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子》是黄老道家的重要典籍,它在继承战国黄老思想和资料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学说。“虚静”这一源于老庄道家哲学的概念,在今本《文子》一书中也有相当语言的描述,《文子》对其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今本《文子》分别在天道观察、世道政治、人道自身等方面包含了虚静思想,《文子》的思想对“虚静”作了进一步阐释,丰富了“虚静说”。
关键词:虚静;《文子》;道
《文子》①作为一部道家文献,相传是战国末年黄老学派依托文子,根据流传下来的文子的言论并结合需要加工而成的黄老学著作。关于文子,《汉书·艺文志》说:“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②《隋书·经籍志》说:“《文子》十二卷,文子,老子弟子。”③唐代柳宗元认为:“其旨意皆本老子,然考其书盖驳书也。”④此后学术界不断对《文子》的真伪提出怀疑。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帛书及河北定县汉墓《文子》竹简的出土,推翻了伪书之说,确证其为汉初已有的先秦古籍。事实上,即使旧籍如《文子》者为伪,亦无损其价值,因为其已沉淀入中国传统精神品格之中。有关《文子》的诸多问题,如文子的身份及生活时代,《文子》的具体成书时间,文子与《文子》其书的关系,至今尚无定论。然而,《文子》还是可以作为研究文子思想的依据的,就像《论语》虽非孔子手写,但依然是研究孔子思想的可靠材料。
“虚静”说最早作为一个哲学的范畴出现在先秦时代,老子之论为起源,庄子将其发扬光大。老庄的虚静,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即在本体论层面上,认为道体虚静,而在认识论层面强调主体虚静。《文子》直接对《老子》思想进行继承,也对其进行了发展。作为思想者的老子学说已经不再局限于天算历象的观测与人间祸福的预测,而是将“天道”作为终极的依据,推衍于“世道”与“人道”。⑤既然《文子》是对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那么现从天道、世道、人道三方面来探讨《文子》的“虚静说”。
一、天道观察
首先,关于道的本质,《文子》与老子的观念想通。老子认为,虚静就是道。老子通过对道的描述,对宇宙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道的虚静本质。老子曰:“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⑥这里的“冲”即“虚”的意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虚静”的说法,但是却有“虚静”的含义。论述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看似虚无,其实有无穷的创造力,它是产生宇宙万物的元始,而且在有天帝之前就有了它。这里实则是对“道”虚无的描述。《文子》在对道本虚静的这一问题上沿袭了老子的说法,开篇即以《道原》为题,描述道的本质。“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苞裹天地,禀受无形。原流泏泏,冲而不盈。”(《文子·道原》)⑦道高无尽头,深不见底,包罗天地,赋予无形。“道”像泉眼流水泏泏不断。道体是虚而不满的。对于道的虚静的本质,《文子》还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详细描述了道的表现特征。“故道者,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此五者,道之形象也。虚无者道之舍也,平易者道之素也,清静者道之鉴也,柔弱者道之用也。”(《文子·道原》)得道者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朴,这五条就是道的表现特征。“道”的五种表现特征中中就有“虚”、“静”。虚无是道之所居,平易是道的本性,清净是道之镜子,柔弱是道之施行。
在谈到宇宙本体时,《文子》也同老子那样认为万物的本源是虚静。宇宙由何而来,这直接关系到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老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玄妙的回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合而成,在有天地之前就有了。无声无形,独立的存在,周而复始的存在,可以说是天地之源,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勉强称之为“道”,勉强的为它命名为“大”。这道是无声无形的,无声即是静,无形即是虚。《文子》也有类似的说法,“夫无形者物之太祖,无音者声之大宗”⑧(《文子·道原》)。无形是万物之本,无音是有音之本。由此可以看出,在对于“道”的本体意义上,《文子》完全继承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可是在对待现实,《文子》不再像老子那样消极,而变得积极。《文子》一方面强调要因顺天道,另一方面要“推之”。“天下事不可为也”,只有“因其自然而推之”。(《文子·道原》)老子提出“辅万物之自然”。“辅”,固然注重了人的作用,但却不及“推”更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然这种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以因顺天道为前提。⑨
