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的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2012-04-29 00:48:09朱志红
考试周刊 2012年78期
关键词:性质探究结构

朱志红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生产、生活和食物中的有机物作为切入点,采用“从生产、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生活”的编写思路,将学生对身边、生活中熟悉的物质的认识和生活经验与化学实验的科学探究相联系,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构建新的认知框架。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要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外,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的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确实帮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

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指导大多数学生用“发现”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还应注意不要忽视那些个性特征很强的学生,一定要指导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

为了不使学法指导活动落空,我们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力求把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起来。

二、教材分析

它是在学生学习过饱和烃——甲烷、不饱和烃——乙烯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饱和烃、不饱和烃的性质的应用,又是新的一类烃—芳香烃的代表,使烃的知识得到完善和升华,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知识点之一。具体教材主线见下图:

三、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具备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能力。可以根据分子式的特点,推断出可能的结构简式;并能够根据实验验证结构简式的正误。由学生自己推断、实验、验证等。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使他们形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结构—性质—用途”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分析事实、阅读、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苯的凯库勒式的发现过程,体会“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得)”的含义,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品质。

2.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内因—外因”辩证关系教育的典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以假设的方法探索苯的结构过程及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苯的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以假设的方法探索苯的结构过程。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苯的发现】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煤气用完后桶里总剩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一种含碳氢的无色油状液体。热拉尔等化学家测定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H■,并命名为苯。这就是今天广泛使用的化工原料——苯。

2.实物展示,引发探究。

展示实物苯,以及探究实验,得出物理性质。

【探究实验】取少许苯加入试管中,观察。苯是?摇 ?摇色?摇 ?摇气味的液体。向其中加少许含红墨水,振荡,静置,看到,说明苯比水?摇 ?摇(轻或重),?摇 ?摇(易溶或难溶)与水。

3.精心设疑,实验探究。

【投影】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分子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你能写出苯的结构可能有哪些吗?

汇报实验内容,交流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苯不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也不存在碳碳单键和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4.分析本质,深化认识。

后来有机化学工作者研究表明:

(1)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其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

(3)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5.联系结构,掌握性质。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苯的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动手设计实验验证性质。

七、板书设计

课题:苯

一、物理性质

二、苯分子结构

三、苯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与液溴、浓硝酸可发生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

3.氧化反应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可以燃烧,产生浓烈的黑烟。

八、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九、教学反思

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循循善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并非立足于自己怎样教,而应该考虑指导学生怎样学;不是以教为中心去组织学生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去设计教学过程。不是让学生用实验验证已知的理论知识,而是从旧知识中得到启发,设计实验,从观测结果的分析研究中获得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观察—思维—迁移的心理过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一个切入口,是一种尝试,要真正落实,就必须结合传统教学中好的方面,相辅相成地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矛盾存在,比如说在提问的问题上,我一直很困惑。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有些偏颇,甚至离题很远,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让他们畅所欲言,就往往完不成教学任务。但若是打断他们或者强制性的改变他们的答题方向,又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容易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究竟完成教学任务重要,还是培养思维更重要?我认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更加重要,与之相比,知识是第二位的。当一个学生有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一个明智的教师应该给学生一片自由飞翔的蓝天,而不是强制他们改变航线,但也不能任其信马由缰,而放任不管,此时应该做的是耐心地、尽量不动声色地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靠近。如果能够引航成功且又不扼杀他们的灵感、打击他们的自尊心、且能扶植学生的自信心,那么,花多少时间都值得。

猜你喜欢
性质探究结构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哲学评论(2021年2期)2021-08-22 01:53:34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中等数学(2020年6期)2020-09-21 09:32:38
论结构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4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中等数学(2019年6期)2019-08-30 03:41:46
厉害了,我的性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