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一般来说,创新就是淘汰旧东西,创造新东西,最终发展成为新的事物的过程. 那么教育意义上的创新则是在继承旧东西精华的同时创造新东西,最终形成符合当今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数学教学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都是目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 那么如何能做到这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数学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
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因而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都要大胆地寻求突破,以确立创新意识.
(一)能正确理解什么叫创新
一提到创新教育,我们往往会想到一系列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由此走入了一个极端. 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 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别人是否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其本人来说是否新颖. 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有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再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以便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课堂民主教学,营造创新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型学生的前提. 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主要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主要是积累知识,教师重训练、重成绩、而轻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这种教学具有相当程度的强制性,抑制了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和个性特征的培养,以致造成社会上所说的高分低能的结果. 只有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增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才能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培养. 教学民主,就是要求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教师主要的作用是引导,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追求新颖独特,不拘一格.
例如教学“纯小数和带小数”让学生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学生下定义. 对于纯小数,学生没有概念,而对于带小数,学生就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有的说:带小数大于1,课本上就这样说的. 有的说也可能等于1,比如1.00. 还举例说,商店里有一种铅笔,是1元一支的,价签上写的就是1.00元. 因此,带小数不一定大于1. 两种意见争论不休. 教师应引导学生下课后去查资料研究一下. 第二天,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调查研究结果,教师加以适当地总结归纳,即:如果说1.00是带小数,那么2.00,3.00,4.00,…就都是带小数,实际上是把整数都包括在带小数的范围里. 在这种情况下,带小数就大于、等于1;如果把1.00,2.00,3.00,4.00,…看成是整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不把它看成小数,那么带小数就大于1,而不等于1. 这两种意见在数学书中都有,它表示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到不同的结论.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争论,不仅了解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带小数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的意见. 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产生了意见与方法上的分歧,此时教师必须予以冷处理,如果强制性评价出谁是谁非,虽然会解决学生学习知识上的问题,却容易引出学生心理变化的问题,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意见无足轻重,毕竟他们争论了半天,却被你一句话给解决了. 课堂上的民主不是表面的,不是仅给学生一个过程,同样也可以让他们去了解结果,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总结,这样他们才会发现自己的争论有意义,也才能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才最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
教师应运用有感情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常规,从自己独有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怀疑的眼光开始的. 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对同学的观点,由于商量的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 只有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才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以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相互作用的. 集中思维能够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使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观点,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总结的机会下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等. 每次总结,教师都要挑选尽量多的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即使是赞同别人的观点,也最好能说出自己的意见. 这样的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二、兴趣和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佳需求
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兴趣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动力,任何一次的创新过程都需要兴趣来维持.
数学是抽象的,因而也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这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 数学同时也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相信数学老师如果能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同样也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的. 比如学到图形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几何、建筑等图形设计大赛,不管结果如何,他们会找到生活中的教学,也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学到综合式推理时,我们可以组织逻辑推理故事演说,让学生体会一把做侦察的感觉,同时了解到数学原来也是可以这样用的. 再如数学英语之类,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中的幽默. 种种活动,种种方法,都能够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开想象,展示自我,了解数学的用途,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当然也就增加了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乐趣.
创新是一种能力,教学中的创新则是这种能力的体现方式之一. 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需要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教师必须先努力做到创新,即教学日常工作的创新,课堂教学中的民主创新,甚至于教师对日常问题解决的创新.