其次,在体道的方式上,《文子》与老子有同有异。老子认为大道虚静,而圣人需要体道。在老子那里,所谓的圣人都是已经得道的人,圣人和道具有同一性。那圣人是如何体道的呢?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圣人与道冥合为一,达致虚极静笃,因此圣人就获得一种特别的眼光,面对纷纭之物象,不为之迷惑,而能够去伪存真。老子之论人,主要是从群体着眼,其立论之出发点是社会之治乱,以自然无为为本。《文子》不说“圣人”,在《文子》看来,圣人以中制外,而能百事不废。《文子》说“真人”,“真人体之以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粹素朴,不与物杂”(《文子·道原》)。在这里提出了道实现的方式,其中“虚”和“静”都是方法。《文子》提倡的是一种个人思想,认为人的心志都应该虚静清平,强调心合于道。在《文子》看来,“真人”以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粹素朴,不与外物混杂来实现道,不以情欲乱了天性,他们和天同心,和道同体,无所谓乐苦喜愁,万物皆处于玄妙其同和道混为一天的境界。因此真人能做到日无所思夜无所梦,无外物牵挂,无忧愁无思虑。可见,《文子》体道重在于心志的虚静。除此之外,《文子》还对闻道的状态作了具体的描述,“凡听之理,虚心清静,损气无盛,无思无虑,目无妄视,耳无苟听,尊精积稽,内意盈并,既以得之,必固守之,必长久之”(《文子·道德》)。闻道讲究虚心清静,心平气和,无思无虑。眼睛不能乱看,耳朵不能随便听,专心致志,内心意念高度集中。一旦闻道有得,一定要坚持,长久地守着道。⑩
二、世道政治
《文子》作为黄老道家的重要典籍,其思想内容鲜明地体现了黄老学的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哲学上就是“它虽然仍以‘道作为最高哲学范畴,但它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讨论那个作为化生源头的本体,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借‘天道来抬出‘法天道的‘政道,是为了讲社会人事方面的政道、治道以及人君的统御之道”。{11}
《文子》沿袭老子的“不为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又吸收了法家思想,将法看作是君主约束自身,君臣相处的准则。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借“天之道”来抬出“法天道”的政道,是为了讲述社会人事方面的政道和治道。在治道方面,特别强调了虚静对治国的作用。
首先,君主以虚静修身。《文子》认为,君主的自身素质对治理国家非常重要,是治国的基础。“本在于治身,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身乱而国治也。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文子·上仁》)治国的根本在于完善自身,那么怎样才能完善自身呢?“与天同心,与道同体”(《文子·道原》)即与“道”是一样的。《文子》中已经对“道”作了充分的说明,“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此五者,道之形象也”(《文子·道原》)。这五个品性成就了“道”,所以君主应效仿这五个品性,将它们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将自身本性与道的本性统一起来,才能以内治外,以内在之静达到外在之静,成就无为而无不为的清净平和之政,最终达到和谐而完美的统治。这正如《九守》篇所说:“上圣法天,……法天道者治天道也,虚静为主,虚无不受,静无不持,知虚静之道,乃能始终,故圣人以静为治,以动为乱……是谓天道。”{12}
其次,君主以虚静来治国。自身修养达到了虚静的状态以后,还需要以虚静的方式去对待臣民,这样才可以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文子》引申为“故圣人以静为治,以动为乱,故曰勿挠勿缨,万物将自清;勿惊勿骇,万物将自理,是谓天道也”(《文子·九守·守法》)。圣人用虚静之道就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而用动治国则会使国家混乱,所以说治国不要妄动,这样万物将会自我清正;不要惊动骚乱,这样万物将自我治理。{13}在《文子·道德》篇中还阐述了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文子问曰:古之王者,以道莅天下,为之奈何?老子曰:执以无为,因天地与之变化。天下大器也,不可执也,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执者见小也,见小故不能成其大也。无为者守静也,守静能为天下正。”君主要以清净无为的态度,掌握天道,同时也要跟随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显然,《文子》认为“道”是变化的,不是老子描述的那样绝对的,而是把“道”具体化,认为道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所以君主在用道的方式去治理国家的同时也需要因时而异,不断的调整政策,但是必须守着清净无为的心。
《文子》吸收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却又与之不同。它继承了道家崇尚个体自由,力图以道家来统领法,以道之无为来消解法家的漠视人性。它将人置于法律的核心,尊重人性,具有民本主义的色彩。其法治思想是德治和法治兼而用之,是道、法、儒整合的产物,体现了那个时代百家融合的思想脉络。《文子》立法,依照人的本性来制定法律,即“以道治天下,非易人性也,因其所有而条畅之”(《文子·自然》)。所立的法律应该简易,刑罚应当宽平,主张法律贵在能因自然、合人情,以静制动,以少御多。统治者在执行法律的时候,应当公正无私、不徇私情,强调君主执法的原则是“进退应时,动静循理,美丑不好憎,赏罚不喜怒”(《文子·自然》)。
三、人道自身
《文子》主张天人同构,人只是由于后天对物的欲望才会失去他的本性,“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文子·道原》)。天道以其虚静恬淡内化人性之中,天性即人性,所以它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恬淡虚静的。因循天道自然,通过保有内心至和之气,精诚内敛,从而保持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粹、素朴的本性,以实现生命的永恒和精神的超越,也就是通过虚静以达到守内而不失外。
