在公司内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一是监督工作要形成整体合力。作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不仅要接受司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监事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有的还要接受来自独立董事、资本市场、投资机构和投资者的监督、检查和来访,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只有发挥好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市场监督的整体合力,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全面监督,才能把监督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二是改进监督约束机制。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是党政领导班子、领导人员和纪检部门的共同职责,但绝不能是纪检监察一家的职能。因此,应进一步明确纪检监察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警示教育、监督和惩处,并且工作的重点是对权力运行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明确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同级党政领导机构、领导班子及领导人员的有效操作规则和实施程序;明确纪检监察机构对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在廉政问题上拥有最终否决权,对在招标采购活动中出现违规、违反程序的行为拥有中止招标采购权。进一步延伸监督制度的触角,对领导人员的个人经济状况应该做到完全公开化、透明化,并作为领导人员年度述职述廉的法定内容。改变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的依附、受制关系,建立以系统为主的人、财、物独立分级管理体系。三是要提高信息化监督手段。通过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网上项目审批、网上公开公示等,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发现和堵塞漏洞,使制度建设逐步由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增强制度的执行力。通过打造企业电子工作平台,实施电子监察系统,运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对重要行政权力的运行实施监控、监督,可以有效地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建立廉政档案信息系统,完善主要领导干部的个人廉政档案,促进廉政信息化建设。通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时收集、记录、上报廉情信息,对可能产生腐败问题的不规范、苗头性、倾向性的行为和动向等信息进行归类和管理,及时提出针对性的预警措施,明确改进重点,跟踪整改情况。
积极构建惩前毖后惩治机制
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腐败惩治机制,对腐败行为严厉惩处,加大腐败的风险和成本,对腐败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鲜明态度,将使想腐败的人无法心存侥幸,不敢腐败。一是要建立健全及时揭露和查处腐败问题的工作机制。加强腐败案件线索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对举报人和证人的保护;在新形势下,要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重视网络舆情的收集和处理;加强公司纪检监察部门与巡视、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拓宽线索来源渠道,使违纪违法行为得到及时发现和查处。二是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杜绝工作中管理软弱涣散的“好人主义”,严打违法违纪行为的“保护伞”,有法有纪必依,执法执纪必严,违法违纪必究,才能消除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使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三是加强案件成果运用。把通过案例剖析得出的规律性问题运用于制度建设之中,从发生的案件中,吸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不能腐败”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纪检组)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