首先,虚静是养生之道。道家思想注重养生,如老子讲养生,“涤除玄鉴”,净化心灵,扫除大脑中的一切私心杂念,达到身如槁木,心似死灰。庄子用“坐忘”来去欲。而《文子》谈养生却不去欲望,它承认“欲”的存在,因为养生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欲望,认为无欲是不可以养生的,主张人在与外物交接的过程中,对欲的渴望要有度,保持内心平和,静漠恬淡,做到物欲与情欲不患于心,神形气物兼养而不伤自身和谐的理想境界。“夫人从欲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国则乱,以治身则秽”(《文子·道原》)。有一定的欲,不会损害自己的生命,只有嗜欲才会,所以要达到养生,必须去掉嗜欲。嗜欲会导致精神躁动,从而伤神伤身,要顺性适欲而养形,使自己的心志处于坦然平和状态而神不伤。那么在《文子》中,又是如何去嗜欲的呢?《文子》认为要去嗜欲就必须治心,在欲望与本性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只有在自己与他人之欲、自己之欲与本性之间达到适度,适度则不会变成嗜欲而伤生,做到“食足以充虚接气,衣足以盖形御寒,适情辞馀,不贪得,不多积”(《文子·九守·守平》)。
其次,虚静可以修德。《文子》在《道原》中,“是以圣人执道,虚静微妙以成其德。”虚静微妙成就其高尚的德行,这是《老子》和《文子》的区别。《老子》求虚静要求圣人去虚心弱智,无知无欲,认为这些都阻碍了人得道,遮蔽了人,而《文子》认为只要心合于道,不仅可以得道也可以有德。道的本性即是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粹、素朴。道化育为物,而为物之德;化育为人,而为人之德。故人之德、人之本性,亦是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粹、素朴。其表现为,“夫道者,藏精于内,栖神于心,静漠恬惔,悦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文子·精诚》)。对于具体怎么修德,《文子》也有描述,“静漠恬惔,所以养生也;和愉虚无,所以据德也。外不乱内,即性得其宜;静不动和,即德安其位”(《文子·九守·守静》)。静漠恬淡,能修身养性;和愉虚无,能修养德行。外在的情欲扰乱不了内在的精神,心性就合宜;恬静不干扰和谐,品德就会端正不斜。{14}此外,《文子》还说明了最高尚的德行是清静无为,即“静即同,虚即通。至德无为,万物皆容”(《文子·自然》),强调了清净无为的作用无所不通,万物都会被包容。
四、余论
《文子》的虚静说,更多的是追求心志上的虚静、平和,人只有保持心灵上的虚静,才可以在天道、世道、人道上更好的走下去,对“虚静”的含义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补充。就《文子》全书看,是以老子思想为指导思想,但在不少方面又超越了老子的思想,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老子论述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不能很好的被当时的统治者所应用,是理想中的思想。但《文子》却是较符合当时社会背景,有很强大的现实意义。它善于用“变”的思想来看待万物,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实情而定,随世迁移,这就等同于把‘道的运用具体化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对当今也有着现实意义。
注释:
①因竹简《文子》现存残缺,所以在此主要讨论的是今本《文子》(以下均简称为《文子》)。
② 《汉书》卷十三,中华书局简体字本,第1378页。
③《隋书》卷三十四《经籍志三》,中华书局简体字本,第673页。
④《柳河东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页。
⑤葛兆光 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⑥兰喜并 著,《老子解读》,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页(以下《老子》引文均引自此书)。
⑦乐后圣 编,《道经精华——文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⑧乐后圣 编,《道经精华——文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⑨孙以楷 编,《道家与中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⑩乐后圣 编,《道经精华——文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11}陈丽桂 试就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不重袭内容推测古本《文子》的几个思想论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第216页。
{12}李定生 徐慧君 著,《文子要诠》,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13}乐后圣 编,《道经精华——文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14}乐后圣 编,《道经精华——文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参考文献:
[1]乐后圣.道家精华——文子[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2]兰喜并.老子解读[M].上海:中华书局,2005.
[3]李定生,徐慧君.文子要诠[M].上海:中华书局,1984.
[4]赵雅丽.略论《文子》的慎独思想[J].中州学刊,2002(5).
[5]唐明燕.论《文子》的治国方略[J].文化学刊,2010(1).
[6]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梁文娟.老庄哲学与“虚静观”[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7).
[8]刘固盛.老庄学文献及其思想研究[M].湖南:岳麓书社,2009.
[9]周甲辰.虚静: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由的理解与追求[J].天中学刊,2007(1).
[10]熊铁基、马良怀、刘韶军.中国老学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韩硕,女,湖北武汉人,汉族,2010级文艺学在读硕士